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徐州土特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1023.52万人,现徐州市下辖2市(新沂、邳州)、3县(丰县、沛县、睢宁县)、5区(云龙、鼓楼、泉山、铜山、贾汪),是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交通发展

  1. 徐州拥有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发达,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2. 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拥有全国第二大铁路编组站,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运河绕城迤逦穿行,观音机场为国家民航干线机场,鲁宁输油管道纵贯境内,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交通体系。尤其是京沪、徐兰客运专线在徐交汇,建成后徐州到北京、上海的时间均缩短到两个多小时,徐州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速铁路枢纽。

历史文化

  1. 徐州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以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海内外。徐州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兵马俑,与秦俑写实的风格相对应,徐州的汉兵马俑是用写意的手法,将汉代兵士的神态、表情,甚至是内心活动都惟妙惟肖的刻画出来。
  2. 数以千计生动传神的汉兵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壮的汉代军阵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展现在世人面前。除两汉文化胜迹之外,项羽“戏马台”刘邦“大风歌碑”苏轼“放鹤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楼”,以及明清“城下城”遗址等历史胜迹遍布全市,使徐州这座古城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1]

邳州银杏

  1. 邳州银杏,江苏省邳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邳州境内银杏种植历史悠久,四户镇白马寺古银杏为北魏正光年间所植,树龄已有1500余年。2007年银杏成片园26万亩,定植银杏总株数达1000万株,银杏果年产量达1100吨,年产优质银杏干青叶12000吨,银杏盆景180万盆。
  2. 邳州10万亩连片银杏园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园”,银杏叶生产基地在全国率先通过国家GAP认证。邳州境内银杏种植主要分布铁富、港上两镇,两镇栽种面积为20万亩,这也帮助邳州成为全国栽种银杏面积最大的县。2010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邳州银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1. 邳州银杏果、叶、盆景兼用的独特品质,其叶片大且厚,色深绿,中裂浅,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含量高。
  2. 邳州银杏果实呈倒卵圆形,橙黄色,附白粉厚。种核大(每千克280—360粒)、光滑洁白、外型美观,种仁生食无苦味或稍有苦味、回味少有甜味,熟食糯性好、香味浓。
  3. 银杏树,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有人说它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更像植物中的“千年老妖”,在日本广岛1945年被原子弹轰炸,四野一片焦土、寸草皆无的状况下,于1946年春天,银杏树却独以顽强的生命力发芽了。
  4. 其树主干挺立,叶似鸭掌,二月间夜晚二更时开花成簇,为青白色小花,且随即卸落,人很难见之。

产地环境

邳州银杏主要分布于沂武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质属棕潮土亚类,多为沙壤土,质地肥沃,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pH值7—8)。地下水位深达2米以上,流水型,其养分含量为百万分之五点七。排水性好,渗水性强,保水保肥,为境内独有的上乘土质。邳州银杏主产区四月多晴朗天气,利于银杏传粉;秋季日照充足,适宜果实成长。邳州特殊的地理环境为银杏种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邳州银杏品质上乘、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鲜明特点。

历史渊源

  1. 邳州市是中国五大银杏主产地之一。在邳州境内出土的大量《汉画象石》古文物看,邳州银杏种植历史可追溯到汉代之前。迄今邳州境内仍有千年古银杏树12棵,500年以上的大银杏树69株,100年以上的银杏大树4160株。其中最古老的一棵银杏树现存邳州市四户镇白马寺村,树龄近1500年。在《邳志补·古迹》中有这样一段话,“大佛殿……一在白马寺,亦有银杏(一株),颇奇古”。
  2. 邳州银杏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末民初,年产银杏核果大约在300万公斤以上,收购季节沂河舟舶堵塞,帆桅锚动,远运苏、杭、沪、嘉。据《邳志补·建置》记载,邳州银杏产区濒临沂河、武河,水运方便,每年银杏收获季节,齐村、骆家、北谢、港上、荆邑、授贤等渡口,“舟舶填塞,帆桅错动,舶载特产,下而远售。”当时最大的集散地为邳县的窑湾镇(今属新沂市)。据耆老回忆,邳州银杏果在这儿或售于商贾,或扬帆南下,而至淮扬、苏沪和杭嘉,在那儿换回南方的杉条、竹枝和瓷器等。考察今沂、武河两岸古旧房屋所用之杉条,皆言前人下江南而以银杏果换回。故《邳志补·物产》实录当时情景:“邳之银杏为行远大宗。”
  3. 改革开放之前,在邳州人的记忆中,银杏只是邳州北部少数村庄里的风景。改革开放之后,银杏的经济价值逐渐显现出来,邳州港上、邹庄等镇的部分农民开始小规模地育苗、移植。随着银杏干青叶大批量的出口和银杏酮、银杏茶、银杏罐头等深加工企业的上马,银杏经济效益得以大幅度提升,由此引发了邳州北部农民种植银杏的热情。 [2]

银杏的功效与作用

寒嗽痰喘

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

哮喘痰嗽

用白果五个、麻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加水一杯半,煎至领先成,临星时服。此方名“鸭掌散”。 又方: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加水三杯,煎成二杯,随时分作二次服下,不用姜。

咳嗽失声

用白果仁四两,白茯苓、桑白皮各二两,乌豆半升(炒),蜜半斤,一起煮熟,晒干为还想,以乳汁半碗拌湿,九蒸九晒,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开水送下。极效。

小便频数

用白果十四枚,一半生,一半煨,食之有效。

小便白浊

用生白果仁十枚,擂水服。一天服一次。病愈为止。

赤白带下

用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半,共研为末,以乌云骨鸡一只,去肠填药,瓦器煮烂,空心服下。

肠风下血

用白果煨熟,出火气后,米汤送服。

虫牙

用生白果每饭后嚼一、二个,有效。

手足皲裂

用生白果嚼烂,每夜涂搽。

头面癣疮

用生白果仁切断,频频搽患处,直至病愈。

乳痈溃烂

用银杏仁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以四两研敷患处。

附方

银杏的叶亦入药,能止泻杀虫,近年报痢疾道,又可用以治高呼因压及冠心病,白果以绿色的胚为最毒,曾有小儿吃五至十粒即中毒死亡。根据文献资料,白果中毒后,用生甘草二两,或用白果皮一两煎服可解。[3]

盐豆

盐豆,亦称盐豆子、豆瓣酱,是徐州家制风味的名品。臭中有香,回味无穷是它的风味特色,采用当年收获的黄豆为主要原料,经清洗泡浸、煮制成熟、发醇培菌、加料拌味、晾晒至干、密封储存等工序制成,整个过程约需10天的时间。由于制作工艺精细,其成品色泽黑红,质地脆嫩,味道咸鲜香辣,是佐餐下酒的开胃的小菜。

产品特点

看着红,吃着香,一顿不吃馋的慌。"这是当地人们对盐豆的赞誉。

历史民俗

相传在楚汉相争期间,楚军将黄豆煮熟加盐当菜吃,后来大军屡战屡败,一次黄豆刚煮好,汉军又杀至,只好将剩下的黄豆装进莆包藏在粮草车里。待逃离汉军的追击,已是五六天之后,把煮熟的黄豆打开发现长满白丝,还有一股怪味,士兵们暗自叫苦,但因粮食紧缺,舍不得扔掉,有的士兵在长满白丝的黄豆里面加盐吃下去竟然没事,也有的吃了不适应,这时专为项羽服务的军医在现场察看到品尝后,就在里面加上生姜去怪味,没想到比原来的更好吃。于是,盐豆便在项羽的军中流行开来。项羽兵败后,这道菜传到了民间,时至今日,仍为徐州东部地区老百姓必备的小菜。

制作方法

  1. 先将清洗干净的黄豆浸泡18小时,然后入水锅中煮至熟透(要求熟烂而颗粒完整),捞起沥干水分;趁热放入干净的大蒲包或食品袋中,外裹一层稻草或薄棉被捆牢,后放置于温暖干燥处进行发酵(徐州称捂豆)。温度应保持在20-25度左右,需5天时间,即可长出一种白而带绿的粘丝菌毛,此时即可出包。
  2. 把出包的黄豆(5000克)倒入盆中摊开,将精盐(200克)溶化于热水,浇淋在黄豆上,随即撒入花椒面(25克)、八角粉(25克)、辣椒面或辣椒酱(250克)、细姜丝(150克),用筷子反复搅拌,使之均匀;然后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4-5天,最后放入消过毒的坛子中密封储存即可。

盐豆烹调食用

熬白菜放粉丝、大葱沾盐豆、盐豆萝干、盐豆炒鸡蛋、盐豆摊煎饼、盐豆汁拌米饭、盐豆搭白粥、盐豆炖豆腐。

干盐豆

鲜盐豆在太阳下晒干,即成干盐豆。可以卷煎饼吃。在顺上两根大葱(嫩葱)。

盐豆炒鸡蛋

油炸盐豆(一般都会加熟花生米)。

醋泡盐豆(加上辣椒)

用小磨香油或麻油调拌,放少许味精或鸡精,加上些许香芽味更佳。[4]

椒子酱

椒子酱是徐州当地比较有特色的一道菜,此菜既可当饭,也可下菜。口味独特百吃不厌。是徐州家庭每年都必吃的一道菜。

椒子酱原料

花生米、青豆、辣椒酱、八角、小茴香、香叶、桂皮、酱油、醋、盐、鸡精、糖、料酒

做法

  1. 将花生米、干黄豆用清水泡4个小时以上,然后将泡好的花生米、黄豆跟冷水一起下锅,加入八角、花椒、盐,大火煮,煮熟至面沙口感关火捞出备用;
  2. 老豆腐切成小一些的方块,油热放入小豆腐块,小火炸,炸至豆腐外皮焦黄,并且每个都膨松起来捞出控油(豆腐炸成豆腐泡,炖菜的时候才不会被炒烂);
  3. 五花肉切成小丁状,然后用料酒、耗油腌制10分钟,萝卜也切成小丁状;油热葱、姜末炝锅,放入腌制好的肉丁,翻炒至肉丁变色即可盛出备用;
  4. 留有底油的锅中再次的放入葱、姜末炒香,放入一大勺辣椒面,划散至辣椒面变色,油变红,放入萝卜丁翻炒,炒至萝卜稍稍湿润出水;
  5. 然后将萝卜丁倒入有小半锅清水的砂锅内,再放人半成品肉丁、豆腐泡、煮熟的花生米、黄豆,及适量的调味料:生抽、料酒、白糖、盐;
  6. 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炖至汤汁收浓即可。

烹饪技巧

传统椒子酱做的地道必须遵循三点

  1. 黄豆、花生米要提前泡透并加料煮熟,回头跟萝卜炖在一起会更加的软绵入味。
  2. 豆腐必须要炸成豆腐泡,这样炖菜的时候才不会被炒烂,以后反复热着吃的时候也不会散烂。
  3. 材料全部放入砂锅煮时,开锅后一定要调小火慢炖,炖透至萝卜呈半透明状,入口即化的软绵才好。[5]

视频

2019徐州城市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