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白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新井白石 |
---|
|
新井白石(1657年3月24日-1725年6月29日),名君美,號白石。日本江戶時代政治家、詩人、儒學家,他對朱子理學、歷史學、地理學、語言學、文學等方面造詣頗深;曾為幕府第六代、第七代將軍德川家宣、德川家繼的重要輔臣。[1]
生平
1657年,新井白石在江戶出生,其出生的日期恰好是明曆大火發生的第二天。他天資聰穎,相傳三歲時就能抄寫父親所讀的儒家經典。由於他性格暴躁如火,且眉間的皺紋似「火」字,被藩主土屋利直稱為「火之子」。
1679年,久留里藩被廢除,土屋氏被改為旗本。新井白石成為大老堀田正俊的家臣。1684年堀田正俊為稻葉正休所暗殺,堀田氏被迫遷往古河藩、山形藩、福島藩,藩財政日益窘迫。新井白石被迫同堀田氏脫離關係,成為一個浪人。
1686年(貞享三年),新井投奔當時著名的儒學學者木下順庵門下,學習朱子理學。新井白石的才能受到木下順庵的讚賞,並成為加賀藩藩主前田綱紀的家臣。
1693年(元祿六年),新井白石成為甲府藩藩主德川綱豐的心腹。
1707年12月16日,富士山發生寶永大噴發,當時住在江戶的新井白石目睹了噴發後大量火山灰落在江戶的情況,在其自傳《折焚柴記》有所記載。
1709年(寶永六年),五代將軍德川綱吉去世。德川綱豐改名家宣,成為新的幕府將軍。新井白石受到了家宣的重用,成為文學侍臣。新井白石執政期間,對政治、經濟、外交政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稱正德之治。在政治上,他廢除了以前的生類憐憫令。在經濟上,他重新發行貨幣,鑄造正德小判、正德丁銀,試圖遏制通貨膨脹;同時制定海舶互市新例,縮小長崎貿易的規模。在外交上,他簡化了接待朝鮮通信使的待遇,縮減幕府的財政開銷,與其同學雨森芳洲的主張完全相反。在神道方面,他提出幕府將軍與天皇一樣,皆為君權神授的說法。
德川家宣死後,新井白石奉命輔佐德川家繼。然而,新井白石的改革引起了一些反對派的不滿。
1716年德川吉宗成為幕府將軍後,新井白石被免去文學顧問的職務,以室鳩巢代之。此後,新井白石退隱,研究儒學。在這段期間,他整理了諸大名的家系圖,著《藩翰譜》、《讀史餘論》。對偷渡來長崎傳教的天主教傳教士(約翰·巴提斯塔·西多契)進行探訪,研究西方的文化,著《西洋紀聞》、《采覽異言》。同時,他也對琉球、蝦夷等周邊國家的歷史進行考察,寫《南島志》、《蝦夷志》。在對魏志倭人傳的研究中,新井白石提出了邪馬台國位於大和國的主張。新井白石的自傳則有《折焚柴記》。
享保十年(1725年),新井白石逝世,享年69歲。葬於今天的東京都中野區高德寺。
對織田信長的「火燒比叡山事件」提出:「亡山門者,非信長也,山門也」的論點。
影片
參考文獻
- ↑ 新井白石「読史余論」 現代語訳,ebook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