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明史·贾三近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明史·贾三近传出自于《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1]

原文

贾三近,字德修,峄县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四年六月,疏言:“善治者守法以宜民,去其太甚而已。今庙堂之令不信于郡县,郡县之令不信于小民。蠲租矣而催科愈急,恤刑矣而冤死相望。正额之输,上供之需,边疆之费,虽欲损毫厘不可得。形格势制,莫可如何。且监司考课,多取振作集事之人,而轻宽平和易之士。守令虽贤,安养之心渐移于苛察,抚字之念日夺于征输,民安得不困!乞戒有司务守法。而监司最毋但取旦夕功,失惇大之体。”已,复疏言:“抚按诸臣遇州县长吏,率重甲科而轻乡举。同一宽也,在进士则为抚字,在举人则为姑息。同一严也,在进士则为精明,在举人则为苛戾。是以为举人者,非华颠豁齿不就选;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夫乡举岂乏才良,宜令勉就是途,因行激劝。”诏皆俞允。神宗嗣位,起户科给事中。万历元年,平江伯陈王谟以太后家姻,夤缘得镇湖广。

三近劾其垢秽,乃不遣。给事中雒遵等劾谭纶被谪,三近率同列救之。诏增供用库黄蜡岁二万五千,三近等又谏,皆不从。时方行海运,多覆舟,以三近言罢其役。隆庆间,肃王缙用贿以辅国将军袭封,至是又请复庄田,三近再疏争,遂弗予。初,有今征赋以八分为率,不及者议罚。三近请地凋敝者减一分,诏从之。中官温泰请尽输关税盐课于内库三近言课税本饷边今屯田半芜开中法坏塞下所资惟此苟归内帑必误边计议乃寝。十二年秋,巡抚保定。畿辅大饥,振贷有方。起兵部右侍郎,以亲老辞,不许。寻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注】开中法,明清政府召募商人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资的方法。

译文

贾三近,字德修,山东峄县人。隆庆二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职为吏科给事中。四年六月上疏说:“善于治理的人遵守法律以让百姓得到便利,远离过于苛刻罢了。现今朝廷的敕令,不被郡县的官员所相信,郡县官府的指令,也不被普通百姓所相信。已减免了的租税却催交甚急,已经宽免了刑罚而冤死的人不断。正式规定数额的赋税,进贡的物品,边疆的费用,想减免一毫一厘都是不能的。受到成规定势的限制,不能怎样。况且监司部门考察官员的政绩,多取用苛刻好事之人,而轻视宽和平易的官员,守令即便贤明,安抚养护百姓的心逐渐转移为苛刻,抚恤百姓的念头日日为征税的想法代替,百姓怎能不贫困呢?乞请告诫有关官吏务必要遵守法制。而监司考核名次最不该只看一朝一夕的功绩,失去惇厚大方的格局。”不久,又上疏说:“抚按诸臣遇到州县长吏,都看重科举取仕者而轻视县乡推荐者。同是宽缓,在进士就认为是抚恤,在举人就是姑息。

同样严明,在进士就是精明,在举人就是苛刻。因此,是举人的,不到头发白了、牙齿掉了不会被选中(提拔)。有的举人便(撕衣)裹足不前,断了进取的念头。乡举的人难道就无才吗?应该引导他们尽力走向仕途,就其政绩予以激励劝勉。”皇上都下诏应允了。神宗继位,贾三近起用为户科给事中。万历元年,平江伯陈王谟因与太后家联姻,攀附钻营得到了镇守湖广的任命。贾三近弹劾他的劣行,于是没有被派遣。给事中雒遵因弹劾谭纶被贬官外放,贾三近率领同僚援救他。皇上下诏增加供用库黄蜡每年二万五千,贾三近等又劝谏,皇上都没有听从。当时正好实行海运,舟船多有覆没,因为贾三近的劝说停止了海运。

隆庆年间,肃王缙凭借贿赂以辅国将军的身份袭封肃王,这时他又请求恢复庄田,贾三近再次上疏争谏,皇上于是没有给他。起初,有命令征收赋税以八分为率,不到八分的将被处罚。贾三近请求贫瘠的地方减去一分,皇上下诏听从。宦官温泰要求将关税盐税全部输入内库,贾三近说,课税本来是给边疆的,现在屯田荒芜了一半,开中法被破坏,边疆能依靠的就是这些了,如果归入内库,必定误了边防大计,此项提议于是被搁置。万历十二年秋,贾三近做了保定巡抚。京畿地区发生大饥荒,贾三近赈贷有方。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以亲人年老推辞,皇上不答应。不久之后死去。[2]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