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征服那片地(邵璐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征服那片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征服那片地》中國當代作家邵璐璐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征服那片地

今年秋天的雨好像比較多情,一直淅淅瀝瀝地下着,我在心裡默默祈禱:雨啊,別再下了。老天似乎沒有聽到我的心聲,還在下着。我着實開始擔心家裡的玉米了。

前一天下班回到家,天已黑透了,爸媽也才從地里回來沒多久。第二天,早晨早早起來,收拾完畢,全副武裝趕往「戰場」。

因接連下雨的原因,去地里的小路上十分難走,彎彎曲曲的車轍印綿延到路的盡頭(我家的地就在盡頭不遠處)……

在去地里之前,媽就告訴我,路特別難走。前一天,她是走着過的那條路,說我騎車技術比她好,騎兩輪的車可能會好點。我騎着電動車去的,還馱着我弟。那條路,怎麼說呢,就像陽光下地面上的斑駁樹影。車輪被車轍別的東搖西晃,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稍稍穩住方向,一路上基本沒騎動,終於到了地頭,虎口都開始隱隱作痛。

到「戰場」了,從地頭往田裡望去,一眼望不到邊。頓步在第一棵玉米前,開始「打仗」。我先拿出工具——爸爸削的大竹掃帚把上的其中一小節,對準玉米穗中間插過去,然後用兩個大拇指分開往外剝,剝到玉米皮裂到玉米梗為止,最後一手握着剝了皮的玉米,一手從玉米梗處向旁邊使勁掰下,把它扔到行與行的空隙里。(我們是一人掰兩行,四行掰下的玉米往一處扔)

剛開始我激情滿滿,把玉米一個一個掰下扔掉。漸漸地,漸漸地,我感覺自己就好像變成了一個沒得情感,只懂得做那幾個簡單動作的「工具人」,一個、兩個、三個……

一陣微風吹來,仿佛吹來了我的思緒。「咯吱咯吱」聲不絕於耳,原來是我踩在蝸牛身上的聲音。我家的地的另一頭有一條小河溝,可能因為下雨的原因,我家的地簡直就成了蝸牛們的歡樂殿堂。只見那地面就像鋪上了一層瑪瑙地毯,有的玉米穗上被他們築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窩。小蝸牛們的歡樂可不少,它們有的在玉米穗上藏來藏去,好像在捉迷藏,有的在爬來爬去,好像在審閱它的領地,還有的悠哉悠哉睡起了大覺。

陽光照射下的,那經過蝸牛啃食過的玉米葉幾近透明、薄如蟬翼。陽光透過來,好像給玉米杆披上了一層金黃的鎧甲。它們也有它們的驕傲,只見玉米杆上的玉米葉都已殘弱不堪,但玉米杆依然挺拔,好像一名名站崗的戰士,堅守着最後一班崗,等着我們交接。

我提起精氣神,一往無前地向前……

經過一天半的時間,這塊田終於被我們「攻破」了三分之二。但「天有不測風雲」,天氣預報說明天、後天有小雨。唉!那怎麼行,玉米還不都被水泡長芽。下午我們就抓緊時間把之前丟到地上的玉米運回家。

地太軟,車子不能開進去,爸爸就把三馬車停到地頭。我們先要把地上的玉米裝到小塑料簍里,再用小推車推到地頭,最後倒在三馬車兜里。我們兩三人一組,爺爺、弟弟和爸爸一組,我和媽媽一組。他們組快,爺爺和弟弟兩個人裝,爸爸一人推。我們組慢,因為我們力氣搬不動一簍玉米,所以我們先把小推車按方向放在田裡,把簍放在小推車上後,我們兩個人再一起往簍里裝。裝好後,一人推一趟,到地頭後再兩人抬起倒到車上。裝完一行,來回要推百來趟。緊趕慢趕,終於在天將黑透的時間把掰下來的玉米運回家。

第三天早上,天公作美,沒有下雨。我們(弟弟沒來,說作業很多,要寫作業,我覺得他是想偷懶)再次來到「戰場」。這次因為可能會下雨的原因,我們把掰下來的玉米扔到塑料桶里,裝滿後倒入塑料袋,爸爸用小推車一袋袋推到地頭,裝入車裡。一上午的時間總算「攻破」剩餘的二分之一,勝利在望,我原以為今天可以完美收官,可不巧的是,在我們將要回家的時候,下起了雨並有漸漸加大的趨勢。

雨下了一天一夜,再次去地里時,路上已經不能騎電動車了。我坐着三馬車去的,終於感受到媽媽說她上次坐車時「神龍擺尾」是什麼情況。只見那路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路了,更像是攪拌好的泥漿。車子搖搖晃晃,我猜爸爸應該用了非常大的勁,手上鼓起了一條條青筋。剛開始車身還算在直行,不一會後車兜竟像有了生命,向旁邊擺了過去。我的心七上八下,終於忐忑不安地堅持到了地頭。

又用了一下午的時間,這塊地終於被「征服」了。夕陽的餘光灑照在爸媽微微泛駝的背影上,才恍然,他們都老了……

他們又是千千萬萬農民的縮影,面朝黃土背朝天,整日做着機械、枯燥的工作,不禁想發出這樣的感慨:農民肩挑日月,手轉乾坤,用勤勞的雙手種出了中國十多億人的糧食,清貧簡樸又堅韌樂觀,真是太不容易了。[1]

作者簡介

邵璐璐,張寨鎮實驗小學教師,努力向前走一步,離夢想就更進一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