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托马斯·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汤玛斯·曼 25px
Thomas Mann
缩略图 原图链接
1937年的曼
出生 Paul Thomas Mann
(1875-06-06)1875年6月6日
Template:Country data 德意志帝国吕贝克城邦Free City of Lübeck
逝世 1955年8月12日(1955-08-12)(80岁)
Template:Country data 瑞士苏黎世
墓地 Template:Country data 瑞士基希伯格
职业 小说家、短篇小说家、散文作家
创作时期 1896年-1954年
体裁 小说、短篇小说
代表作布登勃洛克家族
魔山
威尼斯之死
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Joseph and His Brothers
浮士德博士Doctor Faustus (novel)
奖项

签名 File:Thomas Mann signature.svg

保罗·托马斯·曼Paul Thomas Mann,1875年6月6日-1955年8月12日), 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生平

1875年-1913年

早年

托马斯·曼 原图链接

保罗·托马斯·曼生于德国吕贝克,是商人托马斯·约翰·亨利希·曼的儿子,亨利希·曼(1871年生)的弟弟。他的母亲朱莉亚·曼(娘家姓氏席尔瓦-布翁斯)有一半的巴西血统。除了海因里希和托马斯外,她还生育了朱莉亚(1877年生),克拉(1881年生)和维克多(1890年生)。这样的家庭百般具备——正如托马斯·曼多年后描述的那样,他的童年时光“幸福且受关注”。

他的父亲1891年死于在当时属于无药之症的膀胱癌。在他的遗嘱中他决定变卖他的公司和他们在吕贝克德国北部城市,位于汉堡附近)的住房。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依靠卖得款项的利息来支付日常花销。

尽管青少年时代的托马斯·曼并非是一个缺乏天赋的孩子,但是,他对于学校的课程表现地毫无兴趣。他更愿意致力于发展其由来已久的对于写作的爱好,并以散文随笔和作文的形式参与其与他人共同编辑出版的杂志《春天风暴》。在一封保存下来的1889年的信中,当时只有14岁的托马斯·曼在信的末尾属名“托马斯·曼,抒情戏剧诗人”。这反映了托马斯·曼对于自己将来当作家这件事是很认真的。1894年,出于对卡塔丽诺依姆中学的反感和厌恶,他在完成了中学第七年课程后离开了那里,并迁居慕尼黑。他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已经先于他一年搬到那里定居。

托马斯·曼的父亲去世后,孩子们被指定了一位监护人。这位监护人认为,托马斯·曼离开学校后应该选择一个正当的职业。托马斯·曼顺从了这一意愿,并且在此之后任职于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在办公桌前的工作对于托马斯·曼来说极其无聊和不具挑战。一则关于他的轶事至今仍无争议。是说,在他誊写清单时偷偷从事写作。托马斯·曼的处女作是于1894年发表的一篇题目简洁的短篇小说《堕落》。这篇小说发表于一本名为《社会》的杂志并受到好评。

1895年,托马斯·曼放弃了在火灾保险公司的工作,开始在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学习。最初,他心里想着的是选择从事记者这一职业。中学时期的毫无目标,依然在他大学学习期间延续。当1896年托马斯·曼年满21岁时成年时,他有资格从父亲所遗留下来的财产中获得每个月160到180马克的零花钱。这样,他就有了足够的收入。托马斯·曼决定从那些被动的教学活动中把自己解脱出来,成为一名自由作家。

第一本书出版

和亨利希一起去意大利的想法一经产生,就很快付诸于行动。目标是罗马。1897年,兄弟二人在位于罗马东面的小城Palestrina租住了一套房子。托马斯·曼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几部中篇小说,其中包括《矮个子弗里德曼先生》。并且开始了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家族》的创作。

托马斯·曼曾为某组织的一份名为“20世纪——为德国的生活方式和全民福祉所办的报纸(Das Zwanzigste Jahrhundert – Blätter für die deutsche Art und Wohlfahrt)”的刊物做过一些零星的工作。哥哥亨利希有一段时间也任该刊物的编辑。但很快,托马斯·曼就放弃了这份工作。充斥该报刊的种族主义基调,以及刊物中所包含的反犹太主义色彩,很不适合将其介绍给读者。过后,两兄弟也不愿意让人谈及这一段往事。取而代之是,托马斯·曼于1898年在讽刺类刊物“最简单(Simplicissimus)”编辑部工作了一年。

1901年,托马斯·曼的第一部小说《布登勃洛克家族——一个家族的衰落》出版了。小说一经发行马上就在读者和文学评论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和共鸣。然而,很快在吕贝克就传开了,小说当中的大家族以及所提及的人物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城里的真人真事儿。小说出版不久,就流传出了一份名单,泄露了小说中所对应的现实中的人物。曾有一家吕贝克的当地书店因为备有可出借的小说人物解密名单而顾客盈门。

小说《布登勃洛克家族》是托马斯·曼创作的有极大影响的作品之一。28年后,就是由于这本书的创作,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了托马斯·曼诺贝尔文学奖

私人生活

1903年,兄弟亨利希和托马斯·曼间产生了不和的迹象。托马斯·曼感到,哥哥亨利希不认可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作为还击,托马斯·曼贬低亨利希的作品“即无聊又无耻”。尽管两人没有断交,在之后的几年里也有和好的尝试,不过在关于艺术在文学中角色的公开讨论中,两人尽量避免冲突。

1904年,托马斯·曼认识了卡特琳娜(更为熟悉的名字是卡提亚)并向她求婚。这件事令人十分吃惊。托马斯·曼在此之前并没有跟女性有过亲密往来,更不要说像他哥哥那样有过“风流韵事”了。关于自己的性倾向问题,托马斯·曼虽然从来没有明说,不过也没有隐藏。是他自己决定要过一种当时普遍认可的资产阶级的生活。对“少年”和同性关系的倾慕流露在作者的笔记和众多文学作品中,如《布登勃洛克家族》(Hanno/Kai Graf Mölln),《Tonio Kröger》(Tonio Kröger/Hans Hansen)和《威尼斯之死》。

在托马斯·曼长期不懈的追求和求婚之后,直到1905年2月11日,卡提亚才终于与托马斯曼结婚。婚后他们前后有了6个孩子:女儿Erika(1905年),儿子Klaus(1906年),儿子Golo(1909年),女儿Monika(1910年),女儿Elisabeth(1918年),儿子Michael(1919年)。其中次子戈洛·曼是一名史学家与哲学家。

1912年医生怀疑卡提亚患了肺结核,必须在瑞士达沃斯的一家结核病疗养院长期疗养。托马斯·曼在疗养院看望了妻子。疗养院的气氛,卡提亚对医院病人的描述和作者自己在医院的印象赋予作者以灵感,使他创作了《魔山》(1913年—1924年,1915年曾中断)。

一生的忏悔

1941年托马斯·曼举家迁往加州洛杉矶近郊的Pacific Palisades。加入美国国籍一事一拖再拖,直到1944年,托马斯·曼才取得了美国国籍。从1943年到1947年,托马斯·曼致力于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由一位友人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弗金的一生》(Doktor Faustus, Das Leben des deutschen Tonsetzers Adrian Leverkühn, erzählt von einem Freunde)的创作。在创作的前期工作中,托马斯·曼阅读了音乐学方面的教科书,看了莫扎特贝多芬柏辽兹雨果·沃尔夫 以及阿尔班·贝尔格的传记。 他跟他同时代的作曲家如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艾斯勒取得了联系,让他们对自己在作曲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马丁·路德时代三十年战争的文献和历史,以及Hans Jakob Christoffel von Grimmelshausen的作品和中世纪的谚语集都属于小说的准备材料。小说主人公“Leverkühn”谐音为“lebenskühn”(一生不畏)。托马斯·曼想让读者这样来理解这个多侧面的人物。他称该书为他“一生的忏悔”, 后来他这样写到:

(Serenus) Zeitbloom(Adrian Leverkühn)的朋友,书的叙述者)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讽喻。(Adrian的生活感受——读者或许不信——更多的是我自己的感受。


自我对话

人物日记

托马斯·曼一生都记日记。1933年之前的日记被他焚毁了,只有1918年至1921年的部分幸免遇难,因为里面含有关于小说《浮士德博士》构思。日记所包含的时间段实际为1918年至1921年和1933年至1955年。根据作者的遗愿,他的日记1975年既他100周年的诞辰日才可已出版。读者的期望很高,但在日记出版以后,却大都十分失望。除了人们现在终于在日记里可以找到关于托马斯·曼同性恋倾向方面所谓“白纸黑字”的证据外,作者很私人的自白也引来了人们对他自恋狂的批评。不过既然没有规定,什么可写入日记,一个作家如不在日记里,又可以在什么地方显示他的孤芳自赏呢?无论如何,托马斯·曼的日记是重要的见证,它显示了作者私人的一面,有利于人们对他的全面认识。

影响

托马斯·曼作品的影响难以简短概括。他的生活和作品生前就很受争议,生后也是如此。

有人批评他的作品缺乏天赋和想象。这一点跟他的工作方式有关。他的作品不是创作力突然迸发的成果,而是长年累月以顽强毅力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作品中描述的人、景、事大都有现实依据,故事情节很少是凭空创作的。这些情节在一个新情节中的融合,广泛联想和语言上的精确描写使得托马斯·曼的作品成为一种阅读享受。有人轻蔑地称他的作品是“教育性的资产阶级的产品”。

他文学上的成就,典型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辩才为他树敌不少。他跟有些同事的关系十分紧张。罗伯特·穆西尔,其实很受托马斯·曼推崇,库尔特·图霍夫斯基嘲讽他是一个“大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称他为一个“忠于政府的资产阶级的拿定薪的作家”。艾弗烈·德布林Alfred Döblin)称他把“烫衣缝上升到了艺术原则”。他特别跟赫尔曼·黑塞杰考布‧瓦塞尔曼Jakob Wassermann)保持友好关系。由于他大多数文学创作的原型是他亲戚圈、名人圈里的人,使他也得罪了不少人。

早于1920年代,托马斯·曼就公开反对极端右翼势力。1933年,纳粹夺权后,他跟纳粹的关系一开始并不明确。虽然他的房子和其他财产被没收了,当局甚至对他下了逮捕令,但不少人认为,当局还是希望这位世界知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回国的。1934年他的小说年轻的约瑟夫仍然允许由柏林S.Fischer出版社出版。托马斯·曼在公开反对当局之前也犹豫了很久。1936年2月,他以一份在新苏黎世报发表的对Eduard Korrodi的公开信,同时在他女儿Erika推动下,与德国当局决裂。接着他被剥夺国籍,慕尼黑的财产也被拍卖。

在托马斯·曼诞辰100周年之际,学者探讨了为何托马斯·曼没有弟子的问题。文学家Peter Pütz撰文《托马斯·曼对于当代德国文学的影响》一针见血地指出:托马斯·曼的影响“不在于传习而是对立”。由于无人可以跟他平起平坐,所以只能是反对他。文学评论家Marcel Reich-Ranicki总结说:“不少作家称,对他们来说没有人比《魔山》的作者更无关紧要—但他们又愤怒又大概也很妒嫉是用着颤抖的声音这样说的。”

苏珊·桑塔格回忆初见托马斯·曼,“那时我觉得自己是成年人,被迫生活在孩子的躯壳里。后来,我又觉得自己像一个有幸生活在成人的躯壳里的孩子,我的那种认真热情的品质在我的童年时期就已经完全形成,它使我现在仍继续认为现实还未到来,我看到我的前面还有一片很大的空间、一条遥远的地平线。”

热点视频

托马斯·曼《威尼斯之死》

作品

长篇小说

  • 布登勃洛克家族》,1901年。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 《国王的神圣》(Königliche Hoheit),1909年
  • 魔山》1924。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 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Joseph und seine Brüder Tetralogie),1933-1943年
    • 《亚克伯的故事》(Die Geschichten Jaakobs),1933年
    • 《年轻的约瑟夫》(Der junge Joseph),1934年
    • 《约瑟夫在埃及》(Joseph in Ägypten),1936年
    • 《赡养者约瑟夫》(Joseph der Ernährer),1943年
  • 绿蒂在魏玛》(Lotte in Weimar),1939。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 浮士德博士》(Doktor Faustus),1947年
  • 被挑选者》(Der Erwählte),1951年
  • 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1954年。译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记叙类文章,短篇小说,中篇小说

  • 《展望》(Vision),Prosa-Skizze,1893年
  • 《堕落》(Gefallen),1894年
  • 《对幸福的愿望》(Der Wille zum Glück),1896年
  • 《失望》(Enttäuschung),1896年
  • 《死》(Der Tod),1897年
  • 《小人物弗利德曼先生》(Der kleine Herr Friedemann),1897年
  • 《小丑》(Der Bajazzo),1897年
  • 《图比亚斯·敏得尼克》(Tobias Mindernickel),1898年
  • 《小衣柜》(Der Kleiderschrank),1899年
  • 《复仇》(Gerächt),Novellistische Studie,1899年
  • 《小路易斯》(Luischen),1900年
  • 《通往坟墓之路》(Der Weg zum Friedhof),1900年
  • 《神的光辉》(Gladius Dei),Novelle,1902年
  • 托尼奥·克律格》(Tonio Kröger),Novelle,1903年
  • 《特里斯坦》(Tristan),Novelle,1903年
  • 《饥饿者们》(Die Hungernden),1903年
  • 《神童》(Das Wunderkind),1903年
  • 《幸运》(Ein Glück),1904年
  • 《在先知那里》(Beim Propheten),1904年
  • 《艰难的时刻》(Schwere Stunde),1905年
  • 《一则轶事》(Anekdote),1908年
  • 《铁路事故》(Das Eisenbahnunglück),1909年
  • 《Jappe和Do Escobar是如何打架的》(Wie Jappe und Do Escobar sich prügelten),1911年
  • 威尼斯之死》,1912年
  • 《主人与狗》(Herr und Hund),Ein Idyll,1918年
  • 《儿童的歌唱》(Gesang vom Kindchen),Ein Idyll,1919年
  • 《Wälsungen的血》(Wälsungenblut),1921年
  •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1923年
  • 《无秩序和早先的痛苦》(Unordnung und frühes Leid),1926年
  • 《马里奥和魔术师》(Mario und der Zauberer),1930年
  • 《被换错了的脑袋——一则印度传奇》(Die vertauschten Köpfe - Eine indische Legende),1940年
  • 《法律》(Das Gesetz),1944年
  • 《被骗的女人》(Die Betrogene),1953年

译本有:托马斯·曼中短篇小说全编,漓江出版社,2002年

戏剧

《佛罗伦萨》(Florenza

杂文

  • 《一个不关心政治者的观察》(Betrachtungen eines Unpolitischen),1918年
  • 《自由的问题》(Das Problem der Freiheit),1937年
  • 《试分析席勒》(Versuch über Schiller),1955年
  • 《关于歌德》(Über Goe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