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乡与外乡人(张应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故乡与外乡人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故乡与外乡人》中国当代作家张应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故乡与外乡人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响起,熟悉的景物在眼前呈现,故乡又发布了新的城市宣传片。思绪不禁穿过阴雨绵绵的江城,回到江南那绿水青山间的故乡,黄石,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那里有我对一个关于故乡与外乡人故事的记忆,这个故事陪伴着我的成长。

星光点点,夏虫欢鸣,盛夏的夜迷蒙而吵闹,躺在树荫下的竹床上听爷爷讲故事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我们这个厂子当年是香帅创办的呢!”望着远方工厂的灯火,爷爷轻摇着扇子慢悠悠地说道。我好奇地问道“香帅是谁?”“名臣张之洞”爷爷很快接过话茬,“香帅当年可厉害了,要文有文,要武有武……”“为什么他还叫香帅呢?”我打断爷爷的话头。“因为……因为……反正太爷是这样叫的,我们就这样叫的”爷爷沉思一阵回答道。这个答案没有说服我,我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许因为这人很香,人们留下了印象,所以称为香帅?”爷爷沉默了一会儿,笑着回答道“或许吧”。随后他接着讲“香帅”的功绩,原来爷爷工作的工厂是这位香帅创办的,那时还为这个工厂修了铁路,高祖父第一次看到火车还被火车的轰鸣声吓得直捂耳朵。爷爷当年进工厂时,看到大气锤还跑回去向高祖父夸耀。爷爷讲到这些往事,我两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后来爷爷颇有感叹地说“什么叫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就是的,这场子养活了多少人啦!”远处传来隐约的火车汽笛声,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因为爷爷、父亲、家里的许多亲戚都在这个工厂里工作。望着满天星斗,我想这个带有香气的大臣很厉害。童年的那个夏天夜晚,我第一次知道有个香帅张之洞,他在家乡创办了一个工厂。

中学时,我学习家乡的历史才初步了解张之洞,这位晚清名臣。这位祖籍直隶南皮的“外乡人”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爷爷、父亲所工作的钢铁厂,这位思想开放的官员还在家乡修筑了华中地区的第一条铁路,湖北最早的水泥厂,使得家乡成长为近现代的工业重镇。

一次,我们获得进入大冶钢厂,这个当年由张之洞一手创办的钢铁厂内部进行参观的机会。一路上,我们看到许多历史的痕迹,毛主席视察时休息的小楼;苏联式风格的工人俱乐部楼;被日军炸毁的炼钢高炉;侵华日军设立的碉堡;19世纪西式的厂门……这一处处遗迹诉说着这个工厂的历史,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当我们进入一个阔大的广场时,向导告诉我们这个广场叫做“张之洞”广场,是为了纪念工厂最初的创始人张之洞而命名的。整个广场整洁宽阔,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中的张之洞青铜雕像,高大的雕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宏伟壮丽,张公手捋胡须,神情严肃,目光坚定,顺着雕像的目光看去,是一排排现代化的厂房。站在高大的塑像前,我体会到张公对家乡的巨大功绩,正因为他筚路蓝缕,在家乡开办工厂,修建铁路,才把一个默默无名的小镇变为一个为祖国工业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工业重镇,当年毛主席说“就是骑驴也要来”,先后两次视察家乡,可见家乡的重要地位。那天我们还参观了现代化的生产区,飞溅的火花;火红的钢水;先进的电脑控制室。我想张公若知道这些一定会倍感欣慰吧!漫步塑像前,触摸着纪念碑上的文字,看着一处处记录历史变迁的建筑,我对家乡的这座工厂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也对这个为家乡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外乡人更加敬佩。

后来,每天上下学从工厂外经过时,我都会不时望望这记录家乡变迁,解决无数家乡人民生计问题的工厂。工厂里高耸的烟囱不断地冒着白烟,冒着,冒着,白烟里火车的汽笛声渐渐消失,爷爷讲故事成为回忆,工厂的景象变为印象,我成为一个在外求学的“外乡人”。

火车的汽笛声被汽车的喇叭声取代,工厂的烟囱被高耸的写字楼代替,这里与家乡很不一样。虽说大城市的生活很便利,但自己还是不时想起故乡的山水树木,工厂烟囱,爷爷的故事以及父亲下班时带回的猪油饼。一日,接到一项协助整理历史文献的任务,一看任务名,一阵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原来,是协助整理张之洞在湖北的一些文章!爷爷的故事,家门口的工厂,高大的塑像……这些熟悉的记忆给在外的我以温暖的回忆。而随着整理的进行,我对张之洞这个建设家乡的外乡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阅读张之洞的相关文章,我知道了这位名臣的基本信息与精神力量,他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字。香公字孝达,号香涛,“香帅”这一称呼或许与他的号有关。如果爷爷能够听到这个合理的解释就好了,或许当年是为了不打击我,才会对我那异想天开的想法表示赞同吧!从香公在湖北的一些文章来看,他高瞻远瞩,认为引进技术发展民族实业是民族自强的必然道路。如《筹设炼铁厂折》便言开矿建厂是“自强之端”。香公的这些努力并非一帆风顺,既有保守官僚的反对,也有百姓的不理解,如《兴修大冶铁山运道札》一文中就记载了在修筑运矿铁路时,遇到了上至保守官员,地方乡绅的反对,下至百姓劳作时的懈怠。但这并没有阻止他发展近代工业的步伐,最终一座座现代工厂建立起来,铁路开始在荆楚大地上四处延伸。香公考虑周到,在工厂建成后,还想方设法使工厂良好运作,如《商办大冶水泥厂请暂免税厘片》一文就请求政府对新办水泥厂进行减税优惠,以促进水泥工业的发展。思念家乡的我,看到香公为家乡工业的发展而殚精竭虑的文字时不禁心生感激。身为外乡人的他,心系祖国命运与人民,不惧阻力,开办实业,追求民族自强与进步。其实,文献整理工作并不容易,有时为了一个词义要查阅众多典籍,有时为了断句的地方需推敲再三。但看着香公字里行间展现出的博大胸怀,长远目光,坚定意志,想起家乡的绿水青山,现代工厂与家人的赞颂,我觉得阅读、整理香公的文章,是一个黄石人的荣幸。

我的故乡,黄石,一座位于江南秀丽山水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香帅张公,一位探寻民族独立自强的历史名臣。黄石因香公的努力而成为工业重镇,香公也借助黄石探寻着民族自强的道路,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今天,许多人都在异乡与当地人一起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家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着,黄石与香帅,这个故乡与外乡人的故事会一直流传下去。[1]

作者简介

张应麟,湖北黄石人,现在外地求学。热爱家乡文化,喜爱阅读文学、历史类书籍,时常随手记录生活点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