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今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施今墨(1881.3.28~1969.8.22),原名毓黔,字奖生,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国近代中医学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13岁跟随舅父李可亭学医。成年后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参加辛亥革命,弃政从医。早年悬壶北京,以疗效卓著,医德高尚,深受群众信赖。施氏在学术上提倡革新中医,认为中医之改进方法,应借用西医有关生理、病理以互相佐证。主张从标准化规范化入手,进行中医改革。他以中医病证名繁杂,有碍学术发展,呼吁统一病名。他率先打破框框,把西医的疾病名称引入中医诊疗之中。他所研制的中成药多以西医病名命名(如气管炎丸,神经衰弱丸等)。施今墨长期从事中医临床,治愈了许多苍生的疑难重症,创制了很多新成药,献出约700个验方。他为中医的传承作出突出贡献,培养了许多中医人才。出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等书;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1]

近代名医施今墨原图链接原图地址

人生简历:

  1881年3月28日生于贵州,原名施毓黔,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坎山镇施家台门。外公为清末大吏李秉衡

  1902年,随父到山西,入山西大学堂读书。后因参与反对校长之学运而遭开除。

  1903年,就读于山西法政学堂。

  1906年,山西法政学堂毕业,保送京师法政学堂。从此开始业医,并由黄兴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1912年,以山西代表身份到南京参加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后留在陆军部帮助黄兴制定陆军军法。

  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重期间,曾延请施今墨诊病。

  1929年,汪精卫提出《取缔中医案》,施今墨等组织华北中医请愿团,联合各省中医到南京请愿,获胜。

  1930年,应邀赴陕西为杨虎城将军治病,药到病除,当时报纸传为佳话。何香凝、溥仪、载涛、李宗仁、郭德洁都多次延请看病。 与萧龙友、孔伯华等名医创办北平国医学院,任副院长。

  1932年,中央国医馆成立,任副馆长。与魏建宏、刘肇甑、陈公素等人创立华北国医学院并任院长。

  1940年,《祝选施今墨医案》一书出版。

  1941年,任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董事长。

  1954年,周恩来总理接见他时,他向周恩来建议:成立中医科学研究院、中医医院、中医医学院,开展中西医结合事业,提高中医地位等。

  1966年,“文革”开始后遭受迫害,后得周恩来保护。

  1969年春病危,口述关于中医工作的建议,呈送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8月22日病逝于北京,遗嘱火化并捐献遗体作医学解剖。

  1971年,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后在万安公墓修建衣冠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