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恍城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恍城小学无为市严桥镇恍城小学,无为县的严桥镇地区,有一座古老而美丽的朝喜山,南宋理宗年间,义门陈氏一支,自江西豫章故地,迁徙于此,卜居东石村。据《无为州志》记载:“朝喜山,去无(为)城北四十里,......凡遇有大旱,朝有云气,是日必有雨。闻昔有寇至,土人陈氏虚壁旌旗以退之,故又名谎陈山。”从此,这支繁衍甚众的陈姓后裔被乡人称为“谎陈”或“谎陈人”。如今,无为县城新马路官巷段的北侧,有一条远近闻名的谎陈巷,居住着不少陈姓后人。

历史由来

那么,为何“谎陈”又变成了“恍城”呢?因为朝喜山一带山势环绕相连,每当云雾弥漫群山之时,远远望去,隐隐然恍如城池,故人称“恍城山”,乾隆47年壬寅年(公元1782年)修订的《濡东陈氏宗谱》序言中就称朝喜山为恍城山了。由于“谎陈”与“恍城”谐音,或因“恍城”便于使用,作为地名的“谎陈”(或谎陈山)便逐渐被“恍城”(或恍城山)所替代,所以人们把朝喜山一带山区称为恍城。抗战时期的恍城小学,其校歌就唱到“水流环绕浑如带,山势嵯峨恍如城”。后来,恍城山麓又修建了牌楼水库,湖水明澈,倒映着天光山影,不知不觉,恍城山又有了新名字“照明山”了。

红色记忆

无为的西北,位于严桥镇响山附近的上庄院,当年有一片古朴的瓦房——陈氏祠堂。这就是恍城抗日义务小学的旧址。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突围部队与江北游击队结合,使皖江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展,地跨长江两岸,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新四军七师司令部、皖江行政公署和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都设在银屏山东南的恍城地区(即响山、严桥、徐岗和石涧一带)。这里就成为根据地三百多万人口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银行、商店、报社、印刷厂、兵工厂、卷烟厂,还有七八家纺织、印染和缝纫工艺社也设在这一带村庄里。

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构,大力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广泛发动群众。在扩大根据地、壮大武装力量的同时,有计划地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提出了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整个根据地的中小学很快地发展起来了,原有的私塾也得以整顿和改良。

在恍城地区,直属军政领导机构主办的学校是:新四军七师司令部主办的抗日军政大学十分校;皖江行署主办的皖江联立中学;无为县抗日民主政府主办的恍城抗日义务小学。

一九三四年,由陈弈仙先生创办的恍城小学为短期小学,已有教育成果的陈伯文先生出任校长[1]。到一九三七年发展成为一至六年级的完全小学,改名为无为县恍城抗日义务小学。学生由原来的一百多人增至二百四十多人,五六年级实行复式教学,加一到四年级共设五个班。校长由陆学斌县长兼任,副校长陈伯文,教导主任王钧。先后任教的有张泽农、陈弈仙、任秉彝等十余名教师。恍城小学于一九四三年迁移到新瓦屋村,还在烈王村办起分校,开设两个初小班,招收七十多学生。此外,他们还在百人以上的大村庄办了几所冬学和夜校,招收学有困难的青少年入学就读。夜校教师大多是恍城小学教师兼任,使用县民主政府编印的教材——《农民识字课本》。

恍城小学各科(语文[2]、算术、常识等)教学,除了使用县政府统编的教材以外,还向学生讲读上级党委宣传部和七师司令部下发的宣传材料。政治教师王钧每周都给学生发一份油印教材。语文教师任秉彝也常选用《大江报》登载的文章做补充教材。七师政委曾免(曾希圣)一九四四年用文言文致信国民党安徽省主席李品仙,见报题为《曾免致李品仙的一封信》,任老师立即印发给六年级学生。大意是劝说李品仙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国共两党要团结合作,一致对外,抗击日本侵略者。再不能同室操戈,以防日寇窥机而坐收渔利。全班学生很快把这封信背熟了。

恍城小学的课外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有师生同打乒乓球、踢皮球、跳高、跳远、跳绳等等;社会活动丰富多彩,如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文艺宣传队巡回演唱等。一九四四年春节后,针对敌伪频频扫荡,学生及时排演了《儿童团捉汉奸》,激发民众的阶级仇恨,鼓励农民与敌人进行斗争,保卫根据地的安全。老师们为了勉励学生好好学习,奔向光明,集体创作了《恍城小学校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