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环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投资环境是中国专有名词。
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书面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书写符号系统[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2]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
名词解释
投资环境(Investment Environment),是指影响投资经营者进行投资管理的一切外部因素。
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
影响和决定投资环境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社会政治因素、市场因素等等。投资环境既能给投资者提供机会,也造成了投资的风险或威胁,识别投资环境是投资者成功投资的前提条件。
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投资者面临的外部政治形势,是一国的政治体制、重大问题的立场、政局的稳定性和法律法规的连续性等因素对投资的硬性程度。稳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经济稳定和发展,同时能够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于经济发展方向统筹,尤其是对金融市场的建立和监管政策方针,直接对投资目标、工具、范围产生影响。
2、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投资的长期趋势,投资者只有把握好宏观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较为准确把握投资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判断投资价值。投资市场是宏观经济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宏观经济的状况影响到投资市场的表现;反过来,投资市场的状况对宏观经济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投资者有必要对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指标、宏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的情况作出分析判断。
3、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包括了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的总和。文化对所有投资的参与者的影响是多层次、全方位、渗透性的。它往往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投资主流,对投资者的理念、投资者的心理、投资者的行为等,多半又是通过间接、潜移默化的方式产生影响。
4、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投资者所在地的社会技术状况和对投资直接产生影响的所有技术的总和,包括社会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技术力量,国家技术体制,国家技术政策和技术立法等。技术对投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进步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个是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大大促进金融投资信息化,对于投资的服务内容和质量空前提升。
5、金融环境。金融市场直接对投资者产生影响,包括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是以所有金融商品(包括货币、票据、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外汇、黄金等)的交易场所,以及涵盖了一切由于金融交易而产生的关系和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金融交易的运行机制,即价格机制,表现为金融产品的价格和资金借贷的利率,包括了贷款的发放与回收,票据的承兑与贴现,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与交易,外汇的汇兑与交易,产权的并购与重组等多重活动。总体来说,金融市场起到了资源配置的桥梁作用。
投资环境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投资环境进行分类,当今公认主要有以下三种分类:
(1)从各种环境因素具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性来看
投资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投资硬环境是指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物质条件,包括运输、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地理条件等因素。投资软环境是指非物质形态的要素,具体包括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政策和法律,如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因素的总和;在对投资环境进行总体评价中,软环境的评价相对于硬环境评估更困难。
(2)根据研究水平的不同划分
投资环境可分为国家和区域投资环境。从宏观层面上来研究国家的投资环境,包括国家的政策、基础设施、文化和法律制度等因素。从中、微观层面上来区域投资环境,包括区域的政策、基础设施、文化和法律制度等因素。
(3)按照构成要素的不同划分
投资环境可分为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政治环境等。
投资环境的相关理论
1、国外研究综述
(1)国际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是研究分工原因的经济学家,他曾提出的绝对比较成本学说,认为每个国家可以用自己的绝对优势生产出来的产品来换取自己不擅长生产的物品,这样分工协作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而李嘉图进一步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学说,他认为只要一国在某种生产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就是可以实现的,是在绝对劣势的国家中进行生产。这样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2)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研究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基础,主要有工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能否正确的选择区位,直接关系到区域生产力能否得到正常发挥以及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是根据工业企业的最佳区位选择而提出的。他通过对运输、劳动成本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出生产产品的费用最低点,作为选择工业企业的最佳区位的依据。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是为了解决如何通过合理布局使农业生产达到节约运费和单位面积利润最大化。总之,当企业在选择最佳的区位时,一定是在劳工成本和运输费用的总费用最低点。所以在考虑产业布局时应该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等,社会因素包括劳动力素质、市场、资金、运输和科技等。
(3)区域经济学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区位理论的不断发展,各国政府为了解决出现的地域分工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开始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客观上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而区域经济学理论就是要探讨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途径,寻求区域经济运行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对投资环境研究成果众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学者对投资环境理论研究较晚,1987年香港中文大学闵建蜀教授采用加权“等级尺度法”提出了多因素分析法和关键因素评估法,推动了中国投资环境理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对投资环境的研究不断丰富起来,主要研究成果有:陈亮、李一智在《用主成分法评估城市投资环境研究》一文中采用主成分发建立了一种城市投资环境评估模型,利用工业基础和经济效益、交通及信息化条件、经济与市场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素质等17个指标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何曼青博士在我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及监测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一文中提出了“雷达模型”,该模型能直观生动的显示区域投资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投资环境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投资环境的评价原则
1、系统性原则。由于投资环境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特点,构成投资环境的要素既有宏观要素也有微观要素;既有自然地理、基础设施等硬件要素,也有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社会文化等软件要素。
2、客观性原则。评价要从实际出发,以事实为依据,既要看到区域投资环境现状,又要看到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想当然地进行评价。
3、比较性原则。投资环境的优劣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和固定不变的标准。而且,即使是同样的投资环境对不同的投资项目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4、时效性原则。投资环境具有动态性,即构成投资环境的各个因素以及评价投资环境的标准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5、目的性原则。各个投资主体的投资动机多种多样,对投资环境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
(一)冷热比较分析法
冷热比较分析法也叫冷热国法或冷热比较法,由美国学者利特法克和班廷在1968年提出。
基本思路是: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立场出发,选定多种投资环境要素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如果某个方面有利于吸引外资,就称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据此对目标国家投资环境逐一进行评价并将之由“热”到“冷”依次排序,热国表示投资环境优良,冷国则表示投资环境欠佳。在综合评价时,应选择“热”因素多的国家作为投资点。
冷热比较分析将一国投资环境的好坏归结为以下七大因素:
1.政治稳定性。若一国的政治稳定性高时,这一因素被称为“热”因素,反之被称为“冷”因素。
2.市场机会。若市场机会大,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3.经济发展和成就。若一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运行良好,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4.文化一元化。若一元化程度高,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5.法规阻碍。若法规阻碍小,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6.实质阻碍。如实质性阻碍小,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7.地理和文化差距。如果地理和文化差距小,则为“热”因素,反之为“冷”因素。
(二)等级尺度法
等级尺度法又叫等级评分法或多因素分析法,最早由美国学者斯托伯提出,是一种运用较普遍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着眼于东道国政府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与鼓励政策,将确定的投资环境要素由优至劣分为不同等级,然后根据各要素的重要程度逐一评分,最后汇总得到投资环境的总评分。
等级评分法选取的因素都是对投资环境有直接影响并最为投资者关心的因素,评价所需资料易于获取;对具体环境的评价采取简单的累计分值方式做出,过程易于进行;同时,通过对各项因素采取不同的分值分配来体现不同因素对投资环境作用的差异,可以反映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一般看法。该方法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打分中存在的主观倾向性影响,以及注意表中列举的考虑因素并不是全部因素。该方法事实上忽略了部分投资硬环境因素例如基础设施。
等级尺度法将投资环境的内容划分为八大因素:
1.资金抽回限制;
2.外商股权比例;
3.对外商管制和歧视程度;
4.币值稳定性;
5.政治稳定性;
6.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
7.当地资本供应能力;
8.近5年通货膨胀率。
(三)多因素评估法
由香港中文大学的闵建蜀教授提出,把投资环境因素分为11类,即: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财务环境、市场环境、基础设施、技术条件、辅助工业、法律制度、行政机构效率、文化环境、竞争环境。每一类因素又由一系列子因素构成。
在评价投资环境时。先由专家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做出综合评价,然后据此对该类因素作出优、良、中、可、差的判断,最后计算投资环境总分。
投资环境总分的取值范围在11—55之间,愈接近55,说明投资环境愈佳。反之,愈接近11,则说明投资环境愈劣。多因素评估法考虑到的因素比较细致全面,由专家进行评分简便易行,但对各个因素的权重的设定需要认真分析确定。
(四)抽样评估法
抽样评估法是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随机的抽取或选定若干不同类型的外商投资企业,由调查者设计出有关投资环境的评价因素,由外商投资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要素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估,根据综合后的意见得出评价结论的一种方法。在进行具体评估时,通常采取问答调查表的形式。
该方法的优点是,评价时通常采用简便易行的问卷调查,可按需选择调查对象和内容,调查结果汇总与综合评价也较容易,可使调查者很快得到第一手信息资料,其结论对潜在投资者具有直接参考价值。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可能存在疑问,被调查人员的选择有很强的主观性。
(五)相似度法
相似度法,是以若干特定的相对指标为统一尺度,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确定评价标准值,得出一个地区(城市)在诸指标上与标准值的相似度,据以评判该地区(城市)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方法。
(六)准数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由我国学者林应桐提出的。按各种投资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对其进行分类如下:投资环境激励系数K,城市规划完善因子P,税利因子S,劳动生产率因子L,地区基础因子B,汇率因子T,市场因子M,管理权因子F,并把每一类因子分成若干子因子,再对子因子进行类似于多因素评估法的加权评分,求和得到该类因子的总分。
(七)国家风险等级法
该方法是将投资东道国政治因素、基本经济因素、对外金融因素、政治的安定性等可能对投资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的大小分别打分量化,然后将各风险因素得分汇总起来确定一国的风险等级,最后进行国家之间的投资风险比较。
参考文献
- ↑ 【每日积累】汉字的概述?汉字的特点是什么?,搜狐,2021-06-26
- ↑ 中国书法:一门古老的艺术!,搜狐,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