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敢国神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敢国神社

图片来自kankomie

敢国神社(あえくにじんじゃ)是一座位于日本三重县伊贺市府中村 (三重県)的神社社格式内大社伊贺国一宫国币中社别表神社,祭神是大彦命,日本遗产“忍者之乡 伊贺和甲贺-追求真正的忍者-”(忍びの里 伊贺・甲贺-リアル忍者を求めて-)的组成部分之一。社藏的三十六歌仙匾额在2005年3月17日获指定为三重县指定文化财一览,同样是社藏的两个汤釜和石造灯笼则分别在1958年11月22日和2004年2月26日获指定为伊贺市有形文化财[1][2]

历史

根据神社官方记载,敢国神社创建于齐明天皇4年(685年)[3]。按《正仓院文书》中的“小治田藤麻吕解 (公文書)天平20年11月19日(748年12月13日)条记载,外从六位下的敢朝臣安麻吕是阿拜郡的郡司,其中“外”是指其籍贯位于畿内以外的地方,本居宣长在《古事记传》中以《续日本纪》中裳咋臣船主的请愿中提到“与伊贺国敢朝臣为同祖”为理据,主张阿閇氏的籍贯是阿拜,阿閇氏原本为,在天武天皇13年(684年)由于壬申之乱时的功绩而获赐姓朝臣,带豪族的大多以其根据地作为氏 (日本)(敢、阿閇和阿拜在日语中的发音均是“あえ”或“あへ”)。

贞观8年(866年),按《东南院文书》中的“伊贺国阿閇福子施入状”记载,阿閇福子将阿拜郡和山田郡的土地寄进至东大寺,另外根据《东南院文书》中的“伊贺国阿拜郡郡司解”天禄2年5月22日(971年6月17日)条记载,联名的郡判中负责人、国司代官、国目代和郡司等均是阿閇臣

按《新撰姓氏录》和《日本书纪》记载,由于阿閇氏的祖先是大彦命,因此《特选神名牒》认为由于其子孙集中于当地,所以便顺理成章地把祖先大彦命称作敢国津神来供奉[4]

按《日本文德天皇实录嘉祥3年6月4日(850年7月16日)条记载,神社以“伊贺国津神”的名义与伊豆国富贺神社和伊贺国佐佐神社等获赐从五位下的神阶[5],另一方面按《日本三代实录》贞观6年10月15日(864年11月17日)条记载,原本是正六位上的“安部神”获升至从五位下,对此森川樱男认为安部神虽然同样与阿閇臣有关,不过实际上是菅原神社 (伊贺市)的御旅所安部神社,与此同时同书的贞观9年10月5日(867年11月4日)条则记载“伊贺国从五位下敢国津神”与飞驒国从五位下水无神、荏名神社、槻本神社、大津神社 (飞驒市)、荒城神社、栗原神社 (高山市)、阿多由太神社和高田神社 (飞驒市)等一同升至从五位上,贞观15年9月27日(873年10月22日)条则记载道“伊贺国从五位上敢国津大社神”升至正五位下,其后按《日本纪略宽平3年4月28日(891年6月8日)条记载,神社再升至正五位上。

在《延喜式神名帐》中,神社则是式内大社,其后按《神社由绪书》记载,神社在延长年间(923年至931年)又得到朝廷协助修建社殿,按《神社核录》引述《直指抄》记载,神社在安和2年8月3日(969年9月17日)升至正一位,不过另一方面《日本历史地名大系》指按《南朝编年记略》记载,神社则是在历应4年(1341年)4月获南朝授予正一位,神主友胜则是从五位,不过没有确实的证据。

关于神社的一宫记述虽然见于《大日本国一宫记》,不过按《诸国一宫神名帐》和《源平盛衰记》记载,则分别称作南宫社和南宫大菩萨[6][7],实际上根据根津美术馆馆藏的《伊贺国封米返抄案》和《东大寺文书》“成恒名封米返抄案”记载,早于保安2年(1121)12月便有关于南宫的记述,《永万文书》中的永万元年(1165年)6月的“神祇官诸社诸年贡注文”也有记载南宫社的名称,而按成书于室町时代末期的《大日本国一宫记》以及文龟3年(1503年)的《延喜式神名帐头注》记载,神社号称南宫。

此外,神社不但是伊贺国一宫,也被称为伊贺国总社。另一方面,在神社以南于200至400米处,原有一被称大石明神的大岩或黑岩,《三国地志》的作者藤堂元甫推测该处过去是神社的祭祀场地,大场磐雄在1938年前往考察后,主张该处曾经作为磐座来进行祭祀,而早在永禄11年3月15日(1568年4月12日)晚上见证大石明神(大石户,现在境内的大石社)正迁宫的吉田兼右在《吉田家日次记》中提到大石明神在敢国神社劝请诹访神社前是一宫的起源。

进入南北朝时代后,后村上天皇也曾经行幸此地,并且停留数天进行参拜,期间又曾经加增神社的寺社领。天正9年(1581年)9月,天正伊贺之乱爆发,按《信长公记》记载,由于神社以北的喜春城馆是地侍的据点,因此神社的社殿等均悉数遭到纵火,织田信长在同年10月10日(11月6日)战事结束后登上当时称为国见山的南宫山确认情况。本能寺之变后,伊贺地侍再次蜂起,战乱却导致御神体散失,其中一件辗转流落至山城国伏见(现京都府京都市伏见区一带),其后才由岛原村(现伊贺市岛原)的地侍水口佐右卫门成功入手,并且归还至神社,水口家藏有元和6年1月24日(1620年2月27日)时对于此事的感谢状,自此神社在每逢有一宫的祭事时均特设水口席予水口家。

文禄2年(1593年),当时仍处于荒废状态的神社最先由曾经在饭道寺修行,猪田村的山伏小天狗清藏替社殿上梁庆长14年(1609年),藤堂高虎在入主伊贺后,以神社作为上野城鬼门镇守而进行重建,在同年12月16日(1610年1月10日)完成本殿的上梁,其后又兴建钟撞堂,按《三国地志》记载在庆长16年9月12日(1611年10月17日),加判奉行和郡代联署希望得到伊贺国众人协助重建,庆长17年(1612年),神社获寄进1074,而当时的神主则分别是东氏、南氏和中西氏。

明治4年5月14日(1871年7月1日),根据太政官布告和太政官达第235号“官社以下定额・神官职制等规则”,神社成为国币中社[8]。1934年,神社的本殿和玉垣由于遭到风害而进行修缮,在1937年11月完工,并且实施了迁宫。1946年2月,神社在官制废止后不久,变成神社本厅别表神社

祭神

神社现在的主祭神是保祐交通安全和健康长寿的大彦命,也是敢氏、阿閇氏、阿倍氏和伊贺居民的祖神,配神分别是保祐医药、酒造、生意兴隆和渔获丰收,有惠比寿称号的少彦名命以及保祐采矿、冶金和机械工业等近代产业的金山比咩命,其中少彦名命也是秦氏信奉的神明,本来少彦名命供奉在南宫山山顶上,后来才合祀至敢国神社,而原本供奉少彦名命的旧址则从南宫大社劝请了金山比咩命,并且推测因此得名为南宫山,而南宫山则视作为神社的神体山。其后,在贞元2年(977年)的某天,金山比咩命的社殿突然猛烈摇动,摇动停止后社殿前的御神木出现了虫蛀的文字,写有“与阿倍久尔神同殿”,当时接到神官通知的伊香守高则马上向知会主家藤原兼家,并且按照神明的意思进行合祀。

另一方面,神社最初的祭神是敢国津神,顾名思义就是阿拜郡一带的国津神,然而由于敢国津神并未见于《日本书纪》或《古事记》,因此在中世后,大致分为将其当成为金山比咩命或再加上少彦名命两种说法,例如《大日本国一宫记》以及《延喜式神名帐头注》便采用前者,《永闲伊贺名所记》则采取后者。过去甲贺三郎 (伝说)也曾经是祭神之一,不过度会延经在正德3年(1713年)于《神名帐考证》中指出神社的祭神是大彦命后,宫司根据此说法在1874年向教部省提出以大彦命来取代甲贺三郎作为主祭神,并且在左右分别设配神少彦名命和金山比咩命。

影片

【パワースポット旅#130】敢国神社/三重県伊贺市

参考文献

  1. 市指定・登録文化財一覧表 (PDF). 伊贺市. 2020-04-01 [2021-05-21] (日语). 
  2. 敢國神社. 伊贺上野观光协会. [2021-05-21] (日语). 
  3. 敢國神社について. 敢国神社. [2021-05-17] (日语). 
  4. 教部省教部省 (编). 伊賀國. 特選神名牒. 特选神名牒特選神名牒. 内务省藏版 (矶部甲阳堂). 1925-10-01: 154–155. Template:NCID (日语). 
  5. 敢国神社(伊賀国阿拝郡). 国学院大学. 2007-01-27 [2021-05-17] (日语). 
  6. 敢國神社 (PDF). 古事类苑. 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 [2021-05-17] (日语). 
  7. 諸国一宮神名帳. 国文学研究资料馆国文学研究資料館. [2021-05-17] (日语). 
  8. 太政官. 法令全書. 法令全书法令全書 明治4年 (内阁官报局). 1888-10-20: 187、191. Template:NCID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