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恋爱中的骗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恋爱中的骗子》是理查德·耶茨继《十一种孤独》之后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七个短篇。它完美地展示了耶茨高人一等的洞察力和描述力。耶茨借由本书再次证明了短篇小说的力量。显然更有兴趣描写“失败人生”的耶茨,凭借他敏锐的心灵与独到的观察角度,仿佛拼贴艺术般,将美国“小人物”及其生活片断立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失败的艺术家、生活艰难的单身母亲、疏离的亲情、劳燕分飞的婚姻、叛逆的女儿、转瞬即逝的情事、不可靠的梦想……

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

——《泰晤士报》

耶茨悲天悯人的力量和敏锐的观察力使这部作品脱颖而出成一个文学大事件……令人瞩目的成就。

——《独立报》

这是二战后一位伟大却被忽视的美国作家令人难忘却长期被遗忘的作品。

——《新政治家》

耶茨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让人边阅读边流泪。

——《卫报》

作者简介

理查德·耶茨(Richards Yates,1926-1992),“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作品有《革命之路》、《十一种孤独》、《复活节游行》、《恋爱中的骗子》、《好学校》、《年轻的心在哭泣》、《冷泉港》等。

耶茨作为二十世纪中叶美国主流生活的忠实记录者,批评家们将他与契诃夫、菲茨杰拉德、约翰·契弗相提并论。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革命之路》甫一推出即获成功,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62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出版,更被誉为“纽约的《都柏林人》”。耶茨的作品曾获《纽约时报书评》、《君子》、《华盛顿邮报》等媒体的好评,有四本小说入选“每月一书俱乐部”。此外他还有一大批作家拥趸,其中不乏著名作家,如库尔特·冯古内特、安德烈·杜波依斯,他的作品也影响了许多作家,如雷蒙德·卡佛。他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

原文摘录

跟爱比起来,不爱也没有更多的为什么。大多数聪明的人不是都能明白吗? 她太聪明了,绝不可能成为一个漫无目标的人,就像她过于诚实,不能跟她不再爱的人继续生活在一起一样。 我发现或者重新发现了哭泣是一种快乐——发现如果你的头埋在你妈妈的腰间,她的手搭在你的背部,如果她刚好穿了干净的衣服,哭泣有可能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书评

作为继《十一种孤独》后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恋爱中的骗子》也还是同样描写“失败人生”以及失败人生的孤独感(“loser”和“孤独”可以说是理查德耶茨小说的一贯的主题),但两者给人的阅读感觉却是很不相同的。如果说《十一种孤独》描写的是“失败”和“孤独”这种“状态”的话,《恋爱中的骗子》里的各个人物则是试图改变“状态”,不管这种改变成功与否。

比如,其中的七个短篇小说都是以“离开某地或某人”为结尾的:离开情人的女人,离开丈夫的妻子,怀着文学梦离开纽约去巴黎的年青人(同《革命之路》一样,巴黎被当做某种梦想之地),尤其是其中一个叫做《告别萨利》的短篇,明确的表明通过告别某个人来告别某段生活。当然离开通常意味着此时此地的失败、失意,不过也意味着某些事情的结束和另一些事情的开始,是“走到一切幻灭的尽头,从那里再萌生新的东西”。

然而这不代表耶茨成了那种所谓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人,《告别萨利》中不得志的作家杰克菲尔茨很有耶茨本人的影子:他也希望能够获得文学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平静,但“也许他的本性总是在追寻黑暗、幽闭和衰败,也许他具有自毁型人格”。而且“离开”这种开放式结局,虽然隐藏着希望,但也隐藏着希望的落空,有的时候隐隐约约的希望反而比彻头彻尾的绝望更让人难熬揪心,《革命之路》里的年轻夫妻倘若从来没有过去巴黎从而告别庸常生活的希望,最后破碎的可能也就没那么悲伤。

在《十一种孤独》里,耶茨描绘了各种性格各种职业的人物不同的孤独、失败之感,而在《恋爱中的骗子》里,他着重描写的是某一类人即失败和失意的文艺青年的人生。这部分人有着在文学绘画表演各色各类的艺术方面的抱负,从事着某种跟艺术沾边的但是做的不甚出色的工作,或由于天赋不足或由于性格缺陷成了艺术和生活上的双重半吊子。还是在《告别萨利》中,作家不得不面对女友的责难:既然你这么了不起,为什么你的衣服破破烂烂?为什么你的洗澡间里有蜗牛?为什么你的床上有死人味?这位女友是残忍的,会不留情面的指出作家生活上的落魄,但也很可能她是仁慈的,因为至少她没有将对他文学上的怀疑说出口。

《哦,约瑟夫,我很累》和《问家人好》两个短篇也很能表现这种文艺的失败。这两个短篇很像一个故事的两部分,前者是落魄的女艺术家带着两个孩子波西米亚式的生活,后者是两个孩子成年后对年迈但仍然性格不羁从不考虑生计的母亲的无奈。孩子心里虽然还保留着对曾经的波西米亚式生活以及母亲略带艺术家神经过敏气质疼爱方式的美好回忆,但这些回忆并不能阻止他们认为母亲其实是个失败者以及母亲是他们生活障碍的事实,而更让人焦虑的是,母亲遗传的文艺气质又极可能让他们走上母亲的老路。

所以,即使是再具有文学上满足感的悲剧性角色,总是一副失败者的衰败相也难免让人心生厌倦,这时他文学或文艺上的天分很可能成为他的尴尬,大概没有人比耶茨这位生前身后都不甚得意的作家更能体会这种尴尬。不过这样的尴尬也让他更加的清醒,或者说正是他的清醒才让他如此明白这种尴尬,于是能无比细微的描写出这类人的困境,就像另一本耶茨小说的译本《年青的心在哭泣》的封底上的印有的对耶茨作品的一句的评论:“这是对平庸艺术、对战后一无所成却想成为艺术家的男男女女的研究,这个研究使人备受煎熬。从没有人像耶茨这样,把有力的历史进程和完全精确的情感联系起来。”

耶茨在世时一直希望能在《纽约客》上发表文章,却始终没有成功,一直在其去世多年后《纽约客》才刊登了他的一篇短篇小说。我并没有读过被刊登的这篇小说,但在阅读的耶茨的其他小说后,深感耶茨的写作风格跟一些《纽约客》的作家如EB怀特、JD塞林格、约翰麦克纳尔蒂有很大的差别,后者总是淡淡的语气,时不时是带着调侃的刻薄和冷幽默,即使表达亲切、留恋之情也带有纽约式的都市化的疏离,而耶茨的文字书写和情感表达上则要真诚的多实在的多,这种真诚和实在很可能被惯于冷幽默的人视为笨拙甚至缺少才华。也许,对于一个在小说中屡屡表达对巴黎的种种向往的作家,纽约这座同样骄傲的城市真的不是他的天堂,不过,可能正像他通常选择让笔下的失意人物通过离开这种方式去往某处开始新生活一样,他至少还有一个关于天堂想象,愿他能在他的天堂安息。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