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扎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扎彩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扎彩

别名;纸扎

拼音;zhā cǎi

性质;传统工艺品

扎彩,又叫纸扎,是一种用篾条扎成骨架,再用彩纸、丝绢裱糊成形的用于民俗祭祀活动的传统工艺品。旧时,云南鹤庆的扎彩艺人,多集中于县城,便于四乡八寨的群众前来购货和邀请前往到用户家制作。扎彩工艺品分为冥品和神品两大门类。[1]

解释

用花彩装饰

用途

扎彩冥品,多用于死人丧仪民俗活动。其品类有灵亭、像亭、铭旌亭、棺罩亭、帛幡、引魂幡、金山银山、摇钱树、花篮、奈河桥、聚宝盆、金童、玉女、方相、方壁、开路神、狮、象、鹿、马、车、船等33种。大户人家,还要扎制庭院、床铺、箱笼、桌柜、器具及乐器玩物……

扎彩神品,为举办宗教活动祭礼神灵的礼品和标志。礼品类有猪、牛、羊、鱼、桃、石榴、佛手、五谷穗造型。标志有桶形神幡、宝塔、花树、花灯、伞、升斗、虹桥、云梯等。

工艺程序

扎彩工艺程序是先用竹篾扎成骨架,用麻皮拴缠加固,外用色纸或丝绢裱糊,再彩画装饰,最后用纸花、绣球、流苏等点缀。鹤庆的扎彩很有地方特色,其特点是剪扎简炼,用色明快,造型夸张大胆。如扎制的帛幡,帛幡"头"是个悠飘的白鹤,像征死者乘鹤西去,遗情难舍而不愿起飞;幡身、尾是孔雀造型,身色以绿、兰为主色,烘托出悲沧的氛围;尾羽为白色流苏,喻意离情难舍。如聚宝盆,为一半圆的造型,全用丝绢以"穿花"工艺编成。盆中堆满彩纸折叠的珍珠玛瑙、篾扎的珊瑚玉树、丝绢扎制的笙管剑器、剪纸的挂联画屏……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如宝塔,造型是一株麦穗,麦粒和麦芒用金、银箔折叠装饰,叶、杆用丝绢编成,塔顶嵌一个用99个剪纸绣球组合的葫芦,底座为一扎彩牌楼。造型恢宏,工艺精湛。各类扎彩品,风格各异,造型纷呈,参加一次民俗活动,就能领略一次纸扎的展览,得到美的陶冶。

在扎彩艺人中,清时的章宪典弟兄,民国时期的邹锦余、赵泉,建国后的李忍汉等,均系鹤庆的扎彩高手。他们的扎技精湛,风格各异,自成流派。章氏弟兄的扎彩风格近似写意画,造型夸张大胆,着色艳丽堂皇。邹锦余的扎彩宛若工笔画,细腻传真,颇具匠心。李忍汉的扎彩,造型简炼大方,用色明快,给人以粗犷奔放的美感。

发展

建国后,丧葬习俗进行了改革,一些宗教祭祀活动也逐渐消逝,扎彩匠人的工艺,逐渐转向为龙、狮灯、麒麟、凤凰等文艺活动的道具和彩灯的制作。扎彩工艺传承相袭,在新的时代又开新花。

相关视频

行走的博物馆满族扎彩

参考资料

  1. 关于含山民间扎彩你了解嘛? , 快资讯 2021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