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承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承扶

承扶,经穴名。亦作扶承。出《针灸甲乙经》。

别名肉郄、阴关、皮部。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布有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及与坐骨神经并行的动、静脉。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大便难,及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直刺1—2寸。

基本信息

  • 别   名: 肉郄、阴关、皮部
  • 隶属经络: 足太阳膀胱经  
  • 功   能: 通便消痔,舒筋活络
  • 操   作: 直刺1—2寸  
  • 出   处: 《针灸甲乙经》
  • 主   治: 腰、骶、臀、股部疼痛
  • 主要配伍: 配飞扬、委中主治痔疾

目录

1 名称释义

2 功能作用

3 治法

4 定位

5 解剖

6 主治

7 操作

8 临床运用

9 配伍

名称释义

(1)承扶。承,承担、承托也。扶,扶助也。承扶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外散。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下行的地部经水和经水中夹带的脾土微粒,由于膀胱经经水在上、次、中、下髎穴四穴处大部分流落于地之地部,至本穴后气血物质实已变为经水与脾土微粒的混合物。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为吸热气化,水湿气化上行于天部,脾土微粒则固化于穴周,固化的脾土物质质干坚硬,能很好地承托并阻止随膀胱经经水流失的脾土,故名承扶。

(2)肉郄。肉,肌肉也,脾土也。郄,孔隙也。肉郄名意指膀胱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运行缓慢。本穴物质为水液与脾土物质的混合物,其运行变化为水液气化而脾土屯固,脾土的运行量小,如从小孔中运输一般,故名肉郄。

(3)阴关。阴,阴液也,地部经水也。关,关卡也。阴关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水在此被关卡不能下行。理同承扶名解。

(4)皮部。皮部,天部也,气也。皮部名意指膀胱经经水在此气化为天部之气。理同承扶名解。

功能作用

通便消痔,舒筋活络。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

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解剖

在臀大肌下缘 ,有坐骨神经伴行的动、静脉;布有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

主治

1. 腰、骶、臀、股部疼痛; 2. 痔疾。

操作

直刺1—2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痔疮等。

配伍

配飞扬、委中主治痔疾;

配环跳、悬钟主治下肢痿痹。[1]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