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戴姆勒集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戴姆勒股份公司(德语:Daimler AG)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由戈特利布·戴姆勒于1886年成立,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 根据销量,戴姆勒是世界前十大汽车商之一,第一大商用车制造商和第二大卡车制造商。公司旗下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戴姆勒载重车和戴姆勒金融服务等业务。2021年8月20日,2021胡润世界500强发布,戴姆勒股份公司以5,960亿元企业估值位列第156名。[1]

北汽成为德国戴姆勒集团第一大股东!中资已持股戴姆勒约20%

自2019年以来,根据媒体报道,戴姆勒的中国合作伙伴公司已持有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近10%的股份。而现在我们才最终确定,事实上,中国公司已经持有这家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公司近20%的股份。

在戴姆勒集团的分拆过程中,中国合作伙伴北汽成为这家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汽车制造商的最大股东。在收购股份大约两年后,国有的北京汽车集团BAIC于周一宣布,该集团拥有戴姆勒9.98%的投票权。自2019年7月以来,我们只知道北汽持有戴姆勒5%左右的股份,但该集团一直未给出确切的比例。

而另一方面,一段时间以来,戴姆勒一直持有在香港上市的北汽集团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BAIC Motor 9.55%的股份。这家DAX指数成员集团对其长期合作伙伴北汽表示欢迎,梅赛德斯-奔驰正在与北汽建立合资企业,为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制造和销售汽车。戴姆勒首席执行官Ola Källenius表示:“北汽在戴姆勒的股份反映了我们对在全球最大乘用车市场的生产和开发方面联合成功的承诺。”

由于戴姆勒卡车的分拆和首次公开募股,信息披露显然是必要的。母公司戴姆勒的股东每持有两股股份,就能兑换到一股戴姆勒卡车公司的股份。而此次信息披露清楚地表明,北汽已经持有全球最大商用车制造商(即戴姆勒卡车)约6.5%的股份,超过了证券交易所法规定的5%的报告门槛。北汽不得不披露其在戴姆勒卡车的股权,这也明确了其在母公司戴姆勒的真实股权。实际上,大股东只有在集团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超过或低于某些阈值时,才需要报告其持有的股权数量。对于戴姆勒(亦或是戴姆勒卡车)和北汽,下一个报告门槛是10%。

凭借北汽的股份,中国企业现在持有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近20%的股份。除了北汽之外,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也持有戴姆勒9.69%的股份。如果大股东一起投票,他们可能会阻止股东大会上的重要决定。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两家公司(作为中国市场的直接竞争对手)一直否认会在戴姆勒采取一致行动人的做法。

戴姆勒的“中国化”是利是弊

北汽现在是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并且胜过其竞争对手李书福,后者是民营汽车制造商吉利的所有者,尽管超过幅度很小。目前尚不清楚这家中国国有公司是否仍在争取在监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近20年来,北汽一直是戴姆勒在中国的主要合作伙伴,并在北京经营梅赛德斯-奔驰工厂。对于戴姆勒而言,合作是重要的利润来源。2020年,他们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实现了61.1万辆汽车的销量和237亿欧元的销售额。今年截至9月底,戴姆勒已从合资企业中获利约10亿欧元。戴姆勒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小型车Smart。从2022年起,这款城市小汽车将仅作为电动汽车在中国生产,面向全球市场。

吉利在2019年初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的消息已经引发了讨论。当时的联邦经济能源事务部部长Brigitte Zypries曾表示担心中国的竞争对手可能会深入了解戴姆勒的战略,并对德国的关键行业产生影响。而德国证券控股保护协会DSW的总经理Marc Tüngler也认为,戴姆勒的“中国化” 并非好事,毕竟戴姆勒目前约五分之一的股份掌握在中企手中。Tüngler更担心的是,目前北汽披露其持有的戴姆勒具体股份不会因卡车业务的分拆上市而引发戴姆勒股东结构的“变革浪潮”。

然而事实上,联邦政府和DSW的这种怀疑态度并未影响到戴姆勒和中企(北汽和吉利)之间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戴姆勒与中企正在合作共赢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在戴姆勒集团内部,有关中企将收购该斯图加特汽车制造商的假设一直被否认。戴姆勒的一位高层认为这种猜测简直是胡说八道。因为根据双方协议,北汽计划“不再增持”戴姆勒的股份,据悉吉利汽车的李书福也没有再增持股份的打算。

理由很显然:只要两家中国企业之一继续增持股份(即股份超过10%),德国金融监管机构Bafin就会立即发挥作用,该机构有权对持有德国10%以上股份的投资者进行审查。而戴姆勒恰恰在其投资组合中拥有一家持有完整银行牌照的机构,即梅赛德斯-奔驰银行。[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