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懷安軟秧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懷安軟秧歌

中文名稱;懷安軟秧歌

流行地區;懷安縣第六屯鄉第九屯村

性質;傳統戲曲劇種

歷史;二百五十多年

懷安軟秧歌是流傳於懷安縣第六屯鄉第九屯村的傳統戲曲劇種,至今約有二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由於唱腔優美和順,以演折子戲見長,故名為"軟秧歌"。所用曲牌是晉劇曲牌,有唱腔十三種,打擊鼓點獨成一派。一種腔調轉另一種腔調不能過度轉化,另設打擊樂曲。"軟秧歌"傳統劇目有四十多出,保留上演的劇目有二十六個,經常上演的劇目如:《字差》、《四御帶》、《七人賢》、《借冠子》、《鎖御史》、《豬八戒成親》、《打一棒》等。這些劇目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同呼吸、共休戚的入世情懷,更富有生活哲理,深存警民的意義。

懷安軟秧歌已於2007年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起源

軟秧歌劇目原有四十餘出,流傳至今的有《字差》、《四玉帶》、《五玉帶》、《七人賢》、《借冠子》、《鎖王束》、《吃盒子》、《豬八戒成親》、《打一棒》、《破掛》、《吃瓜》、《白花過年》、《李三娘推磨》等二十六出。軟秧歌唱腔詞多由民歌歌詞組成,語句精練生動,爽快流利,富有農民感情,原有唱腔的下句結尾都有"哎嗨"二字,現已退化沒有了。唱腔有十種分別為扭子腔、緊扭子腔、三性腔、山坡謠、墳腔、咳咳腔、苦腔(又名四眼大腔)、過街大腔、哈兒大腔、緊流水。軟秧歌音樂曲牌都借鑑於晉劇曲牌,文武場樂器也與晉劇相同,演員演唱時從一種唱腔轉化為另一種唱腔時必須另起鼓點,相互之間不能直接過渡轉化。

懷安軟秧歌,是由明末清初流傳於當地的民間俚曲(又稱「田歌」)發展而來。之後在民間社火中秧歌活動歌舞並蓄,在通過自身創編和對其他劇種藝術的借鑑中加人了梆子、笛子等樂器伴奏,特別是清光緒年間,隨着晉商東進,山西梆子也接踵而至。受其影響,又進一步吸收了梆子腔板式變化的唱腔及板胡、三弦等伴奏樂器,逐步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成套的板腔式演唱體系。因其唱腔舒緩,具有軟的特點,故稱「軟秧歌」。它通俗易懂,親切形象,極易被百姓接受。

表演

軟秧歌樂器方面基本上同於晉劇,有大弦、三弦、二胡、笛子、板鼓、大鑼、鐃鈸、軟鉸子、手鑼,其中主要打擊樂器是軟鉸子。

軟秧歌作為懷安縣當地獨有的一種傳統戲曲藝術形式,對懷安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人民群眾素質的全面發展,起着積極重要的推動作用。來第六屯鄉政府非常重視對軟秧歌的保護與傳承,利用過年、重大節日以及農閒時間組織群眾排練軟秧歌節目,軟秧歌基本上處於自娛自樂的狀態。[1]

但是隨着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速,大量傳統民俗及節日觀念日益淡化,軟秧歌生存發展的社會文化環境日漸惡劣,能參加願意參加軟秧歌排練、演出等活動的人越來越少,大量絕技難以得到傳承,隨着軟秧歌老藝人相繼謝世,而年輕人只能免強維持,難以發展創新,軟秧歌這門珍貴的戲曲種類瀕臨斷檔危險。現代人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審美需求不斷提高,軟秧歌的內容、表現形式等很難適應這樣的變化,再之演出次數不斷減少,演員也相應減少,本地年輕人大量外出打工,對家鄉戲曲軟秧歌的興趣越來越淡漠,甚者一無所知或略知一二,瀕危狀況難以改變。

相關視頻

張家口懷安縣第九屯軟秧歌《字差》

張家口懷安縣第六屯鄉第九屯村秧歌表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