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教业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业中学(葡文:Escola Kao Yip;英文:Kao Yip Middle School),属于没有宗教背景的非牟利私立学校[1]

简介

于1975年由当时就任孔教中学与银业小学两校校长的何贤先生将两校合并,取孔教之教及银业之业成为教业,教业二字之意是教重在德,业精于勤,何贤先生为荣誉校董。

现时综合了高中,初中,小学和学前教育[2]。中学地址现位于澳门柿山大炮台,2010年1月23日将会迁至新口岸分校,原校届时将作为幼稚园及小学部,而幼稚园和初小分校现位于新口岸珠光大厦,中学部占地约三万平方呎,全校师生达到三千多人。

现任校长为贺 诚先生。

历史变迁

清朝末年,澳门一批尊孔人士陈纯甫、曹子良、李朝宗、鲍少勤等人发起成立澳门孔教会,当时的澳门绅贾卢廉若、陈绥之、邵宪章、杨勤甫、赵柳轩、郑逸洲、赵政、刘振晃等人也相继加入,于宣统二年(即1910年)4月19日成立,定名为"澳门孔教支会",推举卢廉若为会长,隶属于北京孔教总会,与山东、广州、香港等地各支会相联系,以"发扬孔道,提倡教育"为主,同年于澳门柿山大炮台街9号创立孔教学校(今因与银业学校合并易名"教业中学")。

孔教学校创办之初,仅为[[私塾],以孔教会旧会址炉石塘街46号二楼为校舍。1913年,澳门孔教会有感于澳门失学儿童多,乃将原办的私塾改为小学,命名为"阖澳华侨公立孔教学校",公推郑莘农为校长,聘请伍子衡、谭干初、何郁卿、梁焕堂为教员。初时仍以旧址为校舍,后迁往白马行柯传善堂围柯家大屋。1917年,得社会贤达支持,募捐7000元,购置现址柿山大炮台街4号为会址兼校舍,可容学生700多人。

上世纪40年代抗战期间,澳门教业学校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当时支持抗战的其中一支主力"澳门四届救灾会"就在该校举行成立大会。1941年,增办中学,易名"孔教中学"。战后,校务发展更快。其后,由名绅何贤(今澳门特首何厚铧之父)接任孔教会董事会主席。

上世纪50年代初,何贤兼任孔教中学校长,于55年捐出巨资重建会址,设"孔圣堂",以弘扬孔教。

1975年,为了改善教学环境,以利发展,何贤把毗邻也是他当校长的银业学校与孔教中学合并,组成"教业中学",至今已有学生三千余人,是现今爱国、爱澳学校的中坚之一。

视频

教业中学 相关视频

01_建立你的神学
03中国基督教教会历史-元朝及元末清初的天主教a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