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驼铃古道上的浪漫之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新疆吐鲁番:驼铃古道上的浪漫之旅 |
书名;新疆吐鲁番:驼铃古道上的浪漫之旅 作者;郝天娇 (作者), 等 (作者), 白振奎 (合著者), 刁兆彦 (编者), 林路 (摄影者) ISBN;7806038833 页数;64页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1版 (2004年1月1日) 装帧;平装 开本;32 丛书名;典藏中国 条形码;9787806038833 ASIN;B0011BDBI0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
《新疆吐鲁番:驼铃古道上的浪漫之旅》是200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郝天娇 (作者), 等 (作者), 白振奎 (合著者), 刁兆彦 (编者), 林路 (摄影者)。[1]
内容简介
吐鲁番古称姑师,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相邻。吐鲁番历史悠久、美丽神奇,自两汉以来一直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自明代起称吐鲁番,清朝统一新疆后设吐鲁番直隶厅。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全市面积15738平方公里。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俄罗斯、满、壮、苗等24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71%。
吐鲁番地处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由于这里独特的气候特点,盛产葡萄、西瓜等果品,是闻名遐迩的“葡萄城”。其中吐鲁番无核白葡萄闻名国内外,用它晾制的葡萄干以含糖高、维生素C高、色泽碧绿的特点,在世界葡萄干品种里堪称珍品。
吐鲁番除了有飘香溢蜜的葡萄瓜果、奇特的地貌风光及民族风情,而且名胜古迹众多,仅国家和自治区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十四个。沐浴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的高昌、交河、故城,历经沧桑风彩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藏有千年古尸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结构独特的清代伊斯兰建筑苏公塔,《西游记》中那充满神话传奇色彩的火焰山,宏伟的人造地下河流坎儿井,葡萄园里葡萄姑娘动人的情歌,别具风味的“巴扎”风情,葡萄架下风情浓郁的维吾尔族歌舞,以及距今2400万年前举世无双的巨犀化石,使吐鲁番成为一块古代文化历史遗产荟萃的宝地和融“火洲”、“风洲”、“沙洲”、“绿洲”为一体的自然地理历史博物馆。
吐鲁番有各类古代文化遗迹70多处,至近代包括原始遗址、故城遗址、古墓群、石窟寺、烽燧驿站、岩画等等,其中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数以万计,准确数字已难统计,许多已流散海外,保存在德国、日本、俄国、英国、印度、朝鲜、美国等国家的博物馆里,这些文物中以代表丝绸之路的文物丝绸织品和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古文书最为著名。
新疆独具特色的坎儿井,在吐鲁番尤为突出,有1100条之多,总长5000多公里。这是一种极特殊的灌溉系统。为减少蒸发量,当地人采用了这种地下引水方式,钻到井下,看涓涓水流在暗渠中缓缓而行。据说,最长的坎儿井有8公里,出土通风用的直井多达三百眼,相当艰巨!所以说,坎儿井是吐鲁番,其实也是新疆的生命了。有意思的是,坎儿井刚好分布在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包括伊朗、土库曼斯坦和中国的新疆、甘肃、陕西等地,几乎可以肯定,它与丝路有关。至于这坎儿井技术源自何方,西方?中原?本地?众说不一,估计吐鲁番可能性最大。
目录
发现之旅
丝路绿洲吐鲁番
“火洲”吐鲁番
历史渊源
“朝穿皮袄午穿纱”的独特气候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民族风情
主题特写
大漠雄风 丝路古韵
风景游历
百果之园葡萄园
沙漠植物园
火焰山景区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吐鲁番的盆底儿——艾丁湖
天山天池
达板城的歌声四海扬
坎儿井
资讯情报
交通介绍
新疆特产
推荐购物
风味饮食
住宿介绍
相关视频
参考来源
- ↑ 新疆,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百度 , 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