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抓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抓周

圖片來自taipei-shoes.

抓周,嬰幼兒滿一週歲的儀式。抓「周」與抓「週」,兩種寫法皆可以。[1]新生兒滿週歲時,將各種物品擺放於小孩面前,傳統上常用物品有算盤錢幣籍等。

名詞釋義

抓週、抓周:「抓取周遭物品的儀式」,比較常見的寫法則是「抓周」,又稱抓啾,試啾、試兒、拿啾,是東亞,如中國、星馬、日本韓國的一種小孩啾歲時的預卜嬰兒前途的習俗。在寶寶滿週歲當天有一項重要的儀式「抓周」,是父母為了預卜嬰兒長大成人之後,從事哪一種行業而舉辦的有趣習俗。抓周在史學上被視為相當隆重的儀式,隨著時代的改變,其重心也漸漸轉移為家人相聚、慶祝小孩平平安安長大,至於抓了什麼也沒那麼重要了。

習俗由來

寶寶滿一歲的這天在古代叫做「度晬」,同時舉行抓周儀式。老一輩的長者常說:「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十捏周歲獨站穩。」抓周儀式,除了監測寶寶的身體發展,也是個小小試驗,儀式過程中,也充滿濃厚的祝福之意,希望寶寶未來的成長過程都可以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現在也有些會放滑鼠牙刷等現代物品,也有些會以圖像卡片代替實物讓嬰兒抓取,抓周物品樣數應是6的倍數,如12或18,取六六大順的吉祥意思。在台灣習俗中,小孩滿一週歲時,必須準備牲禮和紅龜來拜祖先,而小孩的外婆家也要送頭尾和紅龜來祝賀。

古籍依據

魏晉南北朝時已存在,「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任其抓取,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

抓周習俗最早相傳於南北朝時代就已流行,北齊顏之推所著的《顏氏家訓》就紀錄著這一項習俗。當孩子一歲時,幫孩子洗澡的穿上新衣,讓他隨意抓取事先備好的物品,以此判斷孩子日後長大成人,可能從事之工作行業或愛好,所以又稱為「試兒」、「試晬」、「拈周」、「試周」、「拿周」、「周晬」等。

  • 北宋《東京夢華錄》、南宋《夢梁錄》

到了時期,「抓周」已經成為漢族人生禮俗中的一個重要儀式。北宋《東京夢華錄》詳細記述了東京汴梁地區的「試兒」風俗,南宋《夢梁錄》中也記錄了當時杭州城內的「抓周」,具體方法與南北朝時期差不多,但擺在孩子面前的物品更豐富了,甚至包括佛道經卷等。

  • 《宋史》曹彬抓了兵器和官印

《宋史》紀錄曹彬在抓周時左手拿了武器、右手拿了禮器,過了一會又拿了一個方印,令大家驚異不已。曹彬長大後,果然成為勳業最隆、功冠群雄的「大第一良將」,期間擔任節度使、檢校太師、樞密使、魯國公等職。

  • 《紅樓夢》賈寶玉抓了脂粉和釵環

《紅樓夢》描述賈寶玉在「抓周」時抓取了脂粉和釵環,讓他的父親賈政非常生氣,罵他將來必定是酒色之徒。而後文描寫成年賈寶玉,果然愛好與女子廝混的人。

抓周

圖片來自taipei-shoes

儀式準備

抓周儀式需準備的食材、食物物品清單 紅龜粿*2、大腿、大蘋果米香芹菜大蒜、三牲四果。 娘家需準備:兩套繡有「卍」字的衣服,包含子、子。

準備道具

抓周儀式需準備的道具:虎衣一套(肚兜、帽子、鞋子)、米篩、方型紅布1-2條、智慧鑼、聰明門。傳統習俗認為「老虎」可以避邪保平安,更被人們視為吉祥物、鎮煞之寶。因此寶寶抓周穿戴虎衣、帽、虎鞋,用意便是希望藉以嚇退邪煞,保其平安成長。

抓周流程

抓周流程很簡單,先祭拜祖先,接著進行祝福儀式,把道具物品準備齊全,就可以開始抓周了。 一、先祭拜祖先:和祖先報告有一位寶寶滿一歲了,祈求孩子能健康成長。
二、祝福儀式:正式抓周前會進行一段祝福儀式,通常父母會準備紅龜粿、大雞腿、大蘋果、米香、蔥、芹菜以及大蒜送給寶寶,其所代表的意義如下:

  • 讓寶寶腳踩紅龜粿,代表祝福寶寶長壽有福氣。
  • 吃大雞腿,代表寶寶將來有福,不愁吃穿。
  • 吃大蘋果,代表此生平平安安。
  • 吃米香,代表口齒留香,得人緣。
  • 吃蔥,代表聰明伶俐。
  • 給寶寶抱芹菜,代表將來要勤奮努力。
  • 給寶寶摸大蒜,代表懂得精打細算。

三、開始抓周:抓周時建議用一個米篩或大型盤子,將抓周用品放在裡頭,寶寶坐進去之後就可以進行抓周,讓他任意抓取,用以預測將來命運或會從事的行業。象徵職業的道具,數量為6的倍數。準備的物品必須是6的倍數,取六六大順的吉祥意思,在此列出幾項用品做為參考:

  • 字典或詞典:代表文學家或科學家,有知識的人才。
  • 書、筆:具有制定意味,代表書法家、文人、文職工作。
  • 畫、水彩盒、彩色筆:代表畫家藝術家[2]

道具象徵意義

抓周道具象徵意義,抓周道具數量應是6的倍數,如12樣、18樣、24樣,有六六大順的吉祥涵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