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心驰神往的布达拉宫(李津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心驰神往的布达拉宫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心驰神往的布达拉宫》中国当代作家李津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心驰神往的布达拉宫

为什么要去西藏?

谁没有个进藏梦!

魂牵梦萦的就是她,

美丽的布达拉!

这一天,我终于站到了布达拉宫的大门前,目睹着成群结队转宫的藏民,间或看到那些行着五体投地等身长礼的藏传佛教信徒,内心不由感到这座规模宏大宫堡式建筑群的神圣。这座凝结着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目睹了汉藏文化交流的古建筑群,在蓝天的映衬下,恰似白云捧出的一轮红日,降落在山颠,营造出一种宗教建筑至高无上神圣神秘的视觉效应。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定都拉萨,建立起强大的吐蕃政权。公元641年,为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在玛布日山(红山)上修建起了宫殿。因为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作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经中菩萨的住地“布达拉”来给宫殿命名,称作“布达拉宫”。

经过1300多年的修建,布达拉宫才形成现在的规模,整个建筑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楼高达117米,大小房间2000余间。

布达拉宫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我先来到雪城,从这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缩影,深刻透视布达拉。

雪城现存的22处建筑,主要包括3大类:其一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公用房及其附属建筑;其二是僧俗贵族及官员的宅院;其三是一些低等职员、工匠、农奴的住所,以及相应的服务性设施等。

首先来看雪巴列空。“雪”,藏语意为下方、山下,“列空”意为办事机构,“雪巴列空”是旧西藏地方政府管理“雪”和拉萨18个宗谿(旧西藏的县和庄园)的政治、司法、税收和为达赖及其随侍官员提供服务的办事机构。

十八世纪末,清朝中央政府在这里设立了宝藏局,同时设立雪造币厂。1909年,引进机械设备在此建立西藏地方第一个机制造币厂。1931年并入拉萨北郊的扎西机关。

比喜宅,因旧西藏地方政府俗官贵族比喜家族居住于此而得名;堪苏宅,因旧西藏地方政府僧官阿旺旦增居住于此而得名;龙厦宅,则因旧西藏地方政府俗官贵族龙夏·多吉次杰居住于此而得名。龙厦家族是藏传佛教宁玛巴大师苏穷·西绕扎巴的后裔,其世袭领地在达那(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龙厦·多吉次杰(1881-1940年),先后任旧西藏地方政府“伯喜列空”(管理新开垦土地的税收机构)主管、四品孜本等职。1914年护送首批4名西藏贵族子弟到英国留学,期间他考察了西方历史、政治和经济。返藏后,联络中下级官员成立“吉确公吞”(共谋同乐)组织,试图推行改良,因触犯了保守势力的利益,被投入监狱挖去双眼,1940年病故于此宅。

我仰望布达拉宫,它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3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宫宇叠砌,迂回曲折,同山体有机地融合,这是布达拉宫给人最为直接的感受。其外观有13层,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整体建筑主要由东部达赖喇嘛居住的白宫,中部佛殿及历代达赖喇嘛灵塔殿的红宫及西部为达赖喇嘛服务的亲信喇嘛居住白色的僧房3部分组成。在红宫前还有一片白色的墙面为晒佛台,这是每当佛教节庆之日,用以悬挂大幅佛像的地方。

曲径通幽,盘桓着拾级而上。渐入佳境,我的心离她越来越近了。我来到绘有四大金刚巨幅壁画的东大门,通过厚达4米的宫墙隧道来到半山腰上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观赏歌舞的场所,名为“德阳厦”,意即东欢乐广场。每逢藏历12月20日,在此举行布达拉宫跳神节,达赖喇嘛在白宫第七层的寝宫东日光殿的阳台上向下观赏。同时由于这个广场的存在,使得达赖喇嘛的寝宫在冬日里阳光充足,温暖宜人。

这个大平台正在进行重新装修,我看见一群藏族青年男女手中拿着长杆,长杆下面连接着一个圆形砣,随着优美的歌声整齐的拍打着地面,这叫“打阿尔嘎”,打的土原料就是阿尔嘎土,里面混有酥油,打出来的效果就像大理石地面一样光滑坚硬。

随着美丽动听的“打阿嘎”的歌声我环顾四周,平台南北两侧建有僧官学校等,宫殿的设计和建造根据高原地区阳光照射的规律,墙基宽而坚固,墙基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地道和通风口,俨然一整套冬暖夏凉的中央空调。屋内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组成撑架。铺地和盖屋顶用的就是叫做阿尔嘎的硬土,各大厅和寝室的顶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调节空气。宫内的柱梁上有各种雕刻,墙壁上的彩色壁画面积有2500多平方米。由平台的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

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它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的场所,共有7层。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尼悦索朗列吉)是原殿,东日光殿(甘丹朗色)是后来仿造的,两者布局相仿,分别是十三世和十四世达赖的寝宫,也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等级森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殿内包括朝拜堂、经堂、习经室和卧室等,陈设均十分豪华。

白宫的第六层和第五层都是生活和办公用房。第四层有白宫最大的殿宇东大殿(措钦厦)。殿长27.8米,宽25.8米,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布达拉宫的重大活动如达赖坐床典礼、亲政典礼等都在此举行。

白宫在红宫的下方与扎厦相连。扎厦位于红宫西侧,是为布达拉宫服务的喇嘛们的居所,最多时居住着僧众25000多人。它的外墙都是白色,因此通常也被看作是白宫的一部分。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宫殿采用了曼陀罗布局,围绕着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建造了许多经堂、佛殿,从而与白宫连为一体。

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共有5座,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规模不等。其中最大的是五世达赖灵塔殿(藏林静吉),殿高3层,由16根大方柱支撑,中央安放五世达赖灵塔,两侧分别是十世和十二世达赖的灵塔。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措钦鲁,亦名司西平措)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高6米多,面积达725.7平方米。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置达赖宝座。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有壁画698幅,内容多与五世达赖的生平有关。在红宫的西部是十三世达赖灵塔殿(格来顿觉),建于1936年,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其规模之大也可与五世达赖灵塔殿相媲美,殿内除了灵塔,还供奉着一尊银造的十三世达赖像和一座用20万颗珍珠、珊瑚珠编成的法物“曼扎”。

红宫中的法王殿(曲结哲布)和圣者殿(帕巴拉康),相传都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法王殿正处在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它的下面就是玛布日山的山尖。据说这里曾经是松赞干布的静修之所,现供奉着松赞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圣者殿供奉松赞干布的主尊佛——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观世音菩萨像。

红宫的屋顶平台上布满各灵塔殿的金顶,全部是单檐歇山式,以木制斗拱承托外檐,上覆鎏金铜瓦。顶端立一大二小的3座宝塔,金光灿灿,煞是耀眼。屋顶外围的女墙用一种深紫红色的灌木垒砌而成,外缀各种金饰,墙顶立有巨大的鎏金宝幢和红色经幡,体现出强烈的藏式风格

红宫中的另外一些宫殿也很重要。三界兴盛殿(萨松朗杰)是红宫最高的殿堂,藏有大量经书和清朝皇帝的画像。坛城殿(洛拉康)有3个巨大的铜制坛城(曼陀罗),供奉密宗3佛。持明殿(仁增拉康)主供密宗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及其化身像。世系殿(仲热拉康)供金质的释迦牟尼12岁像和银质五世达赖像,十世达赖的灵塔也在此殿。

登顶布达拉,俯瞰日光城,车水马龙真繁华幸福生活多和谐。近处看见,一池碧水清幽幽,绿树掩映意绵绵,朝拜人流情深深。远处望见,拉萨河奏响吉祥曲,向着雅鲁藏布江,快乐幸福的流淌。

啊!今日一会布达拉,多年夙愿得实现。满心欢喜乘兴归,阔步前行新时代[1]

作者简介

李津军,男,1960年7月生,山东临邑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