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用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用仪

{{{國家}}}
族裔 汉族
出生 道光六年(1826年)
逝世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出身
  • 咸丰九年己未恩科顺天乡试举人

徐用仪(1826年-1900年8月11日),字吉甫,號筱雲,浙江海鹽人。晚清名臣。清朝政治人物,「庚子被祸五大臣[1]之一。

生平簡介

徐用儀出生於道光六年(1826年),咸豐九年(1859年)通過順天鄉試。同治初年,擔任軍機章京,兼職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後升鴻臚寺少卿。 光緒二年(1876年),徐用儀丁憂在鄉,纂成《海鹽縣誌》(與海鹽縣令王彬合編)二十二卷,加卷首一卷,末一卷,共十六冊,傳本尚多 光緒三年(1877年),擔任太僕寺少卿,併升職為大理寺卿,跟過去一樣掌管軍機處。後來升職為工部侍郎,並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並歷任兵部侍郎與吏部侍郎等職,最後被任命為軍機大臣。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月,加封為太子少保。

甲午战争

光緒二十年(1894年),當時在甲午戰爭前夕,整個朝廷都在爭論要和還是要戰,主和派樞臣孫毓汶被彈劾罷免之後,由翁同龢接任,翁同龢是主戰派,與主和派的徐用儀在討論政事時起了衝突,徐用儀被趕出樞廷,並解除所有官職。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變後,慈禧太后再度親政,徐用儀復職,並推薦太常寺卿袁昶,剛好許景澄回到京城,兩人都被命令與徐用儀一同任職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並為兵部尚書。

庚子事件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最早是光緒帝推動的百日維新新政讓中外都讚同,而王儲卻一直沒有人選(光緒帝無子女)。端王載漪掌權之後想要廢掉光緒帝,可是害怕外國人反對,聽聞義和團“拳民”有神奇的力氣,又仇恨西教,想要以此來協助壓抑外國人,並召他們進入北京,而義和團因此受到官方的保護而更加壯大。徐用儀提議希望嚴格禁止義和團的行動,但是不被接受,而在德意志帝國的公使克林德被殺害後,徐用儀害怕的說:“災禍將由此開始!”,並勸告慶親王奕劻,厚葬克林德。後來,各國兵艦到達津沽,朝廷召集廷臣一起討論是和或戰。徐用儀、許景澄、袁昶及尚書立山、內閣學士聯元等五人一起上書說:“奸民不可縱,外釁不可啟。”認為要嚴逞肇事的義和拳民,並與八國聯軍議和。但是載漪等人主戰甚力,朝廷大臣都接受了主張。徐用儀奉慈禧太后的命令到使館討論緩兵的事宜,被主戰派認為是奸邪。7月29日,許景澄與袁昶先被殺害,徐用儀自知也即將被殺害,但是依然意氣自如。8月11日,徐用儀被逮捕,並送到莊王載勳府邸。徐用儀並沒有辯駁,只說:“災禍來臨了,死又怎麼樣呢”,就和立山、聯元一同於菜市口被處死。過了三天,聯軍就進入北京,而慈禧太后與光緒帝往西離京。慈禧後悔當初不聽徐用儀等人之言,才招致如此巨大的損失。於是在同年12月,對徐用儀等五大臣“開復原官,以示昭雪”,光緒帝下詔為徐用儀等人平反,恢復舊有的官稱。宣統元年(1909年),追諡“忠愍”。浙江人為他設立祠堂於西湖,與許景澄、袁昶並稱“三忠”。

墓址

徐用儀墓是海鹽縣內規模較大的古墓葬,全稱“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忠愍公徐用儀墓”。占地約1500平方米,形制宏大,氣象肅穆,中軸線上依次為墓道、華表、石牌坊、石亭、半月池、祭坊、墓廬、石獸、石翁仲和祭桌、墓碑、墓冢等。石牌坊上書“聖旨”兩字,兩旁石柱上楹聯為“宏濟艱難臣事盡,乘機陷害聖心知”。

人物軼事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七月命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是年,日本在朝鮮大舉挑釁,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徐用儀和李鴻章孫毓汶等相結納,在對日問題上,徐用儀是主和派,與主戰派翁同龢等相抵觸,每當主戰派翁同龢等主戰時,徐用儀等則以“未可輕敵”為藉口,反對認真備戰。九月間,平壤失守和黃海戰敗,徐用儀和孫毓汶更加急切求和,於十月六日拜見總稅務司赫德,請求各國調停,“自下午四點鐘談到六點鐘。他們兩個幾乎痛哭流涕,願意聽受任何好的建議,答應以後辦這樣辦那樣。”被彈劾為“朋比誤國”而退出軍機處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初,當清政府派赴日本求和代表張蔭桓等被拒,二月五日,徐用儀與孫毓汶去見美國駐華公使田貝,請求斡旋。次日,清廷以“使臣被逐,勢難遷就,竟撤使回國,免得挫辱”。徐用儀與孫毓汶二人則“囁懦委婉,謂宜留此線路,不可決絕。”二月十三日,清廷命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赴日談判。二十二日,光緒帝在乾清宮召見李鴻章,軍機諸大臣均在座,談到日本欲割地時,翁同龢堅決反對,徐用儀等卻認為不割地,“便不能開辦”。李鴻章建議請英、俄出力,徐用儀等雖“以為辦不到”,事後卻又去訪田貝,請求要領。李鴻章到日本談判時,徐用儀仍常赴各國使館“商酌”議和事。四月十七日,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後,二十二日徐用儀、孫毓汶將條約送交光緒帝,“逼上批准”,光緒“不允”。同日,徐用儀往俄國使館拜見喀西尼,詢問俄廷對簽約態度。喀西尼主張“請緩批准約章”。五月二日,喀西尼再致書徐用儀,讓徐“阻用寶批准”。徐用儀不睬。且與奕欣、奕、孫毓汶聯合請光緒批准。光緒無奈,次日在《馬關條約》上用寶。翁同龢提出換約展期建議,徐用儀與孫毓汶“堅不可,至於攮袂”。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戊戌政變後,奉命再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並任會典館副總裁。明年,遷都察院左都御史,擢升兵部尚書。[2]    [

七言律詩

十一月二十日出京晚宿窦店

西出郊原又一年,年年风景总依然。峰回路转如屏列,野旷天低似笠圆。

白发渐添难却病,青镫相伴且题笺。消寒不厌村醪薄,一醉瞢腾便是仙。


七言絶句

涞水道中

晓色微茫渡水滨,湿云乍敛静无尘。平畴雨足秋风爽,荞麦花开白似银。[3]


注释

参考资料

  • 清史稿》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三 徐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