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搖之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招搖山 南方的第一列山系叫做鵲山,鵲山之首叫招搖山,聳立在西海岸邊,山上多長桂樹,山中蘊藏着許多金屬礦產和玉石。山上生長着一種草,葉子的形狀就像韭菜,呈青色的華光,它的名字叫祝余,吃了它不會感到飢餓。有一種樹木,形狀像構樹,有着黑色的紋理,它的光華照耀四方,這種樹木的花名字叫迷谷,把它佩帶在身上就不會迷失方向。有一種獸,它的形狀像猿猴,雙耳是白色的,既能匍匐前行,又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它的名字叫狌狌,吃了它就能健走。麗麀之水發源於此,由東向西流入大海,水中多產一種稱為育沛的植物,佩帶它可以不生蠱脹之症。

山海經第一山

「山海經第一山」是《山海經》記載的第一座山,招搖山是《山海經》記載的第一座山。1983年12月,我國第一次全國性山海經學術研討會「中國《山海經》學術討論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在研討會上發表學術研究成果《試論招搖山的地理位置》,論證"山海經第一山"招搖山是廣西興安縣的貓兒山。 [1]

原文

南山經之首曰䧿山①。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花②,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榖③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④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⑤,食之善走。麗麂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⑥疾。 注釋 ①南山經之首曰䧿山:南山經之首指南方的第一列山系。䧿,古鵲字。 ②花:花古通「華」。華,美麗而有光彩的。 ③榖:榖,即構樹。又稱「楮」。構樹,落葉喬木,開淡綠色花,果實紅色,樹皮纖維可造紙。見《山海經萬物綱目·木部·谷》 ④禺:禺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一種猴。居住在樹上,其形狀如猿,白面黑頰,多鬍鬚而毛彩斑斕。尾長過身,它的末端有分叉,雨天則用叉塞住鼻孔。 ⑤狌狌:狌狌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異獸,形似猿猴。狌狌是神奇的野獸,傳說他通曉過去的事情,但是卻無法知道未來的事情。猩猩。 ⑥瘕:蟲病,指腹中的蠱脹病。

山海經考據

招搖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第一座山,關於它的地理位置,有四種說法:一為今岷山;二是今雅魯藏布江源頭的狼阡喀巴布山;三指今廣東連縣;四即今廣西興安縣的貓兒山。[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