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日本97式中型坦克

日本97式中型坦克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日本97式中型坦克

类型: 中型坦克

研发国家: 日本

战斗全重: 15000kg

日本97式中型坦克(英文:Type 97 Shinhoto Chi-Ha Medium Tank ),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的最成功的一种坦克。这种坦克于1937年设计定型,并开始装备部队。它名为中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只有15吨,只相当于别国的轻型坦克。它有4名乘员,装一门57mm短身管火炮,装甲厚度一般为25mm。采用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不对称的炮塔,铆接结构装甲车体和炮塔,无线电台的框形天线和主动轮在前,是97坦克的几大特征。97坦克及97改坦克的总生产量为2880辆。这种坦克广泛用于日本侵华战争东南亚战争太平洋岛屿的争夺战中。[1]

目录

结构

动力装置

为1台功率为140马力的12缸风冷柴油机,位于车体后部;

车辆最大速度38公里/小时,主动轮在前,动力需通过很长的传动轴才能传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和并速器。车体每侧有6个中等直径的负重轮,第1和第6负重轮为独立的螺旋弹簧悬挂,第2-5负重轮每2个为一组要用平衡悬挂。车体和炮塔均为钢质装甲,采用柳接结构,最大厚度25毫米。车长5.516米、宽2.33米、高2.23米。

结构特点

97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5.3吨,乘员4人,车长和炮手位于炮塔内,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的右侧,机枪手位于驾驶员的左侧,炮塔位于车体纵向中心偏右的位置。主要武器为1门97式57毫米短身管火炮,可发射榴弹和穿甲弹,携弹量120发(榴弹80发、穿甲弹40发),其穿甲弹初速420米/秒。在500米上穿深为20毫米,而1200米穿深为11毫米(钢质装甲)。辅助武器为2挺97式7.7毫米重机枪,携弹量4035发,其中1挺为前置机枪,另1挺装在炮塔后部偏右的位置。

相关阅读

战史

1939-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都广泛地使用了97式、97改中型坦克。1939年7月,中蒙边境哈拉哈河战役中,有4辆坦克首次参加战斗,是当时战场上出现的最大的坦克。在侵华战争中装备这种坦克的日军部队主要是1942年12月编成的坦克第3师。该师于1944-1945年连续攻占许昌、郏县、临汝、洛宁、南阳、西峡等地。

特别是在1944年5月25日攻陷洛阳时,日军第6坦克旅的97式中型坦克群掩护工兵和步兵突破城墙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战,防守洛阳的国民党军15军64、65师和14军97师的部队,亡4386人,被俘6230人;日军亡80人、伤281人。

97式97式改中型坦克在太平洋战争和东南亚战场中运用更为广泛。在1941年12月至1942年战略进攻阶段,日军在入侵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以及攻占菲律宾时,都使用了97式中型坦克。

1943年5月,太平洋战区进入盟军战略反攻阶段。为应付危局,日军将在中国东北编成的装甲兵部队陆续调往太平洋诸岛加强防御,在塞班岛、莱特岛、吕宋岛、琉黄岛、冲绳岛的激烈争夺战中,都使用了97式改中型坦克。一式中型坦克也有少量参战。由于盟军兵力兵器处于绝对优势,装备数百辆97式中型坦克的日本关东军精华--第1、第2、第4、第6、第7、第9、第14和24坦克团,全部在太平洋海岛上被歼灭。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6月15日至7月6日的塞班岛战役中,由驻辽宁东宁调来的关东军第9坦克团(97式中型坦克和M1型95毫米"巴祖卡"反坦克火箭筒击毁。6月22日,只剩下两辆97式坦克可以战斗。战役结束时,全团515人,只有20人回到日本本土。1975年8月,两辆完好的97式中型坦克被运回日本,一辆保存在富士山下的少年战车学校里,另一辆保存在东京靖国神社,成了日本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的祭祀品之一。

在1945年8月的远东战役中,日本关东军装备有97式改和一式中型坦克的第1、第9坦克旅,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仓促应战,不战自溃。储备在四平、公主岭等地的大量97式中型坦克成了苏军的战利品。驻守在日本北面北千岛的第11坦克团的19辆97式改中型坦克、20辆一式中型坦克和25辆95式轻型坦克于8月18日与苏军T-34坦克群展开激战,终被全歼。

在中国

日军入侵中国时,97坦克被广泛使用,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在南京大屠杀、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中,到处都留下了97坦克罪恶的身影。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靠发动突然袭击,取得了惊人的进攻速度。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日军坦克部队宣称取得了"破竹进击"的战果。但是,随着美军的M3、M4坦克投入到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日军的97坦克根本不是对手,其火力和防护力明显不足。于是,日本军方对97坦克进行紧急改进,并研制新型坦克,包括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Ⅴ型五种型号的坦克。但为时已晚,这些坦克有的生产出少量,有的只造出样车,有的还停留在图纸上,日本就战败投降了。战后,美军调查团在见到Ⅳ型坦克样车时惊讶地说:"若是日本能大量制造这种坦克,太平洋战争中坦克战的历史就要改写。"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把部分97式坦克移交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我军的第一辆坦克,就是97式坦克。1945年12月1日,正是凭着这些坦克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1949年国庆大典时,我军坦克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