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敦煌 (紀錄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敦煌
圖片來自cndfilm

敦煌》是中国中央电视台2010年推出的大型高清纪录片,主要介绍了敦煌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敦煌》由敦煌研究院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但由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投资[1]

剧情简介

敦煌作为亚洲的心脏地带,曾是古代中西方交通的要道,中国、古印度、古希腊、中亚文明四种古老的旋律,在这里汇成千古绝唱。1900年,一把芨芨草捅开了这个沉睡千年的藏经洞,然而敦煌附近的官绅和士大夫们没人对这些经书感兴趣,有些官僚甚至认为这些古代写经的书法还不如自己写得好。

即使是当时的甘肃学政叶昌炽和敦煌县长汪宗翰这样的读书人,隔敦煌都很近,但由于没有实地考察的意识,也与这次大发现失之交臂。而相比之下,匈牙利人斯坦因却不远万里,苦等数月,终于劫得宝藏。该片从敦煌的传奇发现讲起,描摹了敦煌莫高窟迷人的艺术杰作和文化宝藏,诉说了敦煌从繁盛到浩劫的曲折历史,也记叙了几代中国人对敦煌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

幕后制作

2005年年初,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投资拍摄纪录片《敦煌》。5月,该片拍摄团队开始了对敦煌的第一次探访,拍摄了部分空镜头和20个洞窟中的壁画、彩塑。此后,摄制团队奔赴陕西、甘肃考察,为该片做前期调研采访,收集外景素材。

2007年4月至5月,周兵团队40余人前往敦煌展开拍摄,拍摄内容包括莫高窟周边的春季景色、敦煌研究院的大量纪实拍摄,以及月牙泉、榆林窟、西千佛洞、敦煌市区等地。6月,周兵与摄影师赤平勉、再现导演袁丁及几位分集导演再次前往敦煌,此次摄制组全体出动,共计上百人,除了莫高窟及周边,剧组还将镜头对准了雅丹地貌、山丹军马场等大漠风景。该片从最初开始设想到最终的播出,历经六年,摄制组先后9次深入敦煌,行程数十万公里,拍摄素材近400盘磁带,前后参与制作人员百余人。

敦煌研究院作为合作出品方,首次向制作团队打开67个洞窟,其中24个洞窟从未对游客和媒体开放过。拍摄期间,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及多位敦煌学者、研究人员与该片导演团队进行文稿讨论。

该片于2006年发布公告,列出罗振玉、王道士、斯坦因、伯希和等27个片中情景再现所要涉及的角色,面向社会招募演员。

作品评价

该片的学术性、知识性、观赏性并存,观众在欣赏粗犷的大漠风光、庄严的佛窟塑像、精美的人物壁画和动听的历史故事的同时,也领受了一次文化与宗教的洗礼。该片以人物串接故事的做法的确接近了“世界通则”,但整个叙事过程仍旧难掩它的中国风韵,那就是抒情。

其抒情风格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体舒缓的叙事格调,二是几乎隐没于这种格调中的慢镜头、长镜头的使用,三是大量风景空镜的应用。特别是在推理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画面作为背景,唯美的自然景观就成了自然的过渡,这一点尤能表现出《敦煌》抒情的浪漫色彩。(《视听》王淑萍 评)

參考文獻

  1. 杨天荣. 纪录片《敦煌》即将登陆央视新闻频道. 敦煌研究院. 2010-02-08 [2010-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20) (中文(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