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惟愿凤回头(张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惟愿凤回头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惟愿凤回头》中国当代作家张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惟愿凤回头

“我叫翠翠,很高兴认识大家。”伴着清脆的噪音,一个身着宝蓝色苗族服装的圆脸姑娘出现在车门处,她是特地从凤凰古城赶来接车的导游。“翠翠!”大家不约而同直起身,回过头,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几天来在张家界爬山越岭的疲意顿消。她看出了大家的心思,爽朗地笑起来:“不是《边城》里的那个翠翠,在我们凤凰古城,所有的女孩子都可以叫翠翠的。”

虽然大家的兴致还未从张家界的奇山秀水里摆脱出来,虽然这里距离凤凰古城还有200公里的路程,但一声“翠翠”却将所有人的心思一股脑儿带去了那座大山深处的小城,那个沈从文笔下的诗意世界。

这是个开朗活泼的姑娘,虽自称山里生山里长,却丝毫没有山里妹子的腼腆羞涩,甚至笑起来还带些不羁的野气。她绘声绘色的讲着凤凰古城的特产、美食和美景,讲沈从文的身世、文章,讲黄永玉的画作,熊希龄的善举,听着她娓娓道来中不时插入的调皮的谐语,我忽然想,如果《边城》里的翠翠也如她这般泼辣爽直,是否也就不会有天宝和傩送兄弟俩一个溺亡,一个出走的悲剧了。她讲得眉飞色舞,大家听得兴味盎然,当然中心话题少不了围绕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故事。“大家都知道沈从文给张兆和写了1000多封情书,可最终真正让张家三小姐动心的却是一件信物,有谁知道是什么吗?”大家纷纷摇头。她指指自己的脖颈和手腕,那是一条凤凰吊坠的银项链和几只镶嵌凤凰图案的银手镯,凤凰雕镂的精细入微,栩栩如生,却一律是回眸凝望的姿态,“是沈从文用我们凤凰古城特产的一只'凤回头’的银手镯,终于俘获了张兆和的芳心,成就了世间一对佳偶良缘。”

抵达凤凰古城时,天色向晚,我们在一家颇具民族风格的酒店里稍加休整,匆匆吃过晚饭,便一起去观夜景。此时的凤凰古城已被霓虹灯装点得五彩斑斓,远远望去,沱江两岸已成光的世界,灯的海洋。不过这不是我想要的,现代人总喜欢用自己的意愿粉饰世界,不管你接不接受,适不适应,他们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陶醉狂欢。从雕梁画栋的虹桥上下来,背对着老街临江开放的那些酒吧、迪厅里乐音沸天的喧嚣声浪,我站在江边想透口气。温软清凉的夜风不时从四围的群山间吹来,悠悠拂面,人心渐渐变得透彻起来。看那江水几乎与堤岸是平行的,这真是个大惊喜,水与人与街是如此迫近又如此亲昵,岸边的石阶不时被浮漾过来的江水拥吻着,人走在江边,稍不留神就会被江水舔湿脚踝。一个穿素淡蓝裙的女孩禁不住江水的诱惑,干脆脱了鞋提在手上,赤脚在水里踱着,脸上是惊喜又讶然的表情,嘴微张着,露出浅浅的笑魇,我在一旁看得恍惚,活脱脱一个现实版的翠翠啊!给她一叶小舟一只竹篙,是否也能载我渡河呢?

这个“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的翠翠姑娘,是中国文学长河中一个清新耀目的存在,而翠翠的人物原型据说一多半来自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当年在中国公学任教的沈从文对他的学生张兆和一见钟情,并以一天一封情书的痴心之举展开热烈追求,无奈张兆和始终不为所动,生性天真温和的沈从文,骨子里却透着倔强,他不管不顾,大胆表白:我不仅爱你的灵魂,也要得到你的肉体。张兆和忍无可忍,拿着这些信去找校长胡适告状,胡适却想成人之美,“他顽固地爱着你”,“我顽固地不爱他”,看到张兆和态度坚决,胡适劝导沈从文:“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满心绝望的沈从文只能做最后一搏,他让家乡凤凰古城最好的银匠打制了一只拉丝工艺的“凤回头”手镯,然后附了一封情书,上面仅有十个字:“婷婷人独立,惟愿凤回头”,一并寄给了张兆和,因张兆和肤色微黑,沈从文亲昵地称她“黑凤凰”。这只刻有“凤回头”图案的银手镯,令张兆和十分喜爱,也终于让她动了心,她给沈从文回信:山里伢子,来家里喝杯甜酒吧。

碧绿的沱江像一条翡翠缎带,从凤凰城穿流而过,江上的桥便成了连接两岸的纽带。其中始建于唐代的跳岩虽不及其他大桥宏伟壮观,却以其古朴稚拙受到人们欢迎,来凤凰古城,如果不去跳岩上走一走,会失掉多少情趣呢。尽管几经冲毁,又多次修缮,那朴质的岩墩,厚实的木板积淀着千百年来的岁月风霜,见证着古城人民的世代嬗替,连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情书中也不禁要写到:在青山绿水之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后来做了沈夫人的张兆和跟随沈从文回到了凤凰古城,这桥便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二哥”沈从文牵着终于回头的“黑凤凰”张兆和的手一起走过这座桥,他们也用一生兑现了诺言,从青丝走到了白头。

在距离老跳岩几十米外的沱江下游还可以看见一道双墩跳岩,一高一低,并排而立,每排66个岩墩,一字列于江面,这是为了与古跳岩相呼应,也是为了方便群众新修建的。每个石墩不过盈尺,间距也就一小步,人们走在上面更像玩游戏,这激发起大家的浓厚兴趣。我跟随人流踮着脚在跳岩上挪步,江水从岩石的空隙间拥挤穿过,激起簇簇水花,一开始还新鲜有趣,可走到河心处,望着湍流不息的江水,不免眼晕腿抖、心惊胆颤起来,这时退也不是,进也不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战战兢兢挪到对岸,早已吓出一身冷汗,却又觉出一种紧张刺激后的快乐。对比着两个版本的跳岩,仿佛一新一旧两段故事,一个青涩新鲜,一个沧桑古老,诉说着沱江的过去与现在。

踏上古旧的石板街,悠远的岁月气息扑面而来,两边商铺里喧嚣的市声被隔在时间之外,我任由脚下赤赭色的石板和头顶风霜侵蚀的屋瓦牵引着走进小巷深处,一座古朴的木板门前,这里是沈家老宅,从文大师的故居。我一眼看见了木门旁边的小书铺,售卖的正是沈从文先生各种版本的著作。这些书虽大部分已读过,但我还是挑选了《边城》和《从文家书》买下,在大师家门前购书,极有纪念意义。《从文家书》是个意外之喜,其他地方很难买到,这是张兆和在沈从文去世后整理的两人之间的通信,其中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占了大部分。“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的这份爱,张兆和没有辜负,她用一生理解和支持着沈从文的创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走进颇具年代感的老宅,火砖砌墙,镂花门窗,布局小巧雅致,古色古香,富含浓郁的湘西建筑特色。徜徉在这座木结构的四合院里,寻访着大师足迹,感受着大师气息,想那些灵秀文字,山水文章便是从这里孕育,在这里浸润,不觉对这方土地心怀崇敬和仰慕。只有小学文化的沈从文从这里的青山秀水中走出,带着潜隐在看似平常的古宅之中的文化密码,凭借手中一支仙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使独具魅力的凤凰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如星光闪耀、熠熠生辉。

在古城的一个小广场,那尊汉白玉的凤凰雕塑颇引人注目,刻镂细腻,生动传神,依然是经典的“凤回头”造型,回看的眼眸顾盼生姿,脉脉含情。她是在守望另一场绝美的爱情?还是期待人们不忘古城,记得回头……

当我们准备登车离开时,我忍不住又回头环顾一眼古城,目光旋即被凤凰城背后的大山吸引住了。那两座酷似凤凰造型的山峰,正展开双翅,似乎随时会扇动羽翼,凌空飞去。又觉得其实更像一双如来佛手,世世代代护佑着古城、沱江还有这里的人民。啊!美丽的凤凰,多情的凤凰,我一定还会再来![1]

作者简介

张军,笔名张筠、君竹,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