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搔首问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搔首问天》古琴曲,又名天问,战国屈原作。其节奏抑扬顿挫,其神韵谘嗟浩叹,一片孤忠。前五段步步催急,不胜悲愤之怀,六段以后句句跌慢,渐归和缓。可知事当无可如何之会,惟有反己自修而已,天可问乎,警醒道人识[1]

简介

最早见于《五知斋琴谱》,表达了一种忧抑悲愤的情绪

此曲初见于《五知斋琴谱》(清徐琪撰于1722年),但正名作《秋塞吟》。三个曲名虽同为一曲(曲调大同小异),但解题内容却迥然不同。今山东诸城派按《搔首问天》诠释音乐。《梅庵琴谱》(王燕卿传谱,徐卓编述)在其后记说:“本曲即《离骚·天问》篇之意。内容极尽忧抑悲愤之情。”

第一段,泛音由高音区移向中音区,并转入低音散音、自由跌宕的旋律,音区大幅度的音变化,给人以孤高旷达之感。此后,旋律在中、低音区徘徊,音调起而又伏,第三段反复吟叹,犹如“低徊穷思,不得申诉之苦,及俯仰哀号无可奈何之慨”(《梅庵琴谱·搔首问天·后记》)。第四、五、六段中,旋律多次冲向高音区,表达了“或仰天长号,或俯首深思”的情绪。第七、八、九段连续快弹,一气呵成,有“悲愤欲绝之势”。全曲以无可奈何抑郁之情而终结[2]

题解

又名《秋塞吟》、《水仙操》。此曲初见于《五知斋琴谱》(清徐琪撰于1722年),但正名作《秋塞吟》。三个曲名虽同为一曲(曲调大同小异),但解题内容却迥然不同。《秋塞吟》为秋天塞外之感,《水仙操》解为伯牙海上待师之际,为天风海涛所感。《搔首问天》有解为屈原深切忧国忧民之感。三者相去甚远,必须明辩方可恰当以对。今山东诸城派按《搔首问天》诠释音乐。《梅庵琴谱》(王燕卿传谱,徐卓编述)在其后记说:“本曲即《离骚·天问》篇之意。内容极尽忧抑悲愤之情。”梅庵压轴之曲,传为春秋屈原所作,取《离骚·天问》意。内容极尽忧抑悲愤之情,而有低徊穷思不得申诉之苦,及俯仰哀号无可奈何之慨。这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第一段,泛音由高音区移向中音区,并转入低音散音、自由跌宕的旋律,音区大幅度的音变化,给人以孤高旷达之感。此后,旋律在中、低音区徘徊,音调起而又伏,第三段反复吟叹,尤如“低徊穷思,不得申诉之苦,及俯仰哀号无可奈何之慨”(《梅庵琴谱·搔首问天·后记》)。第四、五、六段中,旋律多次冲向高音区,表达了“或仰天长号,或俯首深思”的情绪。第七、八、九段连续快弹,一气呵成,有“悲愤欲绝之势”。全曲以无可奈何抑郁之情而终结。

视频

搔首问天 相关视频

琳碧阁古琴集--《搔首问天》王永昌
刘善教《搔首问天》

参考文献

  1. 仰天长号,俯首深思,腾讯网, 2020-3-31
  2. 《搔首问天》古琴曲介绍 ,新浪博客,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