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敦煌 (紀錄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敦煌
圖片來自cndfilm

敦煌》是中國中央電視台2010年推出的大型高清紀錄片,主要介紹了敦煌的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內容。《敦煌》由敦煌研究院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但由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獨家投資[1]

劇情簡介

敦煌作為亞洲的心臟地帶,曾是古代中西方交通的要道,中國、古印度、古希臘、中亞文明四種古老的旋律,在這裡匯成千古絕唱。1900年,一把芨芨草捅開了這個沉睡千年的藏經洞,然而敦煌附近的官紳和士大夫們沒人對這些經書感興趣,有些官僚甚至認為這些古代寫經的書法還不如自己寫得好。

即使是當時的甘肅學政葉昌熾和敦煌縣長汪宗翰這樣的讀書人,隔敦煌都很近,但由於沒有實地考察的意識,也與這次大發現失之交臂。而相比之下,匈牙利人斯坦因卻不遠萬里,苦等數月,終於劫得寶藏。該片從敦煌的傳奇發現講起,描摹了敦煌莫高窟迷人的藝術傑作和文化寶藏,訴說了敦煌從繁盛到浩劫的曲折歷史,也記敘了幾代中國人對敦煌文化的保護與弘揚 。

幕後製作

2005年年初,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決定投資拍攝紀錄片《敦煌》。5月,該片拍攝團隊開始了對敦煌的第一次探訪,拍攝了部分空鏡頭和20個洞窟中的壁畫、彩塑。此後,攝製團隊奔赴陝西、甘肅考察,為該片做前期調研採訪,收集外景素材。

2007年4月至5月,周兵團隊40餘人前往敦煌展開拍攝,拍攝內容包括莫高窟周邊的春季景色、敦煌研究院的大量紀實拍攝,以及月牙泉、榆林窟、西千佛洞、敦煌市區等地。6月,周兵與攝影師赤平勉、再現導演袁丁及幾位分集導演再次前往敦煌,此次攝製組全體出動,共計上百人,除了莫高窟及周邊,劇組還將鏡頭對準了雅丹地貌、山丹軍馬場等大漠風景。該片從最初開始設想到最終的播出,歷經六年,攝製組先後9次深入敦煌,行程數十萬公里,拍攝素材近400盤磁帶,前後參與製作人員百餘人。

敦煌研究院作為合作出品方,首次向製作團隊打開67個洞窟,其中24個洞窟從未對遊客和媒體開放過。拍攝期間,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及多位敦煌學者、研究人員與該片導演團隊進行文稿討論。

該片於2006年發布公告,列出羅振玉、王道士、斯坦因、伯希和等27個片中情景再現所要涉及的角色,面向社會招募演員。

作品評價

該片的學術性、知識性、觀賞性並存,觀眾在欣賞粗獷的大漠風光、莊嚴的佛窟塑像、精美的人物壁畫和動聽的歷史故事的同時,也領受了一次文化與宗教的洗禮。該片以人物串接故事的做法的確接近了「世界通則」,但整個敘事過程仍舊難掩它的中國風韻,那就是抒情。

其抒情風格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整體舒緩的敘事格調,二是幾乎隱沒於這種格調中的慢鏡頭、長鏡頭的使用,三是大量風景空鏡的應用。特別是在推理的過程中,由於沒有相應的畫面作為背景,唯美的自然景觀就成了自然的過渡,這一點尤能表現出《敦煌》抒情的浪漫色彩。(《視聽》王淑萍 評)

參考文獻

  1. 楊天榮. 紀錄片《敦煌》即將登陸央視新聞頻道. 敦煌研究院. 2010-02-08 [2010-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0)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