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软秧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怀安软秧歌 |
中文名称;怀安软秧歌 流行地区;怀安县第六屯乡第九屯村 性质;传统戏曲剧种 历史;二百五十多年 |
怀安软秧歌是流传于怀安县第六屯乡第九屯村的传统戏曲剧种,至今约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由于唱腔优美和顺,以演折子戏见长,故名为"软秧歌"。所用曲牌是晋剧曲牌,有唱腔十三种,打击鼓点独成一派。一种腔调转另一种腔调不能过度转化,另设打击乐曲。"软秧歌"传统剧目有四十多出,保留上演的剧目有二十六个,经常上演的剧目如:《字差》、《四御带》、《七人贤》、《借冠子》、《锁御史》、《猪八戒成亲》、《打一棒》等。这些剧目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同呼吸、共休戚的入世情怀,更富有生活哲理,深存警民的意义。
怀安软秧歌已于2007年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起源
软秧歌剧目原有四十余出,流传至今的有《字差》、《四玉带》、《五玉带》、《七人贤》、《借冠子》、《锁王束》、《吃盒子》、《猪八戒成亲》、《打一棒》、《破挂》、《吃瓜》、《白花过年》、《李三娘推磨》等二十六出。软秧歌唱腔词多由民歌歌词组成,语句精练生动,爽快流利,富有农民感情,原有唱腔的下句结尾都有"哎嗨"二字,现已退化没有了。唱腔有十种分别为扭子腔、紧扭子腔、三性腔、山坡谣、坟腔、咳咳腔、苦腔(又名四眼大腔)、过街大腔、哈儿大腔、紧流水。软秧歌音乐曲牌都借鉴于晋剧曲牌,文武场乐器也与晋剧相同,演员演唱时从一种唱腔转化为另一种唱腔时必须另起鼓点,相互之间不能直接过渡转化。
怀安软秧歌,是由明末清初流传于当地的民间俚曲(又称“田歌”)发展而来。之后在民间社火中秧歌活动歌舞并蓄,在通过自身创编和对其他剧种艺术的借鉴中加人了梆子、笛子等乐器伴奏,特别是清光绪年间,随着晋商东进,山西梆子也接踵而至。受其影响,又进一步吸收了梆子腔板式变化的唱腔及板胡、三弦等伴奏乐器,逐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成套的板腔式演唱体系。因其唱腔舒缓,具有软的特点,故称“软秧歌”。它通俗易懂,亲切形象,极易被百姓接受。
表演
软秧歌乐器方面基本上同于晋剧,有大弦、三弦、二胡、笛子、板鼓、大锣、铙钹、软铰子、手锣,其中主要打击乐器是软铰子。
软秧歌作为怀安县当地独有的一种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对怀安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人民群众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重要的推动作用。来第六屯乡政府非常重视对软秧歌的保护与传承,利用过年、重大节日以及农闲时间组织群众排练软秧歌节目,软秧歌基本上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1]
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量传统民俗及节日观念日益淡化,软秧歌生存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日渐恶劣,能参加愿意参加软秧歌排练、演出等活动的人越来越少,大量绝技难以得到传承,随着软秧歌老艺人相继谢世,而年轻人只能免强维持,难以发展创新,软秧歌这门珍贵的戏曲种类濒临断档危险。现代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不断提高,软秧歌的内容、表现形式等很难适应这样的变化,再之演出次数不断减少,演员也相应减少,本地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对家乡戏曲软秧歌的兴趣越来越淡漠,甚者一无所知或略知一二,濒危状况难以改变。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怀安软秧歌的起源、兴衰与传承 , 搜狐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