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搦管挥毫处.余香尚满怀-024年元旦献辞(曾令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搦管挥毫处.余香尚满怀-024年元旦献辞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搦管挥毫处.余香尚满怀-024年元旦献辞》中国当代作家寇玉苹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搦管挥毫处.余香尚满怀-024年元旦献辞

PART-01

真是时光如水,悄无声息,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之下。一觉醒来,面向一轮火红的朝阳,才蓦然发觉:我们已经跨入2024年的门槛。

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累并快乐着。即使有小小的挫折,些许的迷惘,偶尔的沮丧,但我们全都视如生活那大海上,一朵漩起的浪花。因此,我们就像那蹒跚的老牛,依然负重前行。

固然,通向远方的路上,可能鲜花与荆棘共生,掌声与嘘声同响,正如辛稼轩《鹧鸪天》词云:“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但惟有愚公一样的执着,夸父一样的坚韧,才能坚守初心,永葆文心,长怀童心;也才能像那位世纪老人巴金先生一样,“将心交给读者”。

PART-02

我们知道,此生一旦选择了文学,几乎也就选择了结庐人境、心远地偏的阒寂;选择了文学,我们同时也就选择了远离红尘的喧嚣,远离过多的勾心斗角。毕竟,“小楼一夜听春雨”,仄仄的深巷中,不仅有风雨如晦、鸡鸣犬吠,还有夜深人静的半轮弯月、一窗寒影,还有明朝那叫卖杏花的脆脆童声。

因此,翻阅面前沉甸甸的四期80万字的杂志,浏览眼前324期60万字的微刊,我们感到无尚的欣慰。因为,这一年,这些作品,将我们与读者、作者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PART-03

诚然,文学饥不可以为食,寒不可以为衣。但在文学充斥污遭猫无厘头的时代,在商品经济与商品人际日渐盛行的今天,在阅读越来越碎片化的时候,文学,从头到脚散发出回眸一笑、我见犹怜的魅力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认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细细想来,文学,何尝不是如此!

PART-04

英国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坚韧是成功的一大因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必会把人唤醒。”我们深知,通向未来的道路,并不都是鲜花铺地、诗意盎然;但崎岖的山路上从来都有着先行者不屈的身影。不管风吹雨打,我们,必将坚执正信,毅然前行。

搦管挥毫处,余香尚满怀。让文学烛照我们的心灵,迤逦前行在深邃的矿洞;让文学与我们携手,笑看夕照南山,笑看柳梢月上,笑看文字花开。

2024年1月1日,星期一,晨,于西都长乐居[1]

作者简介

曾令琪: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理事,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大中华文学》杂志总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