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战国古城燕下都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战国古城燕下都遗址位于保定西北部的易县东4公里的灵山脚下,与112国道紧紧相连,它以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风格之古朴,堪称我国战国建筑群之首。县委、县政府1997年投资4000多万元在易县境内兴建了战国城,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千古绝唱的战国城再现。战国城主要由外城、内城、雄伟壮观的秦王宫、幽雅的大郑宫、神秘的古竞技场、古朴的作坊、繁华的秦街、燕市,华丽的长信侯府等建筑组成。总占地面积70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城内关门交错,殿宇、楼亭遍布,回廊相连,融战国政治军事、民俗于一体,充分展示和体现了战国时期的文化内涵。同时观赏、参与活动内容等极为丰富,是一处综合性游览场所和历史题材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   

基本情况

战国城位于保定域内西部、易县城东南5公里的燕下都遗址,是我国现存一处较完整、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的大型战国都城遗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1]之一,同年,国家文物局又将其列入百项重大遗址保护项目。

燕下都建于公元前4世纪,约战国中期,为燕昭王时所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记·燕世家》记载,周武王灭商纣以后,封召公于燕,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燕国的都城在“蓟”,称上都,在今北京一带。到了战国时代,北方的燕国强盛起来,争霸中原,号称七雄之一。燕国为了应付南方各国,在今河北易县建立了一军事重镇,称为“下都”。它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便于防守。

燕下都故城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中部有条纵贯南北的古河道,相传为运粮河。河东岸有一道与河道平行的城墙,把燕下都分成东西两城,东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间偏北处,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又分成南北两部分。

东城周长18.5公里,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是当时人们活动的中心,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墓葬区。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有3组建筑群组成。大型主体建筑武阳台,坐落在宫殿区中心,东西最长处140米,南北最宽处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筑基址中,规模最为宏大。武阳台以北有望景台、张公台和老姆台,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以高大的夯土台作为主体建筑物的基址,是战国中期城市建筑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在武阳台的东北、东南和西南,还有3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存。手工业作坊区围绕着宫殿区,墓葬区设在东城的西北部。西城区时为加强东城区的安全而设的防御性附城,城址内遗存较少。

旅游信息

战国城最佳旅游季节:战国城旅游景点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战国城交通:易县位于保定西北部,地处于京、津、保金三角地带。距北京120公里,天津170公里,石家庄200公里,交通便利,112国道、京广西线横穿境内。

视频

战国古城燕下都遗址 相关视频

扑朔迷离的燕下都故城:“疙瘩台”仅仅是一处军事防护遗址吗?
战国七大都城现在怎么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