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懸鈎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懸鈎子

懸鈎子又名三月泡、廣泛分布在我國除內蒙古新疆西藏以外的其他各省、市、自治區,在海拔300~1500 m的向陽山坡、溪邊、山谷、荒地和灌木叢中生長。山莓根、莖、葉、果實均可入藥,根性味微苦、辛、平,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淤、解毒斂瘡的功效,主治風濕腰痛、痢疾、遺精、毒蛇咬傷、閉經痛經、濕疹、小兒疳積等症,是一種苗族藥的常用民間。

入藥部位

乾燥果實。

性味

味甘、酸,性溫。

歸經

歸肝、腎、膀胱經。[1]

功效

益腎固精縮尿,養肝明目。[2]

主治

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陽痿早泄,目暗昏花。

用法用量

6~12g。

相關配伍

  1. 添精補髓,疏利腎氣,不問下焦虛實寒熱,服之自能平秘。古今第一種子方:枸杞子八兩,菟絲子八兩(酒蒸,搗餅),五味子二兩(研碎),懸鈎子四兩(酒洗,去目)。車前子二兩(揚淨),上藥,俱擇精新者,焙曬乾,共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九十丸,上床時五十丸,百沸湯或鹽湯送下,冬月用溫酒送下。(《攝生眾妙方》五子衍宗丸)
  2. 治陽事不起:懸鈎子,酒浸,焙研為末,每旦酒服三錢。(《瀕湖集簡方》)

植物形態

懸鈎子,又名:葥、山莓(《爾雅》),木莓(《爾雅》郭璞注),樹莓(《日華子本草》),三月藨、吊杆泡、木暗桐、對嘴藨、薅秧藨、黃莓、大麥泡、狗屎袍子。

落葉灌木。莖直立,高1~2米,有鈎刺,幼時有絨毛。單葉互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近心形,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有時3淺裂,基出3脈,上面脈上有柔毛,下面有灰色絨毛,中脈及葉柄常有小鈎刺;葉柄長約5~20毫米;托葉線形,貼生於葉柄上。花單生或數朵生於小枝上,白色,直徑約3厘米;萼片5,外面有毛;花瓣5,長圓形;雄蕊多數,分離;心皮多數,分離。聚合果熟時鮮紅色,多汁。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於向陽山坡、溪邊、灌叢中。分布河北陝西長江流域以南各省。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懸鈎根)、莖(懸鈎莖)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品種介紹

懸鈎子品種多樣,特性各異,適合在不同生態環境下生長,有的適宜鮮食,有的適宜加工,國內外培育主要品種有黑山莓和紅山莓兩種。黑山莓成熟時果實為紫黑色,平均單果重6.5克至8.6克,畝產達1100公斤。 抗病蟲害能力強,耐旱,部分品種可耐一17℃的低溫。紅山莓果實色澤多樣,有紅色黑色紫色黃色,果汁具有天然色素添色劑的特殊用途,平均單果重4克至6.7克,畝產量可達1000公斤,抗寒性[註 1]較強,有些品種可耐 -30℃的低溫,適合北方廣大地區發展。

注釋

  1. 「抗寒性」:植物抗寒性包括抗冷性(chilling resistance)和抗凍性(freezing resistance)。零上低溫對植物的傷害稱為冷害(chilling injury),植物對冰點以上低溫的適應叫抗冷性。零下低溫對植物的傷害稱為凍害(freezing injury),植物對冰點以下低溫的適應叫抗凍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