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裡的秋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春天裡的秋天 | |
---|---|
春天裡的秋天,1932年由開明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巴金。本書介紹了個溫和的哭泣的故事,它還是整整一代的青年的呼籲。我要拿起我的筆做武器,為他們衝鋒,向着這垂死的社會發出我的堅決的呼聲"I'accuse"(我控訴)。[1]
基本信息
書名 春天裡的秋天
作者 巴金
類別 中篇小說
出版社 開明書店 [2]
出版時間 1932年
內容簡介
《春天裡的秋天》是巴金基於當時泉州社會現實創作的小說,講述了一個淒楚動人的愛情故事:一位姓林的中學教師在泉州和他的女學生鄭佩容相愛着,但遭到女方父親的強烈反對,他倆逃到廈門鼓浪嶼。但是他們的愛情終難為封建禮教所容,在短暫的幸福時光過後,鄭佩容在母親的電促下返回泉州,從此音信杳渺,最終在父母所包辦的婚姻中鬱鬱而終。
作品鑑賞
巴金的中篇《春天裡的秋天》(寫於一九三二年春天)描寫了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專制家庭摧殘下愛情的悲劇,是一個"溫和地哭泣的故事",也是"整整一代的青年的呼籲"。小說全篇成功而嫻熟地運用第一人稱手法,通過男主人公林敘述和描寫了他和少女鄭佩瑢的戀愛生活、愛情悲劇,筆調柔婉,簡潔細膩,抒情氣息濃郁,就象一首精妙雋永的散文詩,充滿媚人的詩情味。
具體考察這種動人的抒情氣息和媚人的詩情味的來源,存在於內容、語言形式諸多方面,而各種修辭手法精當貼切的運用,尤其是比喻的運用,則尤有不可忽視的突出意義' 老詩人艾青說:"比喻的作用,在於使一切無生命的東西活起來,而且斌予思想感情。"(轉引自黃漢生《修辭漫議》)巴金在《春天裡的秋天》中對於比喻的運用,正是如此,多想感情是他筆下各種結構形式的比喻的真正靈魂。
作者簡介
巴金(1904年-2005年),現代作家,翻譯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巴金。1927年至1928年旅法期間,他接觸了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在巴黎創作第一部長篇小說《滅亡》。1928年底他回國,從事文學創作和編輯工作。抗戰前的作品主要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家》以及短篇小說集《復仇》《光明》等。抗日戰爭期間,巴金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火》《憩園》《寒夜》和《第四病室》。解放後,巴金歷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上海作協主席、中國作協主席等職。新時期出版的《隨想錄》《探索與回憶》等,具有極高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是新時期文學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巴金於1982年獲意大利但丁文學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