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摇之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招摇山 南方的第一列山系叫做鹊山,鹊山之首叫招摇山,耸立在西海岸边,山上多长桂树,山中蕴藏着许多金属矿产和玉石。山上生长着一种草,叶子的形状就像韭菜,呈青色的华光,它的名字叫祝余,吃了它不会感到饥饿。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构树,有着黑色的纹理,它的光华照耀四方,这种树木的花名字叫迷谷,把它佩带在身上就不会迷失方向。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猿猴,双耳是白色的,既能匍匐前行,又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吃了它就能健走。丽麀之水发源于此,由东向西流入大海,水中多产一种称为育沛的植物,佩带它可以不生蛊胀之症。

山海经第一山

“山海经第一山”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山是《山海经》记载的第一座山。1983年12月,我国第一次全国性山海经学术研讨会“中国《山海经》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研讨会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试论招摇山的地理位置》,论证"山海经第一山"招摇山是广西兴安县的猫儿山。 [1]

原文

南山经之首曰䧿山①。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花②,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③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④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⑤,食之善走。丽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⑥疾。 注释 ①南山经之首曰䧿山:南山经之首指南方的第一列山系。䧿,古鹊字。 ②花:花古通“华”。华,美丽而有光彩的。 ③榖:榖,即构树。又称“楮”。构树,落叶乔木,开淡绿色花,果实红色,树皮纤维可造纸。见《山海经万物纲目·木部·谷》 ④禺:禺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一种猴。居住在树上,其形状如猿,白面黑颊,多胡须而毛彩斑斓。尾长过身,它的末端有分叉,雨天则用叉塞住鼻孔。 ⑤狌狌:狌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异兽,形似猿猴。狌狌是神奇的野兽,传说他通晓过去的事情,但是却无法知道未来的事情。猩猩。 ⑥瘕:虫病,指腹中的蛊胀病。

山海经考据

招摇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第一座山,关于它的地理位置,有四种说法:一为今岷山;二是今雅鲁藏布江源头的狼阡喀巴布山;三指今广东连县;四即今广西兴安县的猫儿山。[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