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蝎记事(231)(井立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捉蝎记事(231)》是中国当代作家井立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捉蝎记事(231)
几天前,我和先生去看刘亦菲主演的电影《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电影我无感,里面一个画面却萦绕脑海,挥之不去,不吐不快。
电影的结尾,冯绍峰主演的袁帅要陪深爱的狐妖白纤楚(刘亦菲饰)回家,考虑到妖精家族重口味,因此礼物是两盒蝎子,用精致纸盒包装,中途蝎子爬了出来,袁帅纠结半天,用手拿起又扔回盒子。我和先生吐槽,这简直低估蝎子的智商。抓蝎子,那动作一定要快,一气呵成,否则肯定被蜇。慢也行,那得认真仔细,瞅准机会,捏住尾巴最后两节,快速提起。还有,该用透气的瓶装,瓶盖要有孔。先生听完,抚额,大笑,这是感受?
自古以来说起蝎子,虽不至于毛骨悚然,但花容失色还是常见到的,人们用“蛇蝎心肠”、“蛇头蝎尾”来形容人毒辣,所以提起它每每厌恶之。我小时候生活在北方农村,那里的人们对它没有丝毫成见,众虫平等,相反,因为它具有的巨大药用价值可以卖钱,大概每斤最贵180元,所以多多益善。
我童年的快乐跟蝎子密不可分,我们的暑假基本都是在捉蝎中度过。小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孩子,吃过饭,经常约在一起去捉蝎子,三五人一起,去到山林里。于是对蝎子有很深的感情。
蝎子可不是一年什么时候都有的,24个节气中有个节气叫“惊蛰”,在立春和雨水之后,大约在每年阴历二月、阳历3月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时候春回大地,天气转暖,雨水增多,冬藏蛰居的小虫开始苏醒,蝎子也不例外。经历一冬的蛰伏,这时候它们迫不及待要出来吸风饮露,捕虫猎食,游戏草丛,然后持续到立秋时节。惊蛰后的蝎子多半个头非常大,而且数量多。我们村三面环山,加之这时节杏花、桃花次第开放,去山林里捉蝎,那不知道要比在田地里耕种美多少,何况还可以卖了赚钱,交下学期的学费或者央求母亲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于是捉蝎,对孩童的我们来说,是最美的事情,没有之一。
捉蝎要做好准备,赤手空拳是要不得的。蝎尾末节有毒刺,被蜇一下可是感觉很酸爽,足足疼上一天那是不能少的,即使你涂了蝎子草或者蜗牛的粘液。如果是大大的雌蝎子蜇你,更是除了蛰处,还会痛牵他处。但有一大好处,“被蝎子蜇,一年不会生病”,这个我有被蜇过,但当年有没有生病我可记不得了,不过蝎毒是蝎子的精华,增加抵抗力的良药,这在古籍药典中都有记载。
当然,虽然说被蜇一下有益处,但谁也不愿意去尝试一天痛楚,所以要配好工具。我们的工具至少有三样,一是镊子,这种镊子多半是筷子做的,从中间用刀劈开,要不偏不倚,然后选择适合的小棍放在顶端,用绳子捆好,镊子便制成了。好的镊子是成功的关键,既防止被蜇,又能在发现蝎子的时候快速堵住它的去路,迅速夹起。二是大点的塑料瓶子或者结实的塑料袋子,用来装蝎子。瓶子或袋子内侧要光滑,防止蝎子爬上来。玻璃瓶是要不得的,容易打碎,尤其是山林间,蝎子跑一地,辛苦就白费了。袋子要结实,否则容易被荆棘勾破,一样的道理。三是火钩子,农村经常用它来倒腾炉中炭火,捉蝎子它是干嘛用的呢,翻石头。这三样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如果再精细一点,那就穿长衣长裤,再带个草帽。水杯我们基本是不带的,林间有甘甜清澈的泉水,我们都知道在哪里。
捉蝎要选好地点。不能是茂密不透风的树林,不能是没有阳光的山林背面,所以向阳有灌木的山坡是最好的选择。它喜欢潮湿阴暗处,这个湿非常讲究,刚下过雨自然是不行的,最好的是下过雨,太阳出来晒过半天后,半潮湿的地方,那才是它的最爱。阴暗地,多选择石头底下或者石缝的缝隙。这个石头不能是奇形怪状的,最好是不太厚的石板,大点小点没关系。所以上面我们提到必须带火钩子,因为火钩子可以直接勾起石板,可以省力,大大提高效率。
不是每一块石板底下都有蝎子,往往上百块石头底下能捉到一只已是幸运事。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通常做法是翻的石头要尽量避开别人翻过的,因为就算有蝎,可能也被别人捉走了。当然,即使掌握上面的技巧,捉蝎也是要有运气才行。于是大家相约,谁翻到蝎子,就吆喝一声。我们通常这么吆喝“我这里有个大的”,“我这里有个半大的”,声音里满满的欣喜,同时也激励其他伙伴继续努力。大蝎子体长约60mm,会比较有重量,但是数量不多,半大的比较常见,也可以接受,再小一点的我们就不捉了。村里的大人有告诫,“凡事不能做尽”。还有一种蝎子,即使它达到捕捉条件,我们也不捉,那就是刚完成生产的母蝎,道理你懂的。
捉蝎会发生很多事情,我们先来说说人的事儿。
作者简介
井立娜,栖居河北,会做纸艺花,喜诗书,生活简单。希望每天早上从中午开始,慢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