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鄉與外鄉人(張應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鄉與外鄉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故鄉與外鄉人》中國當代作家張應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故鄉與外鄉人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熟悉的旋律在耳畔響起,熟悉的景物在眼前呈現,故鄉又發布了新的城市宣傳片。思緒不禁穿過陰雨綿綿的江城,回到江南那綠水青山間的故鄉,黃石,一座年輕的現代化工業城市。那裡有我對一個關於故鄉與外鄉人故事的記憶,這個故事陪伴着我的成長。

星光點點,夏蟲歡鳴,盛夏的夜迷濛而吵鬧,躺在樹蔭下的竹床上聽爺爺講故事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我們這個廠子當年是香帥創辦的呢!」望着遠方工廠的燈火,爺爺輕搖着扇子慢悠悠地說道。我好奇地問道「香帥是誰?」「名臣張之洞」爺爺很快接過話茬,「香帥當年可厲害了,要文有文,要武有武……」「為什麼他還叫香帥呢?」我打斷爺爺的話頭。「因為……因為……反正太爺是這樣叫的,我們就這樣叫的」爺爺沉思一陣回答道。這個答案沒有說服我,我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或許因為這人很香,人們留下了印象,所以稱為香帥?」爺爺沉默了一會兒,笑着回答道「或許吧」。隨後他接着講「香帥」的功績,原來爺爺工作的工廠是這位香帥創辦的,那時還為這個工廠修了鐵路,高祖父第一次看到火車還被火車的轟鳴聲嚇得直捂耳朵。爺爺當年進工廠時,看到大氣錘還跑回去向高祖父誇耀。爺爺講到這些往事,我兩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後來爺爺頗有感嘆地說「什麼叫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就是的,這場子養活了多少人啦!」遠處傳來隱約的火車汽笛聲,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因為爺爺、父親、家裡的許多親戚都在這個工廠里工作。望着滿天星斗,我想這個帶有香氣的大臣很厲害。童年的那個夏天夜晚,我第一次知道有個香帥張之洞,他在家鄉創辦了一個工廠。

中學時,我學習家鄉的歷史才初步了解張之洞,這位晚清名臣。這位祖籍直隸南皮的「外鄉人」為家鄉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除了爺爺、父親所工作的鋼鐵廠,這位思想開放的官員還在家鄉修築了華中地區的第一條鐵路,湖北最早的水泥廠,使得家鄉成長為近現代的工業重鎮。

一次,我們獲得進入大冶鋼廠,這個當年由張之洞一手創辦的鋼鐵廠內部進行參觀的機會。一路上,我們看到許多歷史的痕跡,毛主席視察時休息的小樓;蘇聯式風格的工人俱樂部樓;被日軍炸毀的煉鋼高爐;侵華日軍設立的碉堡;19世紀西式的廠門……這一處處遺蹟訴說着這個工廠的歷史,見證着歲月的變遷。當我們進入一個闊大的廣場時,嚮導告訴我們這個廣場叫做「張之洞」廣場,是為了紀念工廠最初的創始人張之洞而命名的。整個廣場整潔寬闊,最引人注目的是廣場中的張之洞青銅雕像,高大的雕像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宏偉壯麗,張公手捋鬍鬚,神情嚴肅,目光堅定,順着雕像的目光看去,是一排排現代化的廠房。站在高大的塑像前,我體會到張公對家鄉的巨大功績,正因為他篳路藍縷,在家鄉開辦工廠,修建鐵路,才把一個默默無名的小鎮變為一個為祖國工業化做出巨大貢獻的工業重鎮,當年毛主席說「就是騎驢也要來」,先後兩次視察家鄉,可見家鄉的重要地位。那天我們還參觀了現代化的生產區,飛濺的火花;火紅的鋼水;先進的電腦控制室。我想張公若知道這些一定會倍感欣慰吧!漫步塑像前,觸摸着紀念碑上的文字,看着一處處記錄歷史變遷的建築,我對家鄉的這座工廠有了更加真切的感受,也對這個為家鄉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外鄉人更加敬佩。

後來,每天上下學從工廠外經過時,我都會不時望望這記錄家鄉變遷,解決無數家鄉人民生計問題的工廠。工廠里高聳的煙囪不斷地冒着白煙,冒着,冒着,白煙里火車的汽笛聲漸漸消失,爺爺講故事成為回憶,工廠的景象變為印象,我成為一個在外求學的「外鄉人」。

火車的汽笛聲被汽車的喇叭聲取代,工廠的煙囪被高聳的寫字樓代替,這裡與家鄉很不一樣。雖說大城市的生活很便利,但自己還是不時想起故鄉的山水樹木,工廠煙囪,爺爺的故事以及父親下班時帶回的豬油餅。一日,接到一項協助整理歷史文獻的任務,一看任務名,一陣熟悉的感覺湧上心頭。原來,是協助整理張之洞在湖北的一些文章!爺爺的故事,家門口的工廠,高大的塑像……這些熟悉的記憶給在外的我以溫暖的回憶。而隨着整理的進行,我對張之洞這個建設家鄉的外鄉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通過閱讀張之洞的相關文章,我知道了這位名臣的基本信息與精神力量,他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名字。香公字孝達,號香濤,「香帥」這一稱呼或許與他的號有關。如果爺爺能夠聽到這個合理的解釋就好了,或許當年是為了不打擊我,才會對我那異想天開的想法表示贊同吧!從香公在湖北的一些文章來看,他高瞻遠矚,認為引進技術發展民族實業是民族自強的必然道路。如《籌設煉鐵廠折》便言開礦建廠是「自強之端」。香公的這些努力並非一帆風順,既有保守官僚的反對,也有百姓的不理解,如《興修大冶鐵山運道札》一文中就記載了在修築運礦鐵路時,遇到了上至保守官員,地方鄉紳的反對,下至百姓勞作時的懈怠。但這並沒有阻止他發展近代工業的步伐,最終一座座現代工廠建立起來,鐵路開始在荊楚大地上四處延伸。香公考慮周到,在工廠建成後,還想方設法使工廠良好運作,如《商辦大冶水泥廠請暫免稅厘片》一文就請求政府對新辦水泥廠進行減稅優惠,以促進水泥工業的發展。思念家鄉的我,看到香公為家鄉工業的發展而殫精竭慮的文字時不禁心生感激。身為外鄉人的他,心繫祖國命運與人民,不懼阻力,開辦實業,追求民族自強與進步。其實,文獻整理工作並不容易,有時為了一個詞義要查閱眾多典籍,有時為了斷句的地方需推敲再三。但看着香公字裡行間展現出的博大胸懷,長遠目光,堅定意志,想起家鄉的綠水青山,現代工廠與家人的讚頌,我覺得閱讀、整理香公的文章,是一個黃石人的榮幸。

我的故鄉,黃石,一座位於江南秀麗山水間的現代化工業城市;香帥張公,一位探尋民族獨立自強的歷史名臣。黃石因香公的努力而成為工業重鎮,香公也藉助黃石探尋着民族自強的道路,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成就。今天,許多人都在異鄉與當地人一起為當地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大家都在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努力着,黃石與香帥,這個故鄉與外鄉人的故事會一直流傳下去。[1]

作者簡介

張應麟,湖北黃石人,現在外地求學。熱愛家鄉文化,喜愛閱讀文學、歷史類書籍,時常隨手記錄生活點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