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敦克尔克战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敦克尔克战役

敦克尔克战役
图片来自
名称    敦刻尔克大撤退

地点    法国敦刻尔克

发生时间  1940年5月26日 - 1940年6月4日

敦克尔克战役,又称敦克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欧洲大陆的一次战略性撤退。纳粹德国机械化部队瓦解法国马其诺防线后包抄英法盟军。盟军撤至敦刻尔克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的港口),为了避免被德军围歼,执行了在当时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撤退过程中,英国的皇家空军与德国空军爆发激烈空战,最终英国仍得以动员各种大小船只将大部份的部队撤离欧洲大陆。

战役概述

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Dunkirk Evacuation,法语: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西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纳粹德国占领。

背景因素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9月3日,英国和法国被迫对德国宣战。但实际上英法联军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没有对波兰进行有效的军事支援。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完全沦陷。在此其间,英法两国只对德国对外交上予以谴责。这一期间被英国人称为“假战”、法国人称为“怪战”、德国人称为“静坐战”。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群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卢森堡等西欧国家。德军的主攻方向选在左翼的A集团军群,指挥强大的装甲部队,在马其诺防线的北端——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崎岖而森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发动进攻。这使向比利时进军迎战德军右翼B集团军群的英法联军大失所料,仅十多天时间,德国装甲部队就横贯法国大陆,直插英吉利海峡岸边。北部的联军事实上已经被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5月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40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唯一希望。 [1] 停止前进争论 当德国军队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进逼,而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希特勒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这一命令后来引起了的争论,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实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而且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一人的责任。首先是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储存装甲部队实力,德军总司令部曾计画由B集团军群统一完成最后包围的作战。其次联军零碎的反击虽然效果不大,但是加重了部分德军高级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损耗的担心,因为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使步兵部队落后很远。希特勒在走访了A集团军群司令部后,认为有必要让突前的装甲部队停止前进,阻挡敌军突围;同时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保证空军可以担当消灭包围圈中联军的任务。另一个可能也被认为是促成希特勒下达命令的原因,是当时担心装甲部队会受困于敦克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地带而陷入阵地战,从而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此外,也有人认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让一部分英军撤回英国,政治上有助于与英国议和。可是,这个决定有包括前线装甲部队指挥官的一些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应该继续前进。

这个命令执行的结果是,英法联军在当面的德军B集团军群的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而截断他们退路的A集团军群距离敦刻尔克更近,却在敦刻尔克以西的运河地区停止进攻,并没有集结兵力沿著海岸包抄,这给了英法联军一线生机。当时的联军在为生存而战斗,于是加强了敦刻尔克接近地的防御阵地。虽然5月27日德军装甲部队为阻止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而恢复攻势,但他们面临敌人有组织的防线而无法突破。英法联军成功地延迟了德军进攻,并且为部队撤离敦刻尔克赢得更多时间。

敦刻尔克战役
图片来自华人百科

战斗过程

5月20日,德军装甲部队切断了的英法联军与其南翼法军的联系,英法联军三个集团军约四十个师被包围在法、比边境的佛兰德地区。随后德军抵达英吉利海峡沿岸,联军被压缩在宽50公里的敦刻尔克周边滨海地区。早在5月20日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勋爵开始提出撤退的可能性。英国开始准备从海上撤退,由海军制定组织撤退的计画,希望每天能撤退一万人。5月26日英国海军下令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行动。

英国的撤退计画面临几项难题。首先,德国空军在敦刻尔克的港区内击沉许多船只,使得进出水道非常困难。于附近海域出没的U-潜艇也对任何水面船只给予很大的威胁。位于敦刻尔克西方的沙滩区的水深不够,皇家海军的驱逐舰与运输舰只能停泊在距离海岸边1.6公里之外,而最严重的问题是,英国能够动用的船只数量太少。

撤退计画的执行由位于多佛的伯特伦·拉姆齐海军中将指挥,第一步是调动运输车辆,食物和医疗设施前往多佛,应付即将抵达的大批部队。接下来他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通讯网以维持行动的顺利。第一天德国空军猛烈轰炸敦刻尔克,将港口炸成废墟,阻止联军撤退,英国海军军舰由于吃水深,无法靠近海滩,撤退速度较慢,5月27日只撤出了七千多人。英国最乐观的估计是能够将45000名部队在德军占领海滩区前成功撤出,然而以第一天的作业效率来看,英国得要花上40天才足以将所有的人员撤离该地。如果英国无法将大部分的远征军带回本土,面对稍后可能爆发的德军地面攻势,陆上的基本防卫能力很可能因此遭到摧毁。

拉姆齐中将提出紧急呼吁平民提供任何可用的船只,调集了所有能抽调的军舰和民船,无数业馀水手和私人船主也应召而来,他们驾著驳船、货轮、汽艇、渔船,甚至花花绿绿的游艇,甚至内河船只等超过850艘。冒著德国飞机、潜艇和大炮的打击,往返穿梭于海峡之间,将一批批联军官兵送回到英国本土。英军使用地面、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力量来支援这一后撤行动,

5月28日敦刻尔克地区恶劣的天气,阻止了德军空袭,近一万七千人得以撤离。撤退开始后,德军加强地面进攻,并从空中和海上攻击英法运输船队。英军竭尽全力地坚守其东、西侧战线,以保持向海峡沿岸撤退的通道,并加紧部队登船工作,各式各样的小船充当摆渡,还将卡车沉入海中,作为海滩延伸入海的登船堆桥。德军投掷的炸弹在海边沙滩上爆炸威力大减。5月29日,撤出了四万七千人,同时估计每小时有2000名士官被送离法国海岸。5月30日,雾气导致能见度降低而再次阻止了德军空袭,联军撤出近五万多人。5月31日,撤退人数达到六万八千。

敦刻尔克的包围圈逐步缩小,但德军无法阻止联军从海上撤走部队。英国空军为了掩护地面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有力抗击了德军的空袭。尽管在德国空军的攻击下损失惨重,6月1日仍有六万多人撤出。

由于德军空袭和逼近敦刻尔克海滩的炮火,6月2日撤退开始转而利用夜间进行。其后三天联军利用暗夜的掩护每天将二万六千人撤往英国。 6月4日德军攻克敦刻尔克,担任殿后而来不及撤离的四万法国军队被俘。

撤退从5月26日开始进行,至6月4日结束,共历时9天。此次撤军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5千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短短10天时间,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危机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储存了大量的有生战斗力,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巨大的奇迹。

敦刻尔克战役
图片来自华人百科

战役后评论=

此次撤退行动从5月26日开始,至6月4日结束。在德国空军和陆军的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由大量民船和部分军舰组成的“敦刻尔克舰队”拯救了33.8万官兵,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原因主要有:

一是当时敦刻尔克地区天气阴雨连绵,不利于德国空军大规模轰炸。而海况相对浪静,英国很多内河船只都能加入撤退行动。

二是英法联军的后卫部队英勇抗击德军进攻,掩护主力撤退,特别是法军第1集团军,在明知难以脱身的情况下,依然拼死战斗,守住了阵地。

三是德军的指挥失误。由于希特勒担心敦刻尔克港区不适合坦克作战,错过了包围封锁敦刻尔克的最好机会。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储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 [2]

参考文献

  1. 敦克尔克战役 ,华人百科
  2. 敦克尔克战役 ,华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