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回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挽回祭,外文名:Propitiation,基督教聖經術語。
學習《聖經》、了解基督教[1]的功利目的是,從中解讀歐美文化的密碼,理解他們。就像理解中國你一定要了解儒家文化[2]一樣。
簡介
借着奉獻禮物,使怒氣轉消。古代外邦人常使用這詞,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諸神是不可測的,隨時會因敬拜者所作的任何瑣事而惱怒。每當天災降臨,他們便以為有神在發怒,要懲罰那些敬拜他的人。補救方法是馬上獻上祭物。一份選擇得合適的祭物能平息那神的怒氣,使他情緒再次好轉。這過程稱為挽回祭。
有鑑於此,有些現代的神學家反對把這詞用在聖經中的神身上。在他們心目中,神不是一位受賄而感愜意的神,因而反對整個觀念。他們在希臘文新約遇到這詞時,便翻譯成「贖罪」,或其他不會觸及神憤怒的同義詞。這種迴避是不合理的,因為:第一,挽回祭這希臘用詞出現在一些重要的經文中(羅三25;來二17;約一二2,四10);第二,神的震怒這觀念在整本聖經中都可見。我們要考慮的是罪得赦免的途徑。
神不會發怒這觀念,無論在舊約或新約中都找不到。那既不是猶太人的觀念,也不是基督徒的觀念,那是來自希臘哲學家的觀念。他們認為他們的諸神是冷酷無情的。諸神高高在上,對卑微的人間事情不感興趣。但聖經說神以純潔無限的愛愛人,因為神極愛他的子民,所以當他們犯罪,玷污他的創造,給他所愛的人帶來生活上的困苦時,他不會坐視不理,在那些情況中,顯然他是憤怒的。每當神的兒女犯罪,他們便為自己惹來神的憤怒。當然,他發怒時並不像人類那樣失去理性和自控。他的憤怒是源於他對惡事堅決抗拒,這是神聖潔的本性。
這種對罪惡的抗拒並非一揮即去,而是需要一些實質的方法。聖經說,惟有在十字架上可成就這事。耶穌「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約一二2)。這並不是看十字架的唯一角度,卻是一個很重要的角度。若神的憤怒是真實的,我們便必須考慮如何處理導致那憤怒的罪。新約所說的「挽回祭」,意思是耶穌為人類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便一次過除去了神在他子民身上的震怒。
參:「贖罪」;「神的憤怒」;「贖罪祭 / 挽回祭」。
參考文獻
- ↑ 基督教歷史,搜狐,2021-03-03
- ↑ 論中國儒學之沉浮變遷,豆丁網,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