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擂茶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擂茶粥广东清远农村地区的汉族传统名点,“长相兀突,味道佳美”,“碗碗生津,匙匙养神”,是对清远风味擂茶粥最恰当的描述。当地农村,或联络感情,或招待宾朋,或婚嫁喜庆,擂茶粥是必不可少的礼待,俗称“半餐” 。因擂茶粥具有清热解暑、提神生津、生津止渴、帮助消化、改善体质、延年益寿等功效而成了当地人们的食谱之一,经久不衰[1]


传说典故

提起擂茶粥的来历,有许多优美有趣的传说
传说一: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南征,恰遇天气炎热,瘴气弥漫,瘟疫肆虐,数百将士染病倒下。正在将军苦思良策以图应对时,当地一位老妪为部队的纪律严明,行为端正所感动,主动献出秘方“三生汤”给将士治病。老妪把生茶叶、生米、生姜等放在牙盆里,用山苍树把它们擂成糊状,然后用沸水冲制成汤让将士服用。将士们饮用了这种“三生汤”后,有病的迅速痊愈,无病的也可抵御传染。由于此物带有发散、消滞、清热的作用,取得治病防病的效果,一传十十传百,广泛流传开来。将士们为感怀老妪救命恩德,命名“擂茶汤”。当地老百姓也仿吃之,并演变成擂茶粥。
传说二: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交战,因久旱酷暑,营中瘟疫横扫,刘备的军队吃了当地人做的擂茶粥后治好了疫病打了胜仗。
传说三:北宋的潘仁美。他奉宋太宗之命征服南汉王朝,到了南方水土不服,士兵们上吐下泻病情严重,当地一老妇同样炮制擂茶粥帮助士兵治愈。
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英德游击队的队医就曾经采用擂茶粥食疗法为战士疗伤 [2]


做法

擂茶粥是用陶制器具将山茶叶磨成粉末状,再用冷开水、花生油调成浆,后用白粥调制的一种粥。由此可见,它的制作过程技术含量很高。
1、工具:特制陶盆(俗称牙盆),它口大底平窄;擂茶棍一条,茶杯大小,长1.5米左右,下端刨圆,便于擂转。这些擂茶棍的材质木屑含有纤维素和木糖,性味甘咸,无毒,具清热解毒功效。
2、茶叶:选择春分至清明前后采摘的山茶叶为上佳品,苦斋婆、雷公碗、狗贴耳、牛头沫、漆大驳、布镜耳、糖梨叶、枫树叶等次之。茶叶采摘回来后,先揉搓茶青,再置于砂锅用文火慢炒脱水,自然冷却后用陶罐或干柚子皮密封置放,取出即可用。保存越好年月越久远,擂茶粥的颜色越深味道越醇香,保健功效越显着。
3、制作流程。先将茶叶用水洗干净放入牙盆内,用大腿夹紧牙盆,用擂茶棍,将茶叶擂烂后,再加入适量的水和花生油,擂成茶浆。可视个人口味喜好加入芝麻炒花生、薄荷、陈皮等佐料。
4、煮粥:大米七八成熟时用木勺把三分之二的米渣捞起,粥水要稀,最好能照出人影。白粥煮好后,将其倒入盛有擂茶浆的牙盆,再添入刚才捞起的米渣,加盐搅拌均匀,一顿风味独特的擂茶粥即大功告成。如果只喝擂茶水,用粥汤或开水冲兑即可[3]

视频

【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洞擂茶粥


參考文獻

  1. 清远美食--擂茶粥 ,搜狐,2018-07-03 18:13
  2. 英德传统名点—擂茶粥|| 长相兀突,味道佳美 ,搜狐,2018-04-01 13:45
  3. 擂茶粥,香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