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御林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御林军,亦称“羽林军”,顾名思义,在中国是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始于汉武帝刘彻,此后,历朝历代的御林军多有变化,隶属系统、机构统领、职能权力和地位都不一样。一般设总统领、右统领、左统领、带刀护卫、敢死队、大将军、将军等职位。大明王朝,洪武年间,设立亲军都尉府,统领中、左、右、前、后五卫,专事对皇城的保卫。皇帝死后也有“御林军”,昭陵的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雕华表一对、石兽六对、大望柱一对等共六对十二个。今天,中国对国外皇家卫队也称御林军。[1]

职责

  • “御林军”三大职责如下:
  • 一、防御外来之敌。
  • 二、对抗内部之乱。
  • 三、监督斑竹行为。

释义

御林军,顾名思义,是护卫皇帝、皇家、皇城的特殊军队。在封建社会,皇帝的旨意称为“御旨”,皇帝的印鉴称为“御玺”,护卫皇帝的军队也就成了"御林军"。 驻守在国都--京城,是御林军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探寻中国古代御林军的身影,我们首先要把目光聚到曾经是六朝古都北京。 北京,一个古老而又神圣的城市;北京,一个博大精深而又充满神秘感的城市。当你透过城市的喧闹,揭开历史尘封的岁月时,北京的磅礴大气和神奇就会渐渐展现在你的眼前。

北京自三千多年前建城,从春秋战国到隋唐五代,始终以军事重镇的雄姿矗立于我国的北方,其问群雄逐鹿,战事频仍。特别是北京自辽代成为陪都后,开始了由北方军事重镇向首都城市的转变,更是开始了皇城辉煌历史的里程碑。金代,北京成为了一代王朝的正式首都,也成为了北半个中国的政治中心。元、明、清时期,北京更成为了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国首都,成为了全中国的政治中心。随着北京政治地位的不断变化,围绕皇宫展开的军事活动、警卫内容更为丰富,斗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围绕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驻守在皇帝身旁的“御林军”更是发挥了特殊作用。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政权,十分重视京师的宫廷警卫工作。辽代,为保卫皇室的安全,保卫陪都的安全,在北京地区部署了精锐的禁卫军,并首创治安管理的专门机构--警巡院;金朝迁都北京后,禁卫机构更为完善,统治更加严密;元朝统治者在大都设置了众多的军卫,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防卫专政体系;明朝将七八十万京营军驻扎京师,筑长城、修城池,设“上二十六卫”担负宫廷侍卫,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防卫与治安体系;清朝在北京建立了庞大繁杂的警备治安机构,将号称禁旅八旗的十余万精锐厚集京师;北洋军阀时期,袁世凯及皖、直、奉系军阀为巩固其独裁统治,都在京畿部署了大量自己派系的军队,任命亲信统辖北京的军警机构。

历史演变

西汉

羽林,初名“建章营骑”,以警卫建章宫得名,后改为羽林,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汉书》曰:“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属光禄勋。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羽林孤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恐中尉之权太重,又于光禄勋置羽林、期门,而后南北二军之势始均”。也就是说,“羽林”是隶属“光禄勋”的一支禁卫军(学者多认为汉之“羽林”属“南军”,但也有学者有异议)。守卫建章宫,故称为建章营骑。后来改称羽林骑。设羽林监,掌送从。西汉时期,羽林骑、羽林孤儿在两千人左右,作为皇帝的宿卫和仪仗部队。羽林和期门,地位较其它部队高,士兵都是职业兵、贵族兵。

东汉


东汉,“南军”名称已不复存在,但是“光禄勋”和“卫尉”仍然存在。“光禄勋”下设七署,其中两署:羽林中郎将所属“羽林郎”128人,为皇帝的宿卫侍从;羽林左、右监所属羽林左骑800人、羽林右骑900人,担任宿卫侍从和“出充车骑”。羽林郎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选自六郡、三辅地区的良民。(二)选自从军死事之子孙。(三)选自征战有功者。《后汉书·百官志》曰:“羽林郎,掌宿卫侍从,常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良家补之。”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西汉大将军霍去病并不曾担任“羽林郎”,因为霍大将军生活在公元前140—前117年,这个时候,世界上还没有“羽林”,更没有“羽林郎”。“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的诗只是一种“穿越”。

魏晋南北朝

历代沿设羽林监,魏、西晋时领营兵,东晋无营兵。南朝因之。北朝魏、齐有羽林监,北周大司马所属有左右羽林率。

隋朝

隋文帝开皇初年改革官制,始设兵部为掌管全国军事行政的最高机关。兵部隶于尚书省,置兵部尚书一人为长, 下设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各置侍郎二人,分理本司军务。又创设十二卫府,即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府、左右领左右府、 左右监门府、左右领军府,为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机构,内掌宫禁宿卫,外统全国府兵,基本职责是“禁卫九重”。每卫府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为正副长官,下辖若干膘骑府和车骑府。另设太子东宫十率、即左右卫率、左右宗卫率、左右虞侯率、左右内率、左右监门率,专掌东宫宿卫,并分统部分府兵。
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十二卫府为十六卫府,重定卫府称号为:左右羽卫、左右骁卫、左右武 卫、左右屯卫、左右御卫、左右侯卫、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府,其设官与职责大体如前。除府兵以外,中央军队还有禁兵、骁果等。禁兵是专事宿卫的亲兵.分为内卫和外卫。左右卫、左右领左右府辖下的多数卫士和左右武侯府所统约启从卫士,属于内卫;其余禁兵则为外卫。内外卫禁兵和番上宿卫的内外军府兵、相互制约,共同保卫皇宫与京师安全。骁果是炀帝时招募民丁组成的军队,上隶于不统府兵的左右 备身府,同府兵一样,番上宿卫,大部成为皇帝亲近的内军。

唐代

唐代的“左右羽林军”可以说是“北衙禁军”之首,它的产生比较复杂。它可以说是大唐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北衙禁军”,它的独立建制,标志着北衙禁军独立并壮大的过程的开始。(“北衙禁军”指的是屯驻于宫城以北,以保卫皇帝和皇家为主要职责的皇帝私兵;与国家军队“南衙府兵”相对。北衙禁军是伴随着唐初军队国家化的完成而出现的,是皇帝私人需求凸显的产物。真正意义上的北衙禁军形成于贞观十二年,以招募制和私属化为基本特色,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唐前期北衙禁军发展的整体思路。)
唐太宗时,于玄武门置“左右屯营”,成份混杂,统属复杂;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北门(玄武门)左右屯营”为“左右羽林军”;垂拱元年五月十七日羽林军正式独立建制,取消了以往以南衙诸卫将军检校羽林军的制度,羽林军正式升格为行政系统上独立的北衙禁军,定额兵士六千人。
高宗、武则天两朝羽林军的建立和官署的完善使北衙禁军在建制上脱离南衙十二卫,这种走向与同时期“关中本位政策”的瓦解以及皇权的强化紧密相连。这一时期,北衙禁军开始大规模消解府兵的职任和人员,在中央宿卫方面承担了主要角色。再往后,北衙禁军成分越来越复杂,除了“北衙六军”,还有“神威”、“英武”、“射生”和著名的“神策军”。值得一提的是,“左右羽林军”在武则天时期,曾被改称“左右羽林卫”。

辽金

辽金多承唐制,“左右羽林军(卫)”应为虚衔。具体资料暂不详。

明朝

明代实行“卫所制”(军籍世袭,卫所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明代的卫所极其庞大复杂,分为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和“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卫所。皇帝亲军上直“二十六卫”中,有“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和“羽林前卫”。这时的“羽林”,只是一种名号了,只是为诸多皇帝亲军中的一支所按的好听的名号而已,并无特别之处。明朝之后军队皆无“羽林”。

编制

名额

  • “御林军”基本机构如下
  • 总统领:一名
  • 右统领:一名
  • 左统领:一名
  • 带刀护卫:若干名
  • 敢死队:若干名

职位

  • 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
  • 将军各三人,从三品。
  • 掌统北衙禁兵,督摄左右厢飞骑仪仗。大朝会,则周卫阶陛。巡幸,则夹驰道为内仗。*凡飞骑番上者,配其职。有敕上南衙者,大将军承墨敕,白移于金吾,引驾仗官与监门奏覆;
  • 墨敕,然后乃得入。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
  •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上;
  • 仓曹参军事各一人,兼总骑曹事;兵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自仓曹参军以下,皆正八品下。
  • 司阶各二人,正六品上;
  • 中候各三人,正七品下;
  • 司戈各五人,正八品上;
  • 执戟各五人,正九品下;
  • 长上各十人。左右翊卫中郎将府中郎将一人,正四品下;
  • 左右中郎一人,左右郎将一人,皆正五品上;
  • 兵曹参军事一人,正九品上;
  • 校尉五人,旅帅十人,队正二十人,副队正二十人。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仓曹、兵曹各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史各二人。左右翊中郎将府,*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仓曹、兵曹各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史各二人。[2]

皇陵御林军

昭陵的神道两侧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石雕华表一对、石兽六对、大望柱一对。石兽当中依次分为坐狮、坐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各一对,共为六对十二个。这些石雕兽群就是清康熙年间道士苗君稷在《秋日望昭陵》诗中所描绘的“十二御林”。

据文献记载,在坟墓前列置石雕群的历史古已有之。石刻群多以诸种现实和想象出来的动物作为形象,谓之“石象生”,意欲借此象征吉样和驱逐妖怪。上古时代的尧母庆都陵和尧陵之前均有石驼,周公墓前也竖有石人。但陵墓设立群兽的制度则最早始于秦汉时期,至今仍有遗迹可寻。而古代帝陵寝则多按照“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建造的,建陵时就按照皇帝生前生活起居的宫殿式样来修建。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百官朝拜的大道--“神道”了。为了象征帝王的威仪,在神道上又布置起夹道侍立的石雕像,既为装饰点缀,也为仪仗銮驾的象征。这些“御林军”们日夜护卫着皇宫,显示着皇家的威严。

在守卫昭陵的“十二御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对石马。马以勤劳、善奔跑、善负重著称,石马矗立陵前寓意国家疆域广阔,任意驰骋。但昭陵的白马相传是仿照皇太极生前心爱之物“大白”、“小白”两匹坐骑雕成的,意在再现这位“马上皇帝”的功绩。石马皆为汉白玉雕成,大小如真马一般,可与唐太宗的“昭陵六骏”相媲美。石狮子威武雄壮,因其为百兽之长,一吼而群兽皆惊,因此狮子便成为威镇八方、唯我独尊的王权的化身了。正因为此,人们在修建宫室楼宇或府衙陵寝时,都把这种在汉代由安息(今伊朗)传人我国的狮子雕像放在前面,以求驱妖辟邪。这样,石狮子理所当然地就成了石雕“御林军”的头排卫士。石兽中的白象本是绿洲之王,被视为吉样的象征。据说它还能辨忠奸,能辨认出带有暗器图谋不轨的上朝者,且信守诺言,在帝王前也俯首听命,故此皇帝出行时,常以大象拉辇而行。由于大象生活在我国南方,它又是我国西南边疆的象征,因此将石象列置陵前象征着国土广阔,广有顺民。在古代,陵前设石象是帝王才有的“专利”。麒麟是一种神异的吉祥之物,传说是一种神鹿,常在太平盛世出现。据说是仁义之兽,与合称为“四灵”。在古代,它是贤者的代称。历代封建帝王常常把它放在陵前,意在显示他们是至圣仁义的君王,同时昭示世事吉祥和王业的兴旺。头上长着独角的怪兽名叫獬豸,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羊。据说它能辨别是非善恶曲直,见有人相斗便以头上独角去触顶坏人。在中国古代,执法官头上的帽子做成獬豸冠,以表示自己像獬豸一样执法分明,严正无私。皇陵前放置石獬豸,其意正在于此。骆驼能耐劳,忍饥受渴,传说曾为皇太极脱险解厄,立下大功。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呢。

当年皇太极统一漠南蒙古,征服察哈尔林丹汗部的时候,在沙漠里常常连跑好多天也找不到一眼清泉,军士们干渴难耐,全靠骆驼身上的水囊储存的水来解渴。沙漠里的风也特别大,骆驼能预先知道风沙的到来,常为人们挡沙避风。一次,皇太极在黄沙中追击强敌,骆驼突然卧地不动,还伸长脖子,不住地叫唤,皇太极莫名其妙。多亏了身边的汉族大臣范文程的提醒,皇太极才意识到有祸事到来,于是赶紧命令兵士们就地卧倒,躲到骆驼的侧面。果然不一会儿,铺天盖地的黄沙滚滚而来,皇太极由于骆驼的预知而没有受到损失。骆驼的嗅觉也很灵敏,在它的帮助下,八旗兵士们才在沙漠里找到了一处处的水源。皇太极征战归来时特地为骆驼举行庆功纪典,并规定以后不准宰杀骆驼,违者严惩不贷。修建昭陵时,人们把它放到陵前,以表其功。在帝王陵前放置象、马、狮子、麒麟、骆驼还另有一说。陵寝中的明楼、正殿、城楼、碑楼、前山门为五级,象、马、狮子、麒麟、骆驼、獬豸为六兽,这便应了所谓的“五级六兽”之说。

视频

皇上的御林军,变成了面首的御林军,王爷冒死进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