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丁·路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丁·路德



圖片來源希望之聲
出生 (1483-11-10)1483年11月10日
神聖羅馬帝國艾斯萊本
逝世 1546年2月18日(1546-02-18)(62歲)
神聖羅馬帝國艾斯萊本
國籍 德國
年代 神學家 哲學家
配偶 卡塔琳娜·馮·博拉
父母 Hans and Margarethe Luther (née Lindemann)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年11月10日—1546年2月18日),本名Martin Luder宗教改革的發起人。他本來是羅馬公教奧斯定會的會士、神學家和神學教授。他的改革終止了中世紀羅馬公教教會在歐洲的獨一地位。他翻譯的路德聖經迄今為止仍是最重要的德語聖經翻譯。

2005年11月28日,德國電視二台投票評選最偉大的德國人,路德名列第2位,僅次於康拉德·阿登納

家庭背景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生於Saxony(後來併入神聖羅馬帝國)的艾斯萊本(Eisleben,今德國境內),父親漢斯·路德(Hans Luder,1459年—1530年)。母親瑪格雷特(Margarethe,1459年—1531年),原姓林德曼(Lindemann)。父母親是務農人家,路德是九個孩子中的第八個。當工業的發展已漸漸發達,並帶動了社會商業方面,當時礦業是新興的行業,礦工人口不多,其父親轉而成為礦工,並積極自行作為一個小礦主,擁有當地的一處銅礦,他後來成為城市的議會會員。他的父母信奉教廷,但不過分熱誠。

馬丁路德出生後隔天 (1483年11月11日,都爾.聖瑪定主教紀念日)就受天主教洗禮,其實,馬丁路德就是紀念聖人聖瑪定而命名。隔年,他父親舉家遷到鄰近的曼斯費爾德(Mansfeld),當時艾斯萊本和曼斯費爾德約有數千居民。1512年,路德完成了神學博士的學位,在維滕貝格(University of Wittenberg)教導聖經,思想更趨成熟。

在1517年,馬丁路德為著贖罪券的爭論,做了一件驚動宗教界的大事-宗教改革。[1]

學業

馬丁·路德在曼斯費爾德長大,他的父母親對他極為嚴厲嚴格而充滿愛心,父親要他接受時尚的啟蒙教育,從1488年到1497年路德在曼斯費爾德的城市學校就學。路德和其它的就學孩子們共組了一個唱詩班,在富有人家主人們享用豐盛晚餐之時唱聖詩,主人用餐後即可享用剩餘的菜餚,運氣好時並能拿到一些小費。

1497年,路德在馬格德堡(Magdeburg)的大教堂學校裡待了一年,教導他的是中世紀晚期出現的共同生活弟兄派(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的教士。1498年,他的父母將他送到埃森納赫(Eisenach)的方濟各會修道院中。他在那裡受到音樂和詩歌的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歌唱家。

從1501年到1505年,19 歲的路德在圖林根有名的埃爾福特的大學(University of Erfurt)哲學系就學,於1505年取得法學碩士,他的學課包括拉丁文語法學修辭學邏輯學道德學音樂。路德在這裡深切地學習了亞里士多德的學說,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從托馬斯·阿奎納開始成為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中心學說,但在愛爾福特已經開始有人對他的學說產生質疑。

路德畢業後看似前途似錦,原本他已經申請在埃爾福特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但1505年7月2日,他在斯道特亨(Stotternheim)險些被閃電擊中,在危急之時,他對礦工的保護聖人呼喊說:「聖安娜,不要讓我死,我願意成為一個僧侶。」出於這個發願,他進了愛爾福特(Erfurt)的奧斯定會修道院(Augustinian friary),這件事使他的父親大為生氣。

路德在修道院的學習中,非常遵守修會的教規,雖然他每天都做懺悔,但是內心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平安。他最主要的問題是「我如何才能獲得上帝的憐憫?」他請益他的懺悔神父、修道院院長司約翰·馮·斯道皮茨(Johann von Staupitz, 1460-1524)之後,得到許多的鼓勵與支持,修道院長建議他學神學,1507年2月27日他被晉升為神父。

1508年他被送往威登堡(University of Wittenberg)教神學,他在這裡結識了威廉·奧克姆的神學理論。奧克姆強調神的自由性和人的自主性。一年後路德成為聖經教授(baccalarius biblicus),他還學會了古希臘文希伯來文

1510年路德被他的修會派往羅馬城抗議教廷下令將奧斯定會與另一個非常嚴格的修會合併到一起。他參加了一個集體懺悔的儀式,希望以此獲得解脫。這說明他當時還不懷疑羅馬教廷的懺悔儀式,但他對羅馬教廷的不認真和道德敗壞非常失望。1511年斯道皮茨將路德召回維滕貝格並指定路德為神學博士和他的繼承人。斯道皮茨只能減輕路德的心靈不安,無法消除它們,直到1524年斯道皮茨逝世,兩人始終是好朋友。

婚姻和家庭

1525年6月13日,路德與1524年從一個修道院中逃出去的修女凱薩琳•馮•波娜(德語:Katharina von Bora,1499/1/29-1552/12/20)訂婚,6月27日兩人結婚。對路德來說,這是他對理論的實踐,因為他很反對修道院神父和修女不能結婚,認為禁慾並無必要性。他的觀點遭到許多人的反對,但凱薩琳在他困難和抑鬱時期幫了他很大的忙,她在家裡收留學生,許多人將路德的言語紀錄了下來,來賺錢防止貧困的時間。兩人共有六個孩子,其中三個早夭。

路德的徽章是路德玫瑰,1530年7月8日,他在一封信中解釋路德玫瑰的圖案。

宗教改革

「惟獨聖經」、「惟獨信心」、「惟獨恩典」

1513至1516年間,路德開始講授詩篇、羅馬書、加拉太書等聖經書卷,一些他原來的講義和聽課筆記保留至今。一開始他還追隨當時教會的學說將舊約體會成基督的隱喻。他追索奧卡姆、新柏拉圖主義密契主義的聖經解釋,但他已經開始將這些解釋改為針對每個人,而不是針對整個社會的教導。

一日,他孤獨地冥想羅馬書中的詩句時,他突然發現了他十年來所尋找的真理-「義人必因信得生」,神的話突然向他發出亮光 :

路德自述:「從此,我覺得自己獲得新生.........整本聖經以全新的面貌向我展開,我瀏覽聖經,到處都有類似的話語。」路德發現,人的得救並非倚靠行為,乃是藉著信神的話,並信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一切。路德形容,這個經驗是一個巨大的解放,使他從對神律法的外在恐懼,轉到對其恩典的主觀經歷,而發展出了「惟獨聖經」(sola scriptura)、「惟獨信心」(sola fide)這兩個宗教改革的主要觀點。路德觀點的來源,也受到共同弟兄會和恩師施道比次的著作及教導影響。

路德使用上帝直接的憐憫(sola gratia)來補充這些理論:神的永久正義完全是一個憐憫的贈禮,只要人相信耶穌基督,他就可以獲得這份贈禮。人不論做什麼都無法強迫神贈與他這份禮物。相信他獲得了這份禮物本身也不是人所能達到的。路德稱這個發現是「塔上經驗」,他說他是在維騰貝格的奧恩定會修道院的隱居塔上得到這個發現的。此時,他還沒有考慮教會的中間作用。

對路德研究中,他是何時發現的神僅出於憐憫的基本見解,有人認為是在1511年到1513年之間,有人說是在1515年到1518年之間,也有人[誰?]認為這實際上是一個緩慢的過渡過程。對路德來說,整個中世紀的神學及其宣傳者的能力與神的啟示之間的平衡全部報廢了。從此,他對自稱為神與人之間中保的教會越來越持批評態度。1515年,路德的羅馬書教本中已經反映出了他的新見解,但其中還混合着約翰尼斯·陶勒(John Tauler)的神秘主義見解。1516年,路德發表了一位不知名的神秘主義者寫的一本書,反映出了他對教會外表的神事儀式的不斷加強的反對。

1517年開始,路德在簽名時將Luder改為Luther(源自於希臘詞ελευθερος,意為「被解放的人」,「自由人」),表現了他內心的轉折。

導火線:贖罪券和九十五條論綱

當年路德去羅馬時,就已經見識到了天主教的懺悔習俗,他內心裡反對這種做法。現在,教廷想要建造羅馬聖伯多祿大殿,就發行赦罪書贖罪券)來募捐,只要繳一定的錢買赦罪書的人,就可以將自己或已逝世的人的罪赦免了。「隨著銀幣落入盒子裡的聲音,靈魂就升天堂了。」路德在維滕貝格公佈他的論綱前一年就已經開始在佈道時反對這個做法了。

1517年夏,路德看到一份美因茨選侯阿爾佈雷希特•馮•勃蘭登堡給到處遊蕩販賣赦罪書的神父的一封信。該樞機主教想要用收入的部分來付他欠富格爾家族的債。該樞機主教向富格家族借了這筆錢來讓他獲得主教的地位,為此他派遣若望•特次勒途經維滕貝格奔赴薩克森。1517年9月4日路德發表了他的九十五條論綱,他希望以此來引起他的神學教師同事們的神學討論。一份這部最早的原文的逐字拷貝前不久在沃爾芬比特宮的圖書館中被發現。

路德在1517年萬靈節前夕,也就是10月31日那天,宣佈他反對贖罪券,寫了九十五條論綱。其實這九十五條的目的並非是號召宗教改革,只是路德以一位大學教授的身份將贖罪券的神學提出來討論罷了。路德反對贖罪券的曲解和誤用,認為這不但對人的得救不利,還影響了教會的正常運作。當時的人們認為天國的鑰匙在教會手裡,一個人進入天堂前要先洗清生前所犯的一切罪行,他們最怕的是死後在煉獄中的刑罰,他們相信只要用贖罪券就可以上天堂,一張贖罪卷能縮短死後在煉獄中的刑罰。馬丁路德發現這樣的說法與作法完全不能見容於聖經與理性。贖罪券的買賣鼓勵了處於罪惡中的人,不去思想基督,不去祈求上帝的饒恕。就這一點,路德的神學與天主教會的神學有明顯的不同。1518年路德又用簡明的語言將他的論綱的宗旨和他的認為寫成了大眾能夠理解的方式。

  • 教廷審判

樞機主教阿爾伯特在羅馬控告路德,特澤爾針對9月發表的論綱發表了反論綱。1518年4月斯道皮茨讓路德在海德堡(Heidelberg)的奧恩定會大會上闡述他的論綱。在這裡他將憐憫與信仰之間獨一的關係、亞里斯多德的理論、人的自主性的理論分明地區分開來了。一些他的聽眾成為他的支持者和後來的改革者,其中包括馬丁•布沙塞巴斯蒂安•弗蘭克。8月維騰貝格大學任命菲力浦•梅蘭希通為教授,梅蘭希通成為路德最緊密的朋友和學生。

1518年6月教廷命令路德前往羅馬受審,他被控告為異端,路德請求因為他身體欠佳,在德國境內受審。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三世支持路德的請求,由於教宗利奧十世(Leo X)需要選帝侯的支持,來讓他喜歡的候選人當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讓路德案就添上了一重政治色彩。1518年8月,教宗於同意路德的請求。10月12日至14日,樞機迦耶坦(Kardinal Cajetan)奉命在奧格斯堡(Augsberg)的帝國大會上審問路德。路德不肯承認任何無法依照聖經證明其錯誤的主張,因此,迦耶坦認定路德是一個異教徒,他必須被交出。腓特烈三世依然拒絕。

  • 教宗、查理五世、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ederick III)經過政治妥協,暫停審判馬丁路德

1519年1月12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1459/3/22-1519/1/12)逝世,他指定其孫子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為其繼承人。卡洛斯一世通過行賄手段當選為皇帝,稱查理五世。查理五世在義大利有領地,教宗怕查理會包圍他,他為了不在此時把尤其重要的選帝侯的關係弄僵,決定暫時把路德案放下來。他派人與腓特烈三世尋找一個和平解決的方案 -大家要保證路德的沉默。

1519年6月26日,查理五世當選為皇帝後,教廷恢復了對路德的審判。迦耶坦再次審問路德。

  • 萊比錫辯論

此時,因戈爾施塔特的一個神學家埃克(Johann Mair of Eck)建立了一組論綱,這組論綱完全是針對路德的,路德的威登堡教師同事與埃克爭辯,因此路德不得不打破他的沉默。

從1519年7月4日到7月14日,他參加了萊比錫爭辯。埃克最後將整個衝突集中到教宗的權威的問題上。路德最後斷論說教宗的權威從法學觀點上來說只有400年的歷史,從格拉蒂安的《教會法匯要》開始教宗才成為整個基督教的首領。埃克說,這證明了路德與100年前被燒死的異端教徒揚•胡斯是同一宗脈的,而路德則譴責羅馬教廷促成了東正教的分裂。他說即使康斯坦茨宗教會議的權威也不及聖經的權威。他說康斯坦茨宗教會議雖然解決了三教宗並存的問題,但沒有解決教宗和宗教大會之間誰的權威更高的問題。在這個闡述中,路德說:「即使宗教大會也可能犯錯誤。」這樣,他置每個人自己面對聖經的良心問題高於主教的共同的權威決定。這是路德與天主教會決裂的開始。

  • 路德被開除教籍

1520年6月15日,教宗發表文書,列舉了41條沒有上下文的、有時甚至於錯誤的路德論綱,命令路德在60天內反悔,不然他將被革除教籍。10月,路德發表《基督徒的自由》(De libertate christiana)呈給教宗,並呼籲教廷再次召開一次宗教大會。12月10日,路德與教廷決裂,教廷下令焚燒他的書籍後,路德則在威登堡的一座城門前公開的焚燒了教宗的文件、經院哲學的書和宗教法。

1521年1月3日,他被革除教籍。這個事件標示了中世紀教宗和皇帝的權力的下降:查理五世是最後一個受教宗加冕的皇帝。

1521年4月17日,路德在沃木斯議會中,當著所有的王公和帝國城市代表受審,他最後一次被要求反悔。在思考一日之後,他拒絕反悔,因為沒人能通過聖經指出他的錯誤,他知道這可能意味著他的死。4月25日皇帝下令路德違法,不允許帝國境內有任何人支持路德、收養他、讀他的書、印他的書,每個人都有義務逮捕他、將他押往羅馬。選帝侯弗雷德(Frederick III)艱苦的交涉,終於獲得路德在下一次帝國大會上再次為自己辯護。由於弗雷德保證關押路德,他沒有在沃木斯被扣押。據說後來查理五世很後悔這個決定,因為後來的宗教改革打消了帝國的統一性。

查理五世1521年5月8日命令的摘要
「我,查理五世……為了牢記這個決定,為了服從在這件事情上是合法的法官的神聖的父親教宗的訓令,發表這個法令。我認識到該犯馬丁•路德是從神的教會中墮落的一體,是一個枯萎的個體,是明顯的針對我們大家的異端。……
命令你們大家每個人,因為你們是神聖帝國的一體,也為了避免違反皇帝的命令,遵守這個命令,……,在這個命令發表20天後,也就是5月的第14日起,不准收留和養護、治療馬丁•路德,也不准給他飲水。你們也不准私下地或公開地讀他的文章和書,不准幫助他,支持他,協助他或養護他。假如你們見到他,假如你們能夠抓住他,那麼抓住他並將他押送給我……」

弗雷德(Frederick III)為了保護路德,派士兵偷偷綁架他,把他藏在埃森納赫附近的瓦爾特堡(Wartburg Castle)。路德隱居於瓦爾特堡(Wartburg)那段日子裡,他把整本新約聖經由希臘文譯成精彩的德文。

  • 路德回到威登堡,回應宗教改革運動

威登堡路德的學生在佈道時提出深刻的宗教改革的要求,包括反對修道院、犧牲品、在教堂內設置圖像、偶像和聖餐禮應該向所有人開放。羅馬教廷至此為止在聖餐禮上不讓教徒喝聖杯中的酒,而只許神父喝。1522年維騰貝格的市議會決定進行改革,同時也按路德所建議的開始採取針對貧困和淫亂的措施。但這些措施造成了許多混亂:許多修士修女離開薩克森的修道院。在茨維考路德的學生湯瑪斯•閔采爾反對對兒童進行洗禮,他被趕出茨維考。有的人甚至誤解了路德說的自由,牽扯到政治,拿了武器去爭取,造成了改教運動的致命傷。這一切更加劇了混亂。

由於左派極端的人士到處興事,威登堡的市議會向路德求救,路德放棄了他的隱居於3月,回到威登堡以穩定大學和教會的生活,並且應付四面八方湧來的攻擊。路德做了六天的佈道,說服市民進行有效的改革:愛,而不是外部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路德的佈道和文章都使用非常生動和大眾的語言。他也不怕使用粗俗的話,一些很粗的話,在今天德語中演變成語的地位,比如「只有快樂的屁股才放得出歡樂的屁」。路德並且主張,不必將教堂裡的圖像都禁止,因為圖像沒有害處。除犧牲祈禱外他沒有改變羅馬教會的神事儀式,同時他引入了新教的聖餐禮。這樣市內的安寧恢復了。

翻譯聖經

路德在瓦爾特堡上持假名「榮客約克」待到1522年3月1日。在梅蘭希通德鼓勵下他從1521年秋開始翻譯新約,在11個星期內他將新約譯成德文。後來這個翻譯被印刷許多次。此後他又翻譯了舊約(1534年完成),兩者一起組成了著名的路德聖經。作為翻譯的基礎他使用了伊拉斯謨的希臘文聖經和他自己的拉丁文翻譯和武加大譯本

這樣路德使得普通人也能讀聖經的內容。他的翻譯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譯,而是將聖經中的大意(和他自己的理解)翻譯為德文。他想使用大眾的語言,因此他使用的語言是非常生動、形象、大眾化和非常易懂的。他使用的方言是融合了南德和北德方言的中德方言。這也是他家鄉的方言。他的聖經翻譯為德文的規範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路德以前就已經有人開始翻譯聖經了,到1518年為止它14次被譯為標準德語,4次被譯為低地德語。但這些翻譯都基於耶柔米的拉丁文翻譯,也就是說它們此前已經經過至少兩次翻譯了。路德則追隨人文主義的教義試圖直接將希伯來語和希臘文的原文直接翻譯過來。

至今新教徒使用多次修改後的路德聖經(最後一次在1984年)。它也是宗教音樂的一個重要基礎,因為許多宗教音樂的歌曲使用其中的詩句。

對天主教的宗教改革

  • 「十架神學」

路德「因信稱義」的神學思想是「十架神學」,凸顯它和相反的「榮耀神學」的對比。亞斯候斯把這個區別簡明扼要的表達為:「榮耀神學,是想透過神的工作來認識神;十架神學,則是透過神的苦難來認識祂。」

路德認為,經院哲學之榮耀神學的企圖,是要在信心及恩典之外,以理性克服十字架的羞辱。他認為,「榮耀神學」是以人類為中心的神學,形成對人類力量的高估,而且,「榮耀神學」若太專注於唯獨理性來認識神,將會流於以行為稱義的道德靈性觀的價值。「十架神學」所宣告的,是人之所以能信,也是出於神的恩典,因為人完全沒有任何尋找真神的智慧,除非祂自己啟示給人。「十架神學」就是使凡信靠祂的人,能透過十架,使軟弱變剛強的福音。舉凡人間一切的矛盾,都在道成肉身的基督裡面找到答案。

  • 宗教改革的特色

路德有別於天主教的信仰內容,就神學、聖禮及組織三方面有了革新。依序路德思想最具主要的創新,在神學上提出「唯獨恩典」及「因信稱義」,新教在得救的問題上,否認天主教的「煉獄」對信徒的威嚇與轄制,並以購買「贖罪券」的方式,來達到贖罪的陋規,路德堅持「唯獨靠著神的恩典,只要相信祂就能稱義」的教義;聖禮上己被簡化剩「浸禮」及「主餐」,否認天主教內許多繁複的儀式,在許多的節日中,除了保留復活節及聖誕節外,其餘的都納入主日禮拜內一併紀念;在組織上聲明《聖經》才是最高權威及「信徒皆祭司」的觀念,否認教宗是基督在世的代表,為教會的首腦及最高權威,並反對羅馬教宗的集權制、教階制、及神職人員的任命制,主張聖經才是教會權威的最高依據,而人人也可以自由的閱讀聖經,並直接的從神領受話語,及蒙拯救的應許。人人皆可擔任聖職,神職人員也可結婚,必要時主的信徒人人皆可為他人施行浸禮及主餐。

  • 宗教改革的擴展

1520年的文章使得路德在全德國出名。在許多地方開始有宗教改革的呼聲。路德相對於激進派的態度對宗教改革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他沒有徹底與羅馬教會決裂,同時也沒有進行深刻的社會改革。但同時他獲得了許多溫和派的支持。然而,路德宗教改革的行動最後導致了教會的分裂和路德宗的成立。路德本人本來並不希望事情這樣發展,他本來只想要改革整個教會,而非被迫離開天主教,甚至被指叛教。

1526年〈發行德文聖餐儀式〉丁道爾譯英文版新約。

1529年天主教議員在第二次施佩耶爾帝國大會上決定取消對新教徒的部分容忍時,他向新教徒議員(五個貴族領地和14個帝國自由城市)提出抗議。

1530年,路德在奧斯堡會議上為新運動作瞭解釋,新教議員容忍了他們的起草的奧格斯堡信條,意謂著沃木斯議會的命令失效,而宗教改革得以在德國擴展和鞏固,這是宗教改革的政治突破,改教運動把基督教歐洲一分為二,後續引發了反改教運動三十年戰爭。後來,更正教形成三個主要路線:信義宗改革宗和英國聖公宗。更正教會主張信徒應該直接和基督聯合,因為基督是救恩的唯一來源。祂的救恩藉著聖靈的能力和上帝的道的教導,臨到悔改的信徒。不用瑪利亞,也不用聖職人員作祭司來做代求人。上帝會向祂的兒女說話,透過先知使徒、透過聖經、藉著個人的啟示,上帝以愛心向受造的人類說話,只要是在基督裡新造的人憑信心可以聽到上帝的話並回答祂。

1535年完成加拉太書註釋號稱宗教改革大憲章。

1546年路德去世。

參考文獻

  1. 李振群,《透視2000(卷三)宗教改革與近代教會加拉太書導論》,(香港:校園書房出版社,2000),17-23。
  2. 《羅馬書》第1章第17節

書籍

  • 麥格夫(Alister E. McGrath)。《宗教改革運動思潮》,蔡錦圖、陳佐人譯。香港:基道出版社,2006。
  • 奧爾森(Roger E. Olson)。《神學的故事》。吳瑞誠、徐成德譯。台北:校園出版社,2002。
  • 雷雨田、伍渭文主編。《路德文集·第一卷》。雷雨田、劉行仕譯。香港:路德會文字部,2003。
  • 《獨者-台灣基督徒思想論刊》。台灣基督徒學會,2007春夏,第十三期。
  • 陶理博士主編。《基督教二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譯。香港:海天書樓有限公司,2004。
  • John McManners。《牛津基督教史》。程亦赤、袁鷹。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 楊慶球,《馬丁路德神學研究》,香港:基道出版社,2002。
  • 保羅‧阿爾托依茲(Paul Althaus)。《馬丁路德神學》,段琦、孫善玲譯。台北:道聲出版社,1999。
  •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路德語粹》。克爾編訂。台北:道聲出版社,1975。
  • 王神蔭,《聖詩典考》,(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55。
  • 陳康,《崇拜與聖樂》,(香港:基道出版社),2005。
  • 赫士德(Doald P. Hustad),《當代聖樂與崇拜》,謝林芳蘭譯,(台北:校園出版社),1998,221。
  • 卓忠敬總編,《聖詩史源考》,(台北:門徒出版社),1981,453。
  • 羅炳良,《聖樂綜論述(一)》,(香港:天道書樓),1994,135。

外部鏈接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