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霧 |
中文名:霧 外文名:fog 種 類:輻射霧、平流霧等 構 成:水滴或冰晶 釋 義:水汽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 顏 色:透明(無色) 多發季節:春季 形成條件:冷卻、加濕 |
霧(古文中又稱為雰或靄[1][2])在天氣學上,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氣中懸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霧的小水滴和冰晶由飽和或過飽和空氣中的水凝結形成,和雲相仿。 霧的外觀通常呈半透明、模糊的白色,因此霧能影響能見度,對交通和運輸影響很大。霧的出現根據國際上的定義,能見度小於1公里的叫霧(Fog),超過1公里的稱為輕霧靄(Mist)[3]。
在水汽充足、微風及大氣穩定的情況下,相對濕度達到100%時,空氣中的水汽便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於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見度下降,這種天氣現象稱為霧。多出現於春季二至四月間。
當氣溫達到或接近露點溫度時,空氣裡的水蒸氣才可以凝結生成霧。由於並不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達到此條件,因此霧的出現和季節、氣候、地形與發生地的地理位置往往有很大的連結。在文化上,許多城市會因為經常起霧而獲得「霧都」或類似的的稱號,例如重慶、東京、青島、倫敦等。
然說霧主要是由液態水所組成[4],但是霧並不是透明的。霧的可見來自於小水滴中的米氏散射及連帶發生的廷得耳效應,他們會使實際上無色的液滴變得可見。
目錄
霧的特性
霧的本質是水汽凝結物。因此,只要空氣溫度達到或相當接近露點,空氣中的水汽就會凝結而生成霧。當氣溫高於冰點時,水汽凝結成液滴。當氣溫低於冰點時,水汽直接凝結為固態的冰晶,比如冰霧[3]。因為露點只受氣溫和濕度影響,所以霧的形成主要有兩個原因[5]:一是空氣中的水汽大量增加,使得濕度升高至露點,從而形成霧,比如蒸汽霧和鋒面霧;二是氣溫下降至低於露點而生成霧,比如平流霧和輻射霧。
霧和雲的不同在於,雲生成於大氣的高層,而霧接近地表。
霧和降雨也有關聯。當霧中的小雲滴會開始凝聚,一旦重量增加空氣支持不住。就會產生降水。霧的降水型態通常為毛毛雨或非常小的雪。雲中小水滴凝聚的主要原因可能為霧層遇到地形被抬升或是上下方空氣移動、強制壓縮霧層。當大氣溫度低於冰點時,毛毛雨會結凍,變成冰晶[6]。
顏色
實驗證明:當白光照射到一個透明的物體上時,它所透過的光,主要是跟透明物體同一種顏色的光,其他顏色都被透明體吸收掉了。如果一種透明物體能使各種顏色的光都透過,那麼,這種透明體就是無色的,如冰。但是,水變成霧之後,就形成了許多反射面。這時,光線就透不過去,而是被反射出來了,也就是說,各種顏色的光都被反射掉了,所以,霧就變成白茫茫的了。
和霾的區別
一是水平能見度不同。霧的水平能見度小於1000米,霾的水平能見度小於10千米。 二是相對濕度不同。霧的相對濕度大於90%,霾的相對濕度小於80%。相對濕度80%~90%是霾和霧的混合物,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三是厚度不同。霧的厚度只有幾十米至200米左右,霾的厚度可達3000米。 四是邊界特徵不同。霧的邊界很清晰,過了「霧區」可能就是晴空萬里;而霾與晴空區之間沒有明顯的邊界。 五是顏色不同。霧是乳白色、青白色,霾是黃色、橙灰色。 六是形成條件有差異。雖然霧和霾的形成都需要微風或無風,大氣狀態穩定,即要有逆溫層,但是,霧需要一定的水汽和降溫條件,使得空氣達到飽和而發生凝結現象;而霾的形成並不需要水汽和降溫條件,主要是空氣中(乾性)顆粒物要達到一定濃度,相對濕度不要大。 七是成分不同。霧主要是由微小水滴或冰晶組成,霧滴尺度一般為3~100微米;霾是由肉眼看不見的複雜微小粒子等組成,霾粒子的直徑僅有0.3~0.6微米。 八是日變化不同。霧一般在午夜至清晨最容易出現,日出後會很快消散;霾的日變化特徵不明顯,當氣團沒有大的變化,大氣層結較穩定時,持續時間較長。 九是季節變化不同。我國一年四季都可能有霧出現,大多數地區秋冬季節為霧多發期,春、夏季霧較少;霾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冬季多,夏季少,春秋季居中。 十是指示意義不同。一般來說,霧有天氣預報的指示意義,如諺語「十霧九晴」;霾更屬於環境問題,在大氣污染研究和空氣質量預報中的指示意義顯得更重要。
霧的成因
霧通常發生在相對溼度接近100%時,有時也有機會在較低濕度時產生[7]。一般霧在當露點溫度與空氣溫度的差異在-2°C以下時產生[3]。當溫度條件達到,水蒸氣結成為懸浮在空氣中的微小液態水滴時,如果形成的位置靠近人類生活的地域,就會被稱為霧[8]。
至於一開始水蒸氣為什麼能夠被加入到空氣中,則是霧的科學中相當重要的研究課題。以下是四種水蒸氣產生的例子:
水蒸氣通常開始凝結在凝結核上,例如灰塵、冰晶和空氣中的鹽,以形成雲和霧[13][14]。與層雲一樣,霧是一個穩定的雲層[15]。
分類
輻射霧
輻射霧是指由於熱能經輻射散失,使溫度下降,水氣達到飽和所形成的霧;輻射霧依水氣飽和位置的高低,主要分為低霧及大陸高逆溫霧二個,依照形成所需的特殊地形分類,又可以分出谷霧一種。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輻射霧都形成在陸地上,但是因為通常發生的時間都在很早的清晨,如果與海風混和,還是可以被吹到海上。[16]
低霧
冬天早晨的低霧]]低霧是指輻射冷卻發生在地表附近所產生的霧。在風力微弱的夜晚,比熱較大的地面溫度會比比熱較小的大氣高,因此,地面會開始以紅外線的形式將能量向外散發,地面溫度開始下降。此時,靠近地面的空氣會受影響而冷卻,易發生逆溫。這種逆溫會增加大氣穩定度,抑制原本當天本來就很小的對流和亂流,讓變冷的大氣停留在原地繼續下降溫度,最後達到露點,起霧。
天氣是低霧是否能形成的重要關鍵。如果風力太大,會造成對流,導致低溫無法積蓄在下層空氣;如果風力太小,又無法攪拌空氣使起霧區下延至地面,最後只能形成雲。每秒2到3公尺的微風最容易產生低霧。低霧通常不過三、四十公尺的厚度,當日出後,有機會看到後面的藍天。日常生活來說,既然空氣一定的穩定度是低霧的產生必要條件,也就代表霧會是好天氣的預兆。一般來說,輻射霧大都發生在冬天或是雨後出晴地面濕溽的早晨,一旦太陽升高,地面受熱,就會化解低霧。[16]
大陸高逆溫霧
冬季時,如果有一層冷濕空氣(通常不足200公尺)陷入四周有丘陵的低地,即可有機會發生大陸高逆溫霧。假定有一層穩定的暖空氣,經久停留在滯留冷氣丘的上空,輻射冷卻延長,一夜又一夜,高逆溫霧底部的空氣終於到達飽和,向下伸展到地面,就會形成大陸高逆溫霧。大陸高逆溫霧通常在日間會被抬高,轉變為層雲,等到夜晚,冷卻又發生時,又會很快擴散回地面。[16]
谷霧
山谷地區因為地形框架限制,容易阻擋陽光對地面的加熱及使霧消散的氣流。當山地區出現輻射霧,就會形成谷霧。谷霧的厚度往往達數百公尺。谷霧可以持續數天。[17]
海岸高逆溫霧
海岸高逆溫霧係因逆溫層底的雲因為輻射冷卻而擴展至地面形成的霧。在台灣西北部,海岸高逆溫霧常在初春時節形成。[16][18]
平流霧
平流霧的起源來自於以下三階段:
- 暖濕空氣在寒冷的表面上平流,
- 此寒冷表面使流動的空氣冷卻,
- 渦流混合使此飽和空氣的霧滴伸展至相當高度。
當暖濕空氣平流流經較冷表面,因為接觸而冷卻,再加上相當強的渦流混合,使很厚一層空氣冷卻,還把霧滴帶到相當高度,就會形成平流霧。平流霧和低霧形成位置都非常靠近地表,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平流霧的頂層冷卻最顯著,所以霧會比較濃。
平流霧一定和相當強的風結伴,如果霧已經生成,則風速越大,霧也越濃。平流霧不分晝夜,大多在多雲天氣生成。平流霧都很厚,有時甚至可達數百米厚度,雲幕能見度可降至零。平流霧可持續較長時間,除非風向轉變或停止才會消散;平流霧不分季節時間都能發生── 平流霧無論是夏季暖空氣流至海面或是冬季冷濕空氣流到陸上都能成霧──一般上,因為氣候因素,平流霧在冬末春初夜間特別容易生成。
平流霧在某一特定地點的生成通常相當規律、可以預測。生活上,因此常把平流霧再細分出海霧(如果在較不嚴謹的場合,海霧除了平流霧外也可以泛稱所有海邊的霧)、季風霧、濕霧等類別;當有暖濕空氣經過冷水面,下層空氣冷至露點易產生海霧。季風霧多發生於夏季,當大陸炎熱時,附近海洋則較涼爽,大陸暖氣團流入海上時,下層冷卻,產生季風霧。濕霧為熱帶氣流北上時,行經寒冷地面,下層冷卻,凝結成霧,多見於冬末春初。[16][19]
平流輻射霧
平流輻射霧是兼備輻射霧與平流霧性質的霧。平流輻射霧的形成過程中,一開始主要由平流作用供應水汽,入夜後,因地面輻射冷卻再生成霧。平流輻射霧一般是最常見濃霧的發生原因,平流輻射霧尤其多產於沿海陸地,如嘉南平原及山東半島。[20]
升坡霧
升坡霧是指因為地形使冷空氣抬升,因絕熱膨脹而冷凝而產生的霧(上坡霧也因此又升為膨脹霧)。一般而言,推動氣塊的風越大,霧就越濃。升坡霧常見於世界範圍內濱海的山區或丘陵地,高度一般在300公尺以下,但也有較高的例子。上坡霧在平地上看起來就是雲;在山裡、霧中,則容易看見毛毛雨或是輕雪。升坡霧不太會造成低能見度的情況,即便一時有較濃的霧塊通過,也會因為風很快就會被帶走,不易造成人類活動困擾。[16][21]
蒸氣霧
蒸氣霧是指在水面上空,水蒸氣因為蒸發作用源源不絕供應,造成飽和所形成的霧。蒸氣霧常發於水面水氣壓高的時地,例如夏季清晨或極地。蒸氣霧和晚秋及早冬時的大型湖泊旁的大湖降雪效應及大湖降雨效應有密切關係;此時的蒸氣霧通常會並成凍霧或白霜。[16]
長程氣流移動形成的霧
- 鋒面霧:鋒面附近的空氣裡的水滴或雪等降水粒子向下降至雲層以下,並使水點蒸發為水蒸氣,當水蒸氣在露點凝固後發生冷凝現象而生成鋒面霧,氣溫下降而導致空氣飽和時亦會生成。鋒面霧最常發生於錮囚氣旋與暖鋒接近中心處,寬度一般不超過100公里,大多數出現於暖鋒前,並隨暖鋒推移。由於鋒面霧常發生在冷暖空氣交界附近,隨鋒面降雨而升,因此又被稱為降水霧或雨霧(Drizzling Fog)。[22]
- 熱帶空氣霧:指熱帶地區空氣流向高緯度,一路上受冷於地面所形成的霧。[16]
寒冷地區的霧
- 低溫霧:極區人類活動、釋出大量凝結核所形成的霧。低溫霧常在高緯度人類聚落周圍久不消散[16]。
- 冰霧:當任何類型的霧氣裡的水點被冷凝為冰片時便會生成冰霧。通常需要溫度低於凝固點時亦會生成,所以常見於南北極。
- 凍霧:當霧裡的水點在物體表面凝固時生成白霜,這時的霧景被稱為凍霧,常見於雲層底部的山頂。日本
霧的觀察
霧的觀察可以參考各種參數,並通過各種方法來完成。不過一般來說,霧的觀察主要會針對以下的量:
- 霧的頻率
- 發生時間
- 持續時間
- 可見度
- 霧的垂直和水平範圍。
霧的影響
霧會降低能見度,在極劣的情形下,甚至會使能見度降到幾公尺,對於人類生活有莫大不方便。雖然部份交通工具因為使用雷達而不受影響,但大部份車輛均會在大霧時慢駛並使用更多光線照明。馬路上的霧特別危險,很容易釀成意外。而霧亦會對飛機起降造成影響,在機場興建前的選址就會將是否易起霧列為考慮因素之一。機場啟用之後,機場管理者通常要採取措施來驅散霧氣,或是提高機場的助導航設施及航管標準,以盡量降低影響。
地理與時間分布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的霧,以地理來說,長江以南流行春季霧;東北地區常出現夏季霧;漢水流域、陝西流行秋季霧;冬季霧常見於華北地區及新疆北部。封閉地形區例如四川盆地、重慶、雲南終年均有發生霧的可能,但以秋冬季霧較多。中國大陸發生的霧以輻射霧為主,所以秋冬季大霧發生的機會較大。[23]av
中國海域
中國海域以南海的能見度最好,向北逐漸變壞。主要霧區為自東京灣經台灣海域向北到渤海形成一狹長帶,尤間以黃海的霧出現最頻仍。中國海域的霧有一明顯的季節特性──高頻區自冬季至夏季逐漸移向北方;冬末春初,發霧頻率最高的中心在舟山群島。該地一二月份的起霧機率約為5%,三月則為12%。舟山群島的霧會一路向北伸展到長江江口;這個季節是江浙地區霧最多的季節,而偏南的華南沿海反之霧較少。時至五月,舟山群島的霧會向北覆蓋黃海全區。六月,一般來說中國海域的霧會繼續北漂,至七月時霧區中心會到山東的青島(這也是為什麼青島以起霧著名,夏季該地起霧機率可達20%),霧區北界會接到朝鮮半島。中國海域的起霧要到八月左右才會幾乎消散,直到十一月底左右才回重新重啟循環。[16]
參考文獻
-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雰.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9-01-06].
-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靄.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9-01-06].
- ↑ 3.0 3.1 3.2 Fog – AMS Glossary. American Meteorology Society. [2018-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7) (美國英語).
- ↑ 臺北市立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線上參考服務:雲和霧是氣體還是液體?. 臺北市立圖書館線上參考服務. 2003-11-21 [2019-01-06].
- ↑ 霧的成因. 中國科普博覽. [2009-04-05] (中文(簡體)).
- ↑ Allred, Lance. Enchanted Rock : a natural and human history. Enchanted Rock - A Natural and Human History 1st ed.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09: 99. ISBN 9780292799332. OCLC 451519005.
- ↑ Gliessman, Stephen R. Agroecology : the ecology of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Agroecology: The Ecology of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Third Edition Third edition. Boca Raton: CRC Press. 2014: 73. ISBN 9781439895610. OCLC 744303838.
- ↑ Pearce, Robert Penrose. Meteorology at the Millennium. Cambridge, MA, USA: Academic Press. 2002: 66 [2018-12-23]. ISBN 9780125480352 (英國英語).
- ↑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Office, Spokane, Washington. Virga and Dry Thunderstorms. 2009 [2018-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2) (美國英語).
- ↑ Bart van den Hurk; Eleanor Blyth. Global maps of Local Land-Atmosphere coupling (PDF). KNMI. 2008-06-27 [2018-12-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5 February 2009) (美國英語).
- ↑ Krishna Ramanujan; Brad Bohlander. Landcover changes may rival greenhouse gases as cause of climate chang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2002-10-01 [2018-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3) (美國英語).
- ↑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JetStream. Air Masses. 2008 [2018-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4) (美國英語).
- ↑ Front. Glossary of Meteorology.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June 2000 [2018-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9) (美國英語).
- ↑ David M. Roth. Unified Surface Analysis Manual (PDF).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05-11-17 [2018-12-2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6-09-29) (美國英語).
- ↑ FMI. Fog And Stratus – Meteorological Physical Background. Zentralanstalt für Meteorologie und Geodynamik. 2007 [2018-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6) (英國英語).
-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包, 世忠; 蔡, 源二; 吳, 錦鑾. 航海氣象及海洋學. 台北: 幼獅文化. 1986: 51. ISBN 9575302621.
- ↑ 霧的種類. 香港地下天文台. 2014-02-27 [2018-12-01] (Chinese (Hong Kong)).
- ↑ 陳孟青, 戚啟勳. 初步探討台灣之霧 (PDF). 氣象學報. 1988, 34 (4): 308.
- ↑ 黃惠君. 影響飛航的天氣-霧的簡介 (PDF). 飛航天氣. 2007, (7): 22 [2018-12-01].
- ↑ 平流輻射霧. 教育大市集. 臺北市立天母國中. [2018-12-01].
- ↑ 張培臣. 升坡霧. www.atmos.pccu.edu.tw. [2018-12-01].
- ↑ 張, 泉湧. 圖解氣象學. 台北: 五南圖書. 2017: 99. ISBN 9789571188102.
- ↑ 中國氣象報社. 我國大霧的季節和地域分布. 2012-09-12 [2018-12-01]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