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拉吉(LACHISH)(来:la{k[i^s%, LXX: Lachis) ,基督教圣经地名。
公元1世纪,基督教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在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所创立,继承了犹太教的《圣经》和许多文化传统[1],信仰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它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因不遵守上帝的律法而犯了罪,并在罪中悲苦受死,只有信仰三位一体的上帝,借助耶稣基督[2],才能获救。
简介
耶路撒冷西南四十公里处的一个大设防城,也就是今日之杜威尔废丘(Tell ed-Duweir)。此遗址为韦康─马斯顿(Wellcome-Marston)考古队于1932至38年挖掘出来,而自1966年起由特拉维夫大学继续挖掘工作。
这地区据知早在主前八千年期已有穴居的人,但要到大约主前2500年才有人定居于今称为杜威尔废丘的山丘上。到了主前约1750年,此城筑有一道沿着陡斜的壁垒顶建成的坚固城墙,壁垒的斜坡下泻到废丘脚的水沟或壕坑。在这段期间,往日那些散布四周的穴居者的山洞都用作墓穴。
在*亚玛拿(Amarna)一地发现了雅尼陆(Yabni-ilu)和心利达(Zimrida)这两个拉吉领袖的一些信件(第328-329号考古文件)。在该处发现的另一封书信(第288号)中,耶路撒冷王艾狄希巴(Abdi-H\eba)谴责心利达勾结哈皮鲁人(H\apiru),而在赫西废丘(Tell el-H]esi)发现的一封信则记载他和另一位王希提巴陆(S%ipti-Ba`lu)签订条约。在废丘西北的壕坑,有一组在主前1550至1200年之间使用的庙宇,那里显示出迦南人的宗教活动情况。其中的祭坛是用未经斧凿的石块(参:书八31)堆砌而成的,并附设登坛的梯级(参:出廿24起)。献祭物放置在庙中椅子上的盆里,另发现有百余盏灯散布在建筑物的四周。此外还有大量绵羊羔或山羊羔的骨头,经检验后差不多全部证实是右前腿的部位,相当于希伯来宗教的祭司在平安祭应得之分(利七32)。
拉吉王雅非亚(Japhia)是亚摩利五王联盟成员之一,他们在基遍地合攻约书亚(书十3、5),后为约书亚所败,被杀于玛基大(书十22-27)。拉吉城随后落入约书亚手中(书十31-32)。虽然有证据显示此城大约在主前1200年被毁,但旧约中并未明言约书亚应负此责(参:书十一13)。此城遗址上的灰烬层也可能是埃及人一次入侵巴勒斯坦所造成的。
以色列民在士师时期可能占据此城一段日子。虽然目前来自废丘的证据尚嫌不足,但已发现了一些该时期的坟墓。有一个约为主前1000年的墓穴,内有两具遗骸及不少其他物品;其中一个是铁制的三叉戟,这也许就是献祭牲时用的“三齿的叉子”(mazle{g{,撒上二13)。废丘上曾挖掘出一间约为主前925年的小房间,里面找到了很多宗教用的物品,包括一个祭坛,一个 mas]s]eba^〔译注:此字意即柱、石、纪念碑,参*柱子〕及几个香炉,附近还有一些小雕像的碎片。这一切都显示了迦南的宗教曾在以色列出现。拉吉的这种风俗大概就是日后先知弥迦(一13)所提到的,先知指斥此城说“锡安女子的罪由你而起”。
为了防备埃及人,罗波安按照一个全新的蓝图重修了此城(代下十一5-10),将此城列入一个完备周密的国防体系中。该城设有很宏伟的官署。亚玛谢王因逃避叛党,曾由耶路撒冷流亡到拉吉城,但那些叛党仍追踪而至,将他杀了(王下十四19;代下廿五27)。此城有两道城墙环绕,内墙建于废丘顶,墙厚六公尺,而第二属城墙则筑于十六公尺以外的斜坡处。内墙有个很大的门楼,内有三室;这门楼可通往废丘斜坡上外城墙的城门。亚述王西拿基立在尼尼微的王宫中有浮雕(现存大英博物馆),描述他于主前701年围困及攻取拉吉的经过,其中仔细地摹绘了该城的防御工事。城门附近到处发现箭头、铠甲、投掷用的石子和亚述兵的一顶盔饰,在在证明了此次战役确曾发生。此城后为亚述人夷平,城址只残留一层灰烬和浩劫后的废物。攻下拉吉后,西拿基立王便截断了埃及人援助耶路撒冷的途径,而他则派使者去耶城要求希西家王投降(王下十八17,十九8;赛卅六2,卅七8)。
拉吉落入亚述人手中后,便由一位亚述官长统治,其任务包括向非利士地征收税捐。有栋大房子以前曾被认为是波斯时代的遗物,但由于其结构类似主前第七世纪的建筑,现已由考古学家重新考订其年代,它有可能就是主前第七世纪亚述官长的官邸。考古学家发现此城的城墙和城门获得重建;此外,城本身则甚少遗迹留下。在该世纪的稍后时间,西古提人的军队据称曾经占据此城,这或许就是此城今日全无民居遗迹的部分原因了。
圣经和巴比伦历代志记载尼布甲尼撒王在巴勒斯坦的早期战役中,均未提到拉吉城毁之事。此城应毁于主前588至587年;在被毁前,它与亚西加同为耶路撒冷仅余的设防前哨站(耶卅四7);在犹大国的余下部分也被蹂𨅬之时,拉吉亦不能幸免了。
拉吉日后又为以色列返国之民所居(尼十一30);虽然考古学者很少发现此段期间的民居遗迹,但却发现两座形式极为相似的神庙,这种建筑样式早见于*亚拉得。此地在波斯和希腊时代曾围有城墙,其后城址就被弃守了。
铭刻。考古学者在拉吉城发现了一些铜器时代的铭刻器物。其中有一把大约主前1700年的短剑,其上刻有象形符号,又有一片大约主前1600年的碎陶片,其上刻有有原始迦南文字。此外,还有一个大约主前1250年代的水罐,以及同时期的一只碗。
犹大王朝时代的铭刻大量被发现,它们也是研究希伯来文字史十分重要的资料。在一个约建于主前800年时代的大房子的一级阶梯上,发现刻有希伯来文字的前五个字母。拉吉出土的一个印玺上仍留有刻文,这印玺的背后沾有一点点纸草纤维,显示它曾用来印封卷轴状的纸草文件。印文上有*基大利──王室家宰的字样(希伯来文作“他是管家”),此人或许就是尼布甲尼撒王所任命的犹大省长(王下廿五22;耶四十11-12)。另外还发现大约十七个陶土印玺,以及许多印有希伯来名字的壶把。
在城楼上发现了廿一块上面有铭刻的陶器碎片(ostraca),其书写年代为主前588至587年,应在尼布甲尼撒王攻陷此城之前的最后几个星期。虽然所用的文字是圣经时代的希伯来文,但很多陶器碎片上的草书字体几乎都已消失,以致无法念出铭文。从那些还可以辨认的铭文看来,这批陶片是一个名为何沙雅户(Hoshayahu)的前哨总兵写给他长官姚实(Yaush)的公函,后者为拉吉的司令官。何沙雅户在信件的起头,以祝颂语写道:“愿耶和华使我主今日听到和平佳音”,其后的内容在大部分的书信中都是给长官的答复,为他曾阅读王的密函这项指控申辩。在第二函中,他用了类似米非波设向大卫说话(撒下九8)的字眼:“仆人算什么,(不过)如狗一条……愿耶和华苦侍那些散〔播〕(恶毒)谣言之人,麾下对此事毫不知情”。这些碎陶片曾被认为是贮放于城门以备审判某宗案件之用,但实情却更像是那收信的军官当时正驻扎于城楼内。
第四函的结尾说“按照麾下的每一指示,吾等正守候着拉吉城的讯号,因为吾等看不到亚西加城”。这使人想到耶利米书(卅四7)所提及的情况,当时犹大国仅存的设防城只有亚西加、拉吉与耶路撒冷。亚西加位于拉吉东北十一公里处,而何沙雅户之所以看不到讯号,很可能表示该城已沦陷了。
第三和第十六函提到“那位先知”。“他是何人?”仍是众说纷纭。一说他是耶利米。另一说是那位在约雅敬作王时逃到埃及的乌利亚(耶廿六20-22),如果这说法成立的话,函件的年代必须重新考订。另外的说法认为他是个不知名的先知。不论是那种说法,这信函证明了先知们在古代以色列为人承认,而他们也参知国政。第三函也提到了军队司令官往埃及求援之行,这也许就是西底家在濒临绝望之时孤注一掷的尝试,因为巴比伦的侵略已逼在眉睫。并参考*度量衡;*书写,写作,文字。
参考文献
- ↑ 宗教与文化,文档之家
- ↑ 六、耶稣与现代基督教,中国台湾网,2013-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