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抗美援朝战争

增加 1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抗美援朝 ''' (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 [[ 朝鲜 ]] 战争的一部分,仅指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 [[ 美国 ]] 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 [[ 苏联 ]] 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每年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历史背景==
===朝鲜半岛的分裂===
1945年8月8日,根据 [[ 雅尔塔 ]] 协定,苏联对日宣战。13日,苏军开始在朝鲜东部 [[ 清津 ]] 地区登陆,14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为划分对日本占领地区受降范围,经苏,美协商,在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以下简称三八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
1948年8月15日,在朝鲜半岛南部大韩民国成立,9月9日,北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形成南北分裂、对立的局面。围绕朝鲜统一问题,双方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化,三八线上武装冲突日增,局势日趋紧张。
1948年10月,苏联把 [[ 朝鲜半岛 ]] 北半部的行政权移交给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
===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势力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并公开发表,中苏同盟促美改变对台政策。
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以后,南北双方都试图通过武力实现民族的统一。美国和苏联当时都无意在 [[ 亚洲 ]] 出现双方直接冲突的局面,因此,对其代理人均采取了限制和压抑的措施。1950年1月底,由于中苏条约谈判中来自中方的压力, [[ 莫斯科 ]] 改变了主意。为了保证苏联在亚洲的战略利益,以朝鲜半岛南部的港口取代 [[ 旅顺港 ]] ,在4月10日-25日的秘密会谈中, [[ 斯大林 ]] [[ 金日成 ]] 详细讨论并最终批准了发动战争的计划。
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访 [[ 北京 ]] 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 [[ 毛泽东 ]] 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而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时机不够成熟。斯大林要求毛泽东调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 [[ 丹东 ]] [[ 沈阳 ]] 一线。毛泽东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5月15日,毛泽东表示同意金日成统一半岛的计划,但是并未被朝方告知时间表。[4] 当战争爆发时,中国并未事先得到消息。在进攻开始时,斯大林下令召回了在朝鲜人民军前线部队中的所有苏联 [[ 顾问 ]]
===朝鲜人民军的南进与美国的干涉===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 [[ 汉城 ]] 。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美国为维护其在 [[ 亚洲 ]] 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总统 [[ 杜鲁门 ]] 命令驻 [[ 日本 ]] 的美国 [[ 远东空军 ]] 协助 [[ 韩国 ]] 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 [[ 基隆 ]] [[ 高雄 ]] 两个港口,在 [[ 台湾 ]] 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美国驻 [[ 联合国 ]] 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议案,授权组成“ [[ 联合国军 ]] ”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进攻。在苏联代表因抗议联合国拒绝接纳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为新成员国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况下,动议以13对1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朝鲜人民军处于节节胜利,先后发动了汉城战役、铁原战役、大田战役和洛东江战役,占领了韩国90%的地区和92%的人口,把韩、美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大丘、釜山间的狭小地区。8月31日,又发动了釜山战役,先遣部队打到了北纬35度线上,但是此后战局处于胶着状态。
243,1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