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持統天皇」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98: 行 198:
  
 
 历史总有其相似的地方,即使发生在不同的国度。关于[[武则天]]登基的一段,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说法和评价,对持统天皇评价中也不能少了这一段。历史学者也认为虽然看似持统天皇是由于一步步的无奈、变化,走向了天皇的位置,但是其本身就有着很大的野心,并没有想过只做一个过渡人,这从她后来虽然退位但却依旧管理朝政中可以看出一二。
 
 历史总有其相似的地方,即使发生在不同的国度。关于[[武则天]]登基的一段,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说法和评价,对持统天皇评价中也不能少了这一段。历史学者也认为虽然看似持统天皇是由于一步步的无奈、变化,走向了天皇的位置,但是其本身就有着很大的野心,并没有想过只做一个过渡人,这从她后来虽然退位但却依旧管理朝政中可以看出一二。
 +
 +
==日本天皇==
 +
 +
第一系
 +
 +
▪ [[神武天皇]] ( 前660-前585) ▪ [[绥靖天皇]] ( 前581-前549) ▪ [[安宁天皇]] ( 前549-前511) ▪ [[懿德天皇]] ( 前510-前477)
 +
 +
▪ [[孝昭天皇]] ( 前475-前393) ▪ [[孝安天皇]] ( 前392-前291) ▪ [[孝灵天皇]] ( 前290-前215) ▪ [[孝元天皇]] ( 前214-前158)
 +
 +
▪ [[开化天皇]] ( 前158-前98) ▪ [[崇神天皇]] ( 前97-前30) ▪ [[垂仁天皇]] ( 前29-1970) ▪ [[景行天皇]] ( 1971-130)
 +
 +
▪ [[成务天皇]] ( 131-190) ▪ [[仲哀天皇]] ( 192-200) ▪ [[应神天皇]] ( 270-310) ▪ [[仁德天皇]] ( 313-399)
 +
 +
▪ [[履中天皇]] ( 400-405) ▪ [[反正天皇]] ( 406-410) ▪ [[允恭天皇]] ( 412-453) ▪ [[安康天皇 ]]( 453-456)
 +
 +
▪ [[雄略天皇]] ( 456-479) ▪ [[清宁天皇]] ( 480-484) ▪ [[显宗天皇]] ( 485-487) ▪ [[仁贤天皇]] ( 488-498)
 +
 +
▪ [[武烈天皇]] ( 498-507) ▪ [[继体天皇]] ( 507-531) ▪ [[安闲天皇]] ( 531-535) ▪ [[宣化天皇 ]]( 535-539)
 +
 +
▪ [[钦明天皇]] ( 539-571) ▪ [[敏达天皇]] ( 572-585) ▪ [[用明天皇]] ( 585-587) ▪ [[崇峻天皇]] ( 587-592)
 +
 +
▪ [[推古天皇]] ( 592-628)
 +
 +
第二系
 +
 +
▪ [[舒明天皇]] ( 629-641) ▪ [[皇极天皇]] ( 642-645) ▪ [[孝德天皇]] ( 645-654) ▪ [[齐明天皇]] ( 655-661)
 +
 +
▪ [[天智天皇]] ( 661-671) ▪ [[弘文天皇]] ( 671-672) ▪ [[天武天皇]] ( 673-686) ▪ [[持统天皇]] ( 686-697)
 +
 +
▪ [[文武天皇]] ( 697-707) ▪ [[元明天皇]] ( 707-715) ▪ [[元正天皇]] ( 715-724) ▪ [[圣武天皇]] ( 724-749)
 +
 +
▪ [[孝谦天皇]] ( 749-758) ▪ [[淳仁天皇]] ( 758-764) ▪ [[称德天皇]] ( 764-770) ▪ [[光仁天皇]] ( 770-781)
 +
 +
▪ [[桓武天皇]] ( 781-806) ▪ [[平城天皇]] ( 806-809) ▪ [[嵯峨天皇]] ( 809-823) ▪ [[淳和天皇]] ( 823-833)
 +
 +
▪ [[仁明天皇]] ( 833-850) ▪ [[文德天皇]] ( 850-858) ▪ [[清和天皇]] ( 858-876) ▪ [[阳成天皇]] ( 876-884)
 +
 +
▪ [[光孝天皇]] ( 884-887) ▪ [[宇多天皇]] ( 887-897) ▪[[ 醍醐天皇]] ( 897-930) ▪ [[朱雀天皇]] ( 930-946)
 +
 +
▪ [[村上天皇]] ( 946-967) ▪ [[冷泉天皇]] ( 967-969) ▪ [[圆融天皇]] ( 969-984) ▪ [[花山天皇]] ( 984-986)
 +
 +
▪ [[一条天皇]] ( 986-1011)
 +
 +
第三系
 +
 +
▪ [[三条天皇]] ( 1011-1016) ▪ [[后一条天皇]] ( 1016-1036) ▪ [[后朱雀天皇]] ( 1036-1045) ▪ [[后冷泉天皇]] ( 1045-1068)
 +
 +
▪ [[后三条天皇]] ( 1068-1072) ▪ [[白河天皇]] ( 1072-1086) ▪ [[堀河天皇]] ( 1086-1107) ▪ [[鸟羽天皇]] ( 1107-1123)
 +
 +
▪ [[崇德天皇]] ( 1123-1141) ▪ [[近卫天皇]] ( 1141-1155) ▪ [[后白河天皇]] ( 1155-1158) ▪ [[二条天皇]] ( 1158-1165)
 +
 +
▪ [[六条天皇]] ( 1165-1168) ▪ [[高仓天皇]] ( 1168-1180) ▪ [[安德天皇]] ( 1180-1185) ▪ [[后鸟羽天皇]] ( 1183-1198)
 +
 +
▪ [[土御门天皇]] ( 1198-1210) ▪[[ 顺德天皇]] ( 1210-1221) ▪ [[仲恭天皇]] ( 1221-1221) ▪ [[后堀河天皇]] ( 1221-1232)
 +
 +
▪ [[四条天皇]] ( 1232-1242) ▪ [[后嵯峨天皇]] ( 1242-1246) ▪ [[后深草天皇]] ( 1246-1259) ▪ [[龟山天皇]] ( 1259-1274)
 +
 +
▪ [[后宇多天皇]] ( 1274-1287) ▪ [[伏见天皇]] ( 1287-1298) ▪ [[后伏见天皇]] ( 1298-1301) ▪ [[后二条天皇]] ( 1301-1308)
 +
 +
▪ [[花园天皇]] ( 1308-1318) ▪ [[后醍醐天皇]] ( 1318-1339) ▪ [[后村上天皇]] ( 1339-1368) ▪ [[长庆天皇]] ( 1368-1383)
 +
 +
▪ [[后龟山天皇]] ( 1383-1392) ▪ [[光严天皇]] ( 1331-1333) ▪ [[光明天皇]] ( 1336-1348) ▪ [[崇光天皇]] ( 1348-1351)
 +
 +
▪ [[后光严天皇]] ( 1352-1371) ▪ [[后圆融天皇]] ( 1371-1382) ▪ [[后小松天皇]] ( 1382-1412)
 +
 +
第四系
 +
 +
▪ [[称光天皇 ]]( 1412-1428) ▪ [[后花园天皇]] ( 1428-1464) ▪ [[后土御门天皇]] ( 1464-1500) ▪ [[后柏原天皇]] ( 1500-1526)
 +
 +
▪ [[后奈良天皇]] ( 1526-1557) ▪ [[正亲町天皇]] ( 1557-1586) ▪ [[后阳成天皇]] ( 1586-1611) ▪ [[后水尾天皇]] ( 1611-1629)
 +
 +
▪ [[明正天皇]] ( 1629-1643) ▪ [[后光明天皇]] ( 1643-1654) ▪ [[后西天皇]] ( 1654-1663) ▪ [[灵元天皇]] ( 1663-1687)
 +
 +
▪ [[东山天皇]] ( 1687-1709) ▪ [[中御门天皇]] ( 1709-1735) ▪ [[樱町天皇]] ( 1735-1747) ▪ [[桃园天皇]] ( 1747-1762)
 +
 +
▪ [[后樱町天皇]] ( 1762-1770) ▪ [[后桃园天皇]] ( 1770-1779) ▪ [[光格天皇]] ( 1779-1817) ▪ [[仁孝天皇]] ( 1817-1846)
 +
 +
▪ [[孝明天皇]] ( 1846-1866) ▪ [[明治天皇]] ( 1867-1912) ▪ [[大正天皇]] ( 1912-1926) ▪ [[昭和天皇]] ( 1926-1989)
 +
 +
▪ [[明仁天皇]] ( 1989-2019) •[[德仁天皇]](2019--)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於 2019年11月11日 (一) 11:35 的修訂

原圖鏈接持統天皇:日本第41代天皇,女天皇,原名鸕野讚良

持統天皇(日語:持統天皇じとうてんのう Jitō Tennō;645年-703年1月13日),女,日本第41代天皇,女天皇,原名鸕野讚良(日語:鸕野讚良うののさらら Unonosarara[1]

原圖鏈接持統天皇:657年,嫁給叔父大海人皇子天武天皇)為,生下一子草壁皇子

657年,嫁給叔父大海人皇子天武天皇)為,生下一子草壁皇子。673年,封為皇后。壬申之亂時與天武天皇同在軍族之中。[2]

原圖鏈接持統天皇

686年天武死後,臨朝稱制,停用年號。持統天皇從一開始,就以皇位為目標,擁有政治上的野心,有心計謀略,果斷膽識,為了讓親生兒子草壁皇子繼承皇位,她不惜以謀反的罪名,把大田皇女的兒子大津皇子逮捕,並下令賜死,從此持統天皇的果決狠辣,在朝中聞名,只可惜,持統天皇最疼愛的兒子草壁皇子,卻在690年去世,年僅二十八歲,持統乃即位。[3]

於697年讓位,改稱太上天皇。《萬葉集》中有其所作詩歌。

死後葬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檜隈大內陵。她在位時真正奠定三神器一說,之前由忌部氏上二種神器。[4]

生平

壬申之亂之前

649年(大化5年),鸕野贊良皇女的外公右大臣蘇我石川麻呂被告謀反,被中大兄皇子(日後的天智天皇)領兵攻擊,自殺而亡。蘇我石川麻呂之女、中大兄皇子之妻蘇我造媛悲傷於父親之死,不久也病死。直木孝次郎認為鸕野贊良皇女之母蘇我遠智娘就是蘇我造媛。 [5]

657年(齊明天皇3年),鸕野贊良皇女13歲之時,嫁給叔父大海人皇子(日後的天武天皇)。中大兄皇子除了鸕野贊良皇女之外,還將大田皇女、大江皇女、新田部皇女等共4個女兒嫁給了弟弟大海人皇子。

661年(齊明天皇7年),鸕野贊良皇女與大海人皇子一起跟隨齊明天皇行幸九州。662年(天智天皇元年)在九州,鸕野贊良皇女生下草壁皇子,第二年大田皇女生下大津皇子。在667年(天智天皇6年),大田皇女去世,鸕野贊良皇女成了大海人皇子的妻子中身份最高的人。[6]

壬申之亂

671年(天智天皇10年),大海人皇子為了避免政爭,隱居于吉野之時,鸕野贊良皇女帶着草壁皇子跟隨。《日本書紀》等史料沒有明確的記載,是作為大海人皇子妻子中的一員到了吉野,還是只有鸕野贊良皇女到了吉野。

大海人皇子在第二年發起了壬申之亂。鸕野贊良皇女帶着自己的孩子草壁皇子及別的妃子生的大海人皇子之子忍壁皇子,跟隨大海人皇子向美濃方向急行軍。因為疲勞的原因,與大海人皇子一行告別,滯留在伊勢。《日本書紀》中記載,鸕野贊良皇女和大海人皇子一起制定了叛亂的計劃。[7]

天武天皇的皇后

大海人皇子在叛亂中取勝後,在673年(天武天皇2年)正月即位,冊封鸕野贊良皇女為皇后。

據《日本書紀》的記載,天武天皇在位的時候,皇后也一直輔助天武天皇,在政事方面獻言獻策。

679年(天武天皇8年),天武天皇與皇后、草壁皇子等六皇子交換吉野之盟。六皇子是草壁皇子、大津皇子、高市皇子、忍壁皇子、川島皇子、志貴皇子,其中川島皇子和志貴皇子是天智天皇之子,其餘4人都是天武天皇之子。天武天皇讓皇子們起誓不爭奪皇位,互相幫助,讓皇子們互相擁抱。之後又讓皇后和皇子們相互擁抱。

為了祈禱皇后病癒,天武天皇命令建造藥師寺。

681年(天武天皇10年),天武天皇在皇后的陪伴下,在大極殿招集諸皇子、諸王、諸臣,開始編纂飛鳥淨御原宮律令,公布當時只有19歲的草壁皇子為皇太子。當時的日本,還沒有過無實際執政經歷的年少者據皇太子之位的前例。據推測是皇后的強烈要求。

大約從685年(天武天皇14年)左右開始,天武天皇開始常常生病,皇后開始代替天武天皇執政,成為當時日本的實際統治者。686年(天武天皇15年)7月,天皇下詔:「天下之事,無論大小,必須向皇后和皇太子報告」。皇后和草壁皇子開始共同執政。

大津皇子的謀反

大津皇子比草壁皇子小1歲,其母大田皇女是和草壁皇子之母鸕野贊良皇女的姐姐。《日本書紀》中記載大津皇子舉止優雅、談吐不凡、富有才學,受到天武天皇的寵愛,日本詩賦的興起由大津皇子開始。《日本書紀》卻沒有記載任何對草壁皇子的讚辭。擁立草壁皇子的血脈的政權下編纂而成的《日本書紀》竟然作了這樣的記載,在所有歷史學者中也沒有任何人否認兩人的能力差別。

大津皇子的母親大田皇女早逝,草壁皇子的母親鸕野贊良皇女卻一直健在,並被立為皇后成為了草壁皇子的後盾。草壁皇子被立為皇太子之後,大津皇子雖然也參與了朝政,但草壁皇子的皇太子地位已經穩固。

但是,天武天皇死後第二天,經川島皇子的密告,大津皇子的謀反被發覺,自殺而亡。具體是怎樣一個謀反計劃,史書並沒有記載。皇位繼承憑實力奪取在當時的時代是常事。因此,北山茂夫認為也許大津皇子有謀求皇位的舉動,有一些危險的言行被持統天皇得知後,粉碎了大津皇子的陰謀。但也許大津皇子並沒有謀反的計劃,只是因為是草壁皇子潛在的競爭對手,被持統天皇先發制人處死。

持統天皇的稱制與即位

天武天皇,耗時2年3個月,經過讓皇族、臣下再三列席的一連串的葬禮後,才得以下葬。這時皇太子以領袖群臣的形象示人,意圖是是為了加強草壁皇子作為皇位繼承者的印象。

但是,689年(持統天皇3年)4月,草壁皇子病故,皇位繼承計劃被完全打亂。持統天皇雖然寄望於草壁皇子之子,當時只有7歲的輕皇子(後來的文武天皇),但輕皇子過於年幼,只能先立為皇太子。就這樣持統天皇選擇了由自己即位。即位後,持統天皇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變動,任命高市皇子為太政大臣,多治比島為右大臣。天武朝不立大臣(大臣是日本古墳、飛鳥時代的官職,權勢很大,之前權傾朝野的蘇我蝦夷蘇我入鹿父子的家族蘇我氏就世襲大臣之職)的皇親政治,得到修正。

持統天皇的統治

持統天皇時期,繼承並完成了天武天皇的政策,做了飛鳥淨御原令的制定和藤原京的營造兩件大事。

營建新京是天武天皇的心愿,有天武天皇時已經開始着手,和在持統天皇時才正式開始等兩種不同的說法。

另外持統天皇還忠實的繼承了天武天皇對官吏們武備、武藝的獎勵的政策。

在民政方面,製作了戶籍,即庚寅造籍。687年(持統天皇元年)7月,免除了685年(天武天皇14年)以前負債的利息。嘗試調整奴婢的身份,命令百姓、奴婢穿着指定的顏色的衣服。

實行這些律令國家建設、整備政策的同時,持統天皇也絞盡腦汁的利用持統天皇的權威來提高自己的聲望。持統天皇讓三十六歌仙之一的柿本人麻呂作讚頌天皇的和歌。柿本人麻呂儘管官位低微,但受到持統天皇的私人庇護,終持統天皇一生都是作為「宮廷詩人」為天皇歌功頌德,之後轉任地方官吏。

與天武天皇所不同,持統天皇頻繁行幸吉野。不僅是訪問是留有丈夫天武天皇回憶的地方,也是為了借用天武天皇的權威來提高自己威望。其它的記錄有持統天皇行幸伊勢一次,行幸紀伊一次。據《萬葉集》的記述,近江也有可能行幸了一次。伊勢行幸,因為妨礙了農事,被中納言三輪高市麻呂強諫。這次行幸意圖是讓地方豪族們繼續協助藤原京的營造。

天武天皇生前為皇后(持統天皇)病癒而祈願,開始興建的大和國的藥師寺在持統天皇時期完成,持統天皇定藥師寺的寺格為勅願寺。

外交方面持統天皇繼承天武天皇的政策,與新羅開展外交,與大唐沒有官方的外交關係。

持統天皇不承認與新羅的對等關係,強迫新羅向日本朝貢。新羅因為當時與大唐對抗,所以不得以承認了這種不平等的關係。日本向新羅派遣了學問僧等留學生。

讓位於文武天皇

持統天皇統治期間的大部分,高市皇子(天武天皇長子)是太政大臣。高市皇子儘管母親的身份低微,但是在壬申之亂戰功卓著,據推測在政務方面也積累了聲望。高市皇子即使不是正式的皇太子,也是被眾人擁護的皇位繼承人的有力候補。

高市皇子在696年(持統天皇10年)7月10日去世。據《懷風藻》的記載,這時關於持統天皇之後的繼承人問題,持統天皇招集皇族、臣下商議,很多主張應該由天武天皇其他兒子繼承皇位,但持統天皇意圖讓自己的孫子輕皇子(逝世的皇太子草壁皇子之子)繼承,隨着葛野王對眾人一聲大喝,出了結果,697年(持統天皇11年)2月,冊立輕皇子為皇太子。

持統天皇在697年(持統天皇11年)8月1日,讓位於15歲的輕皇子(即文武天皇)。日本史上,持統天皇是在世的天皇中繼皇極天皇之後第二個讓位的,並且是第一個太上天皇(上皇)。

讓位後的持統上皇

持統上皇讓位後仍與文武天皇並座,處理政務。文武天皇時代最大的政績是大寶律令的制定、施行,也被認為是持統上皇的意志。但是,代替壬申之亂功臣的藤原不比等這些傾倒於大唐文化年輕人才崛起,持統朝受到打壓的刑部親王(即忍壁皇子,高市皇子去世後成為天武天皇之子中最年長者)復出政壇,所以也有學者認為文武朝有了變化,不完全是持統上皇的意志所主導。

持統上皇在大寶元年(701年),去了多年未去的吉野。第二年長途旅行,遠至三河,犒賞了壬申之亂中立有功勞的地方豪族。

703年1月13日(大寶2年12月22日),持統上皇病發,22日去世。經1年的殯禮後火葬,骨灰合葬於天武天皇之墓。這次是天皇火葬的首例。

諡號

持統天皇的和風諡號有2個。一個是《續日本紀》記載的703年(大寶3年)12月17日持統天皇的遺體火葬之際的「大倭根子天之廣野日女尊」;另一個是《日本書紀》記載的養老4年(720年),作為歷代天皇一起被追諡的「高天原廣野姬天皇」。

漢風諡號「持統天皇」是和歷代天皇一起由淡海三船所進上,由熟語「繼體持統」中的「持統」得來。

人物評價

《日本書紀》記載持統天皇「深沈大度、好禮節儉、有母德」等等。

後世觀點

女帝持統的作用和野心

持統天皇是從7世紀到8世紀,日本古代很有特色的女性天皇(女帝)中的一位。與其他女帝常常由別人代行執政不同,持統天皇統治期間的政策被認為是由持統天皇親自推行的。持統天皇不是政治上的裝飾品,而是有執政能力的實質的統治者,是歷史學者的共識。《日本書紀》記載持統天皇輔佐天武天皇平定天下,在政治的各個方面獻言獻策。《續日本紀》記載持統天皇退位於文武天皇后仍與文武天皇並座,處理政務。持統天皇對政治的干預不僅限於其在位期間。持統天皇和天武天皇一起,被和歌歌頌為「大君是天神降世」,天皇權力強化路線達到了最高點。

作為政治家的持統天皇的作用和動機,通常的看法是持統天皇要在天武天皇之後,由其子草壁皇子、孫輕皇子繼承皇位。持統天皇希望草壁皇子被立為天武天皇的繼承人,說服天武天皇冊立草壁皇子為皇太子,在天武天皇死後,又排除了草壁皇子的潛在皇位競爭者大津皇子。持統天皇計劃在天武天皇的葬禮結束之後,就讓草壁皇子即位,但草壁皇子在計劃實現前就去世,不得已只能由自己親自即位。但遠山美都男認為,持統天皇並不是只打算做一個政權過渡人物,而是要作為君主行使實質性政治權力。持統天皇從一開始,就以皇位為目標,擁有政治上的野心。

由持統天皇籌劃的謀略

以持統天皇積極進取的性格和優秀的能力為前提,有很多謀略被認為是持統天皇所籌劃。壬申之亂,通常的看法是由鸕野贊良皇女協助大海人皇子發動。但倉本一宏認為鸕野贊良皇女就是壬申之亂的首謀。

關於大津皇子的謀反,北山茂夫直木孝次郎認為大津皇子也並不是沒有野心,只是一些不慎的言辭就被上升擴大到謀反程度。

與此相關的《萬葉集》的和歌中有持統天皇針對大津皇子設密探監視的說法。

松本清張認為持統天皇暗殺高市皇子,以立輕皇子為太子。

家族成員

祖:舒明天皇

父:天智天皇

母:蘇我遠智娘

叔及夫:天武天皇

同母姐:大田皇女

異母弟:弘文天皇

異母妹及兒媳:元明天皇

異母弟:志貴皇子

義子及堂弟:高市皇子(天武天皇之子)

子:草壁皇子義子、堂弟及甥:大津皇子(天武天皇與大田皇女之子)

義子及堂弟:舍人親王(天武天皇之子)

侄:光仁天皇(志貴皇子之子)

從侄:淳仁天皇(舍人親王之子)

孫女:元正天皇(草壁皇子與元明天皇之女)

孫:文武天皇(草壁皇子與元明天皇之子)

與武則天同一年登基的日本女皇,與三姐妹同時嫁給叔叔,死後火葬

就在武則天登基為女皇的同一年,東瀛島國日本也誕生了一位新女皇。這位女皇的人生頗為傳奇,不僅與三姐妹同時嫁給叔叔,而且還與丈夫合謀奪取哥哥的皇位,在兒子去世後登基為天皇,死後又「破天荒」地實行火葬。這位極富傳奇的天皇,便是日本史上第三任女皇-持統天皇。

持統天皇本名為鸕野贊良,是天智天皇的女兒,年僅12歲時便嫁給叔父大海人皇子(即後來的天武天皇)為妃,同時下嫁的,還有鸕野贊良的異母姐大田皇女和異母妹大江皇女、新田部皇女。儘管日本皇室盛行近親結婚,但四位「姐妹花」共侍一位長輩的情況,其實還是極為罕見。

鸕野贊良為大海人育有一子,即後來未登基便去世的太子草壁皇子。公元667年,大田皇女去世,鸕野贊良順理成章地成為大海人皇子身邊地位最高的嬪妃。

公元671年,天智天皇為改變「兄終弟及」的繼位制度,果斷廢黜皇弟大海人的儲君之位,而立長子大友為太政大臣(相當於相國),並由左大臣蘇我赤兄、右大臣中臣金等予以輔佐,意在將皇位傳給兒子。大海人皇子以退為進,表面上退隱吉野宮,但暗地裡卻在加緊聯絡地方豪族反擊。

翌年,天智天皇駕崩,大友皇子皇子即位,未幾便發生大海人領導的叛亂。叛軍勢如破竹,在瀨田橋之戰徹底擊潰朝廷軍隊,並迫使新天皇自殺,史稱壬申之亂

壬申之亂後,大海人登基為天皇,是為天武天皇,並封鸕野贊良為皇后。與同時代的唐朝皇后武則天一樣,鸕野贊良也是一位非常具有才幹和膽略的奇女子。據《日本書紀》的說法,天武天皇叛亂計劃之所以能成功,這其中有一半的功勞要歸屬於其妻鸕野贊良,因為正是後者和他一起制定了該計劃。如此看來,天武天皇之所以能篡位成功,鸕野贊良功莫大焉!

天武天皇在位期間,鸕野贊良一直在台前幕後發揮着重要的作用,她不僅力促天皇冊立草壁皇子為太子,而且還召集皇子、諸王、諸臣編纂《飛鳥淨御原令》(仿效唐朝律令編制,相當於後世的民事法)。在天皇久病臥床期間,鸕野贊良開始代天皇執政,這一點跟武則天的情況也極為相似。

公元686年,天武天皇駕崩,鸕野贊良以大津皇子大田皇女之子、鸕野贊良的外甥,草壁皇子的勁敵)意圖謀反為由,將其處死,為兒子草壁皇子徹底掃清障礙。由於天武天皇去世後發生的一系列變故,葬禮一再推遲,直到兩年多時間後才正式下葬。

此時,作為儲君的草壁皇子本應正式登基為皇,無奈他體弱多病,未能加冕便撒手人寰,年僅27歲。草壁皇子去世後,唯一的兒子輕皇子才年僅7歲,太后鸕野贊良無奈之下只能親自出來執掌朝政。公元690年,也即武則天廢唐建周、正式登基為女皇的同一年,鸕野贊良出任日本第三位女天皇,是為持統天皇。

持統天皇在位7年(實際掌握朝政12年),最主要的功績是完成了丈夫天武天皇的兩大遺願,即制定《飛鳥淨御原令》和營造藤原京,同時在改革民政(庚寅造籍)、發展和歌等方面也做出了貢獻。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持統天皇將有「歌聖」、「歌仙」和「萬葉第一歌人」之稱的大詩人柿本人麻呂召入宮廷,命他創造大量的的和歌來讚頌天皇,由此使得持統天皇的名望傳遍國內各個階層。

武則天一樣,持統天皇喜歡游幸,經常行幸自己當年退隱的吉野宮,並借用天武天皇的權威來提高自己威望。在對外交往方面,延續天武天皇的政策,強迫朝鮮半島上的強國新羅向其進貢。由於新羅此時與大唐為敵,所以不得不接受這種屈辱的對待。

持統天皇在位期間,天武天皇的長子、太政大臣高市皇子(草壁皇子的庶長兄)的地位不斷攀升,朝臣中擁立其為太子的呼聲也很高,但持統天皇卻一直不為所動,而是屬意於孫子輕皇子。高市皇子於696年的「適時」病故,為輕皇子的即位掃清障礙。697年,持統天皇讓位給輕皇子,自稱持統上皇。然而上皇退而不休,仍與文武天皇並座,並幫助其處理政務,文武天皇在位前期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很多仍是出自上皇的主意。

​直到6年後,持統上皇才因病退休,並在不久後死去,終年58歲。持統上皇去世後停靈1年,最終採取火化的形式,將其骨灰合葬於天武天皇之墓,這也開天皇火葬的首例。

一代女天皇持統天皇的成就

中國歷史上只有一位女皇帝就是武則天,但在日本的歷史上卻有多位女天皇,持統天皇就是這其中的一位。持統天皇與武則天之間有着一些相似之處,都是擁有着較高政治覺悟和懂得治理國家的女性,那麼登基後的持統天皇成就又有哪些呢?  

持統天皇是天智天皇的女兒,當時其父親為了拉攏她的叔叔也就是後來的天武天皇,便將其嫁給了他,並生下了兩個兒子。在攜手發動壬申之亂後,天武天皇順利登基,其也就成為了皇后,正像武則天一樣,在皇后時期她便與天皇一起處理國家政事,獻計獻策。天武天皇去世之後,當時的太子已經是她的大兒子草壁皇子,但太子沒有等到繼位就死了,而二兒子又太小,所以就由她成為了持統天皇。

成為天皇之後,她繼承之前天皇制定的一些改革措施,通過一系列的手段使得古代的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完善;還在大河山周圍的地方建造了藤原京,這個地方是模仿當時唐朝的都城,後來日本的都城也就搬到了那裡。在國內,她開始修訂戶籍,使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戶籍,還免除了欠債的利息。不僅如此,她還調整人們的身份問題。不僅對內,對外也開始和新羅建立外交,並讓新羅繳納朝貢。這些都是持統天皇成就。  

持統天皇成就中主要的就是建立了新都和完善了天皇制度。正如歷史對武則天的評價一樣,對於持統天皇的評價歷史也是有着專屬其的各種說法,但這些都不能夠磨滅她出色的成就,以及其對日本歷史的影響。

日本的歷史上雖然曾有過多位女性天皇,但是在古代這個以男人為尊以女人為卑的時代里,一位女性能夠成為天皇自然是有漫長的路要走,也自然留下一段歷史與後人說。身為一代女天皇,後世對於持統天皇評價又如何呢?  

想要知道對持統天皇評價,就要知道其平生的事跡。持統天皇被其父親嫁給自己的叔叔,後來在兩人努力下發動壬申之亂,其丈夫順利成為天武天皇,她也就成為了皇后,在背後為天皇出謀劃策。後來,天武天皇去世,她的大兒子本來要繼承皇位,卻沒有等到這一天就去世了,自己的二兒子又小,於是她就成為了天皇。成為持統天皇后,她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事,最著名的就是建立了新的都城、完善了日本古代的天皇制度以及頒布了新的戶籍政策。與日本歷史上其他的女天皇不一樣,持統天皇所推行的政策和命令都是由其親自操作的,而不是由其他人代替的,她是一位真正有着執政能力的女天皇,做出了許多對當世和後世有利的事情。

歷史總有其相似的地方,即使發生在不同的國度。關於武則天登基的一段,歷史上有着不同的說法和評價,對持統天皇評價中也不能少了這一段。歷史學者也認為雖然看似持統天皇是由於一步步的無奈、變化,走向了天皇的位置,但是其本身就有着很大的野心,並沒有想過只做一個過渡人,這從她後來雖然退位但卻依舊管理朝政中可以看出一二。

日本天皇

第一系

神武天皇 ( 前660-前585) ▪ 綏靖天皇 ( 前581-前549) ▪ 安寧天皇 ( 前549-前511) ▪ 懿德天皇 ( 前510-前477)

孝昭天皇 ( 前475-前393) ▪ 孝安天皇 ( 前392-前291) ▪ 孝靈天皇 ( 前290-前215) ▪ 孝元天皇 ( 前214-前158)

開化天皇 ( 前158-前98) ▪ 崇神天皇 ( 前97-前30) ▪ 垂仁天皇 ( 前29-1970) ▪ 景行天皇 ( 1971-130)

成務天皇 ( 131-190) ▪ 仲哀天皇 ( 192-200) ▪ 應神天皇 ( 270-310) ▪ 仁德天皇 ( 313-399)

履中天皇 ( 400-405) ▪ 反正天皇 ( 406-410) ▪ 允恭天皇 ( 412-453) ▪ 安康天皇 ( 453-456)

雄略天皇 ( 456-479) ▪ 清寧天皇 ( 480-484) ▪ 顯宗天皇 ( 485-487) ▪ 仁賢天皇 ( 488-498)

武烈天皇 ( 498-507) ▪ 繼體天皇 ( 507-531) ▪ 安閒天皇 ( 531-535) ▪ 宣化天皇 ( 535-539)

欽明天皇 ( 539-571) ▪ 敏達天皇 ( 572-585) ▪ 用明天皇 ( 585-587) ▪ 崇峻天皇 ( 587-592)

推古天皇 ( 592-628)

第二系

舒明天皇 ( 629-641) ▪ 皇極天皇 ( 642-645) ▪ 孝德天皇 ( 645-654) ▪ 齊明天皇 ( 655-661)

天智天皇 ( 661-671) ▪ 弘文天皇 ( 671-672) ▪ 天武天皇 ( 673-686) ▪ 持統天皇 ( 686-697)

文武天皇 ( 697-707) ▪ 元明天皇 ( 707-715) ▪ 元正天皇 ( 715-724) ▪ 聖武天皇 ( 724-749)

孝謙天皇 ( 749-758) ▪ 淳仁天皇 ( 758-764) ▪ 稱德天皇 ( 764-770) ▪ 光仁天皇 ( 770-781)

桓武天皇 ( 781-806) ▪ 平城天皇 ( 806-809) ▪ 嵯峨天皇 ( 809-823) ▪ 淳和天皇 ( 823-833)

仁明天皇 ( 833-850) ▪ 文德天皇 ( 850-858) ▪ 清和天皇 ( 858-876) ▪ 陽成天皇 ( 876-884)

光孝天皇 ( 884-887) ▪ 宇多天皇 ( 887-897) ▪醍醐天皇 ( 897-930) ▪ 朱雀天皇 ( 930-946)

村上天皇 ( 946-967) ▪ 冷泉天皇 ( 967-969) ▪ 圓融天皇 ( 969-984) ▪ 花山天皇 ( 984-986)

一條天皇 ( 986-1011)

第三系

三條天皇 ( 1011-1016) ▪ 後一條天皇 ( 1016-1036) ▪ 後朱雀天皇 ( 1036-1045) ▪ 後冷泉天皇 ( 1045-1068)

後三條天皇 ( 1068-1072) ▪ 白河天皇 ( 1072-1086) ▪ 堀河天皇 ( 1086-1107) ▪ 鳥羽天皇 ( 1107-1123)

崇德天皇 ( 1123-1141) ▪ 近衛天皇 ( 1141-1155) ▪ 後白河天皇 ( 1155-1158) ▪ 二條天皇 ( 1158-1165)

六條天皇 ( 1165-1168) ▪ 高倉天皇 ( 1168-1180) ▪ 安德天皇 ( 1180-1185) ▪ 後鳥羽天皇 ( 1183-1198)

土御門天皇 ( 1198-1210) ▪順德天皇 ( 1210-1221) ▪ 仲恭天皇 ( 1221-1221) ▪ 後堀河天皇 ( 1221-1232)

四條天皇 ( 1232-1242) ▪ 後嵯峨天皇 ( 1242-1246) ▪ 後深草天皇 ( 1246-1259) ▪ 龜山天皇 ( 1259-1274)

後宇多天皇 ( 1274-1287) ▪ 伏見天皇 ( 1287-1298) ▪ 後伏見天皇 ( 1298-1301) ▪ 後二條天皇 ( 1301-1308)

花園天皇 ( 1308-1318) ▪ 後醍醐天皇 ( 1318-1339) ▪ 後村上天皇 ( 1339-1368) ▪ 長慶天皇 ( 1368-1383)

後龜山天皇 ( 1383-1392) ▪ 光嚴天皇 ( 1331-1333) ▪ 光明天皇 ( 1336-1348) ▪ 崇光天皇 ( 1348-1351)

後光嚴天皇 ( 1352-1371) ▪ 後圓融天皇 ( 1371-1382) ▪ 後小松天皇 ( 1382-1412)

第四系

稱光天皇 ( 1412-1428) ▪ 後花園天皇 ( 1428-1464) ▪ 后土御門天皇 ( 1464-1500) ▪ 後柏原天皇 ( 1500-1526)

後奈良天皇 ( 1526-1557) ▪ 正親町天皇 ( 1557-1586) ▪ 後陽成天皇 ( 1586-1611) ▪ 後水尾天皇 ( 1611-1629)

明正天皇 ( 1629-1643) ▪ 後光明天皇 ( 1643-1654) ▪ 後西天皇 ( 1654-1663) ▪ 靈元天皇 ( 1663-1687)

東山天皇 ( 1687-1709) ▪ 中御門天皇 ( 1709-1735) ▪ 櫻町天皇 ( 1735-1747) ▪ 桃園天皇 ( 1747-1762)

後櫻町天皇 ( 1762-1770) ▪ 後桃園天皇 ( 1770-1779) ▪ 光格天皇 ( 1779-1817) ▪ 仁孝天皇 ( 1817-1846)

孝明天皇 ( 1846-1866) ▪ 明治天皇 ( 1867-1912) ▪ 大正天皇 ( 1912-1926) ▪ 昭和天皇 ( 1926-1989)

明仁天皇 ( 1989-2019) •德仁天皇(2019--)

參考文獻

  1. 與武則天同一年登基的日本女皇,與三姐妹同時嫁給叔叔,死後火葬 原創|發布:2017-11-17 21:16:17 更新:2017-11-18 19:19:22閱讀 2701贊 11 就在武則天登基為女皇的同一年,東瀛島國日本也誕生了一位新女皇
  2. 一代女天皇持統天皇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什麼地方 2017年3月17日 - 中國歷史上只有一位女皇帝就是武則天,但在日本的歷史上卻有多位女天皇,持統天皇就是這其中的一位。持統天皇與武則天之間有着一些相似之處,都是擁有...
  3. 直木孝次郎.持統天皇.日本:吉川弘文館,1985年:51-53
  4. 日本書紀:卷三十持統紀 .古事記 ~往古之追慕~[引用日期2012-05-24]
  5. 北山茂夫.日本古代政治史の研究·持統天皇論.日本:岩波書店,1959年:132
  6. 直木孝次郎.持統天皇.日本:吉川弘文館,1985年:122-123
  7. 渡辺晃宏.平城京と木簡の世紀.日本:講談社,2001年: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