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晚香玉属

图片来源于 晚香玉

晚香玉属Polianthes L. 晚香玉属,多年生草本。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蒴果卵球形。约有13种,原产墨西哥,我国引入栽培有晚香玉P. tuberosa L. 1种,各地有栽培供观赏用,可以从其本身提取的香精油供香料用。

  • 中文学名 晚香玉属
  • 拉丁学名 Polianthes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 目 百合目 Liliflorae
  • 亚 目 百合亚目 Subordo Liliineae
  • 科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 分布区域 产南美
  • 引种状况 非引种
  • 模式种 晚香玉

目录

目录

形态特征

分布情况

下级分类

模式种

主要价值

晚香玉属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有块状的根状茎。叶线形,禾草状,基生或散生于花茎上,向上渐小呈苞片状。

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花白色;花被管细长而弯曲,花被裂片短,近似;雄蕊着生于花被管中部,内藏,花丝丝状,很短,花药线形,直立,背着;子房3室,每室具有胚珠多数,花柱细长,柱头3裂。

蒴果卵球形,顶端有宿存花被;种子稍扁。[1]

晚香玉属分布情况

约13种,产南美;我国常引种栽培1种。

下级分类

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 L.

模式种

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L.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具块状的根状茎。茎直立,不分枝。基生叶6-9枚簇生,线形,长40-60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尖,深绿色,在花茎上的叶散生,向上渐小呈苞片状。穗状花序顶生,每苞片内常有2花,苞片绿色;花乳白色,浓香,长3.5-7厘米;花被管长2.5-4.5厘米,基部稍弯曲,花被裂片彼此近似,长圆状披针形,长1.2-2厘米,钝头;雄蕊6,着生于花被管中,内藏;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柱头3裂。蒴果卵球形,顶端有宿存花被;种子多数,稍扁。花期7-9月。

晚香玉属主要价值

我国引种栽培供观赏;花可提取芳香油,供制香料。

药用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观赏

晚香玉翠叶素茎,碧玉秀荣,含香体洁,幽香四溢,使人七月忘暑,心旷神怡。 晚香玉花茎长,花期长,是切花的重要材料,还是布置花坛的优美花卉。

经济

晚香玉是提取香精的原料。晚香玉浸膏主要成分有香叶醇、橙花醇、乙酸橙花酯、苯甲酸甲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苄醇、金合欢醇、丁香酚和晚香玉酮等,用于食品,能赋予食品以独特的晚香玉气味。

【化学成份】根含皂甙元1.8%左右,主要为替告皂甙元(tigogenin),海柯皂甙元(hecogenin)和9-去氢海柯皂甙元(9-dehydrohecogenin)。花含挥发油0.08%-0.14%,其中主成分为牻牛儿醇(geraniol),橙花醇(nerol),金合欢醇(farnesol),丁香酚(syringol),邻-氨基苯甲酸甲脂(methyl o-aminobenzoate)。 [2]

晚香玉属繁殖方法

多采用分球繁殖,于11月下旬地上部枯萎后挖出地下茎,除去萎缩老球,一般每丛可分出5-6个开花(大)球和10-25个繁殖(小)球,晾干后贮藏室内干燥处。春季分球,大小子球分别种植。大球当年就可开花,供切花生产用的大子球直径宜在2.5厘米以上。小球经培养1-2年,养成直径2.5厘米以上的种球方可开花。

晚香玉属栽培技术

整地

露地栽培需选择肥沃潮湿而不积水的粘质壤土。播前半个月整地深耕,将地表下的潮湿土壤翻到地表,使其自然松散,做畦埂,畦宽1-1.2米,畦长8-10米。施足发酵好的有机粪肥(鸡粪,人粪),每667米2施肥5吨配合(N小时4)2小时PO450千克。粪肥要撒均匀,将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翻到30厘米以下,将土地整平。种植选择2.5厘米以上,无病虫害,顶芽及根盘完整的种球,种前最好用浸种剂喷施宝浸种24小时后种植,或清水浸泡24小时后种植。

种植

露地栽培在清明以后谷雨之前1周左右,种植时间4月中旬。一般以覆土后使顶芽露出土面为宜。繁殖种球栽培覆土应厚些,以顶芽略低于土面或与土面相平为度。大球行距15-18厘米,株距15-18厘米,每畦地栽植6-7行,667平方米种植23000-25000株。小球行距10厘米,株距15-18厘米,每畦地栽植9-10行,667平方米种植33000-36000株。

水肥

栽种后要浇足水,覆盖地膜,出现杂草就要及时拔除。以后要注意适时浇水施肥进行“蹲苗”,1个月左右出芽,出芽返青之后要人工破膜,使顶芽外露。当有30%的芽出来后要补水。出芽后追肥1次施用20%腐熟的人粪尿液。当植株生长进入旺盛期,宜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生长中期进行追肥,当叶片长3-4厘米时追施1次20%腐熟的人粪尿液肥,待叶片长7-8厘米追肥第2次,抽葶和开花前要充分灌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注意排水。抽葶后施第3次肥,以磷钾肥为主。盛花以后再施1次腐熟的人粪尿,以促进块茎生长。每次施肥后第2天要浇水并及时进行松土以利于养分的吸收。

病害防治

病害

叶枯病

主要表现为叶尖、叶缘常见发病,逐渐发展为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呈黄褐色不规则形斑块,严重时病叶干枯,病部生黑色小粒。夏末开始,用1:1:200的波尔多液或2%FeSO4溶液1000倍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每7-10天喷1次。

炭疽病

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边缘暗褐色,中央为浅褐色或灰白色病斑,病斑周围可见褪绿晕圈。后期斑上可见成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潮湿时可出现粉红色粘液。7月份雨季可用75%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WP600倍液或75%百菌清WP700倍液喷雾防治,平时可选用1:1:200倍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线虫病

病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株矮、萎黄、叶片数减少、花数减少、花茎变短、生长衰弱,甚至不能开花。可用1%丁基加保扶粉剂或24%欧杀灭溶液防治。

叶斑病

主要是为害叶片,首先从基部叶片发病,初期叶尖处褪绿变黄,逐渐向叶基部扩展,叶尖由淡黄色渐变为褐色,直至叶尖焦枯。病健处交界明显,湿度大时可产生灰黑色霉层。7月份雨季可用75%百菌清WP600倍液或80%代森锌WP500倍液喷雾防治。 [3]

虫害

晚香玉害虫为害花序的有花蓟马、黄胸蓟马、棉铃虫,危害叶部的二斑叶螨、桃蚜以及地下害虫华北蝼蛄。花序害虫为害后直接影响观赏和商品价值,蓟马刺吸花汁液,被害花冠出现灰白色点状痕和褐色斑,花瓣萎缩,严重时花瓣破碎,变褐枯萎;棉铃虫将花瓣咬成缺刻状或吃光花瓣,并排泄粪便,污染花序;华北蝼蛄主要为害幼苗和根部。

华北蝼蛄:在播种前15天可用5%特丁磷颗粒剂45千克/公顷作毒土撒施,施后覆土浇水或用50%辛硫磷EC1000倍液,48%乐斯苯EC1000倍液灌杀。

二斑叶螨:在发生初期可喷施40%三氯杀螨醇EC1000-1500倍液防治。

桃蚜:在发生初期可喷40%溴氰菊酯,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胺磷1000-1500倍液。

棉铃虫:生长季节中可用25%杀虫脒或50%毒杀芬乳剂400倍液,90%结晶敌百虫或25%亚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可在田边设置黑光灯诱蛾或用阴干的杨树枝把诱蛾,集中消灭棉铃虫成虫。

黄胸蓟马、花蓟马:花葶刚抽出时用10%氯氢菊酯EC200-300倍液或1.8%爱福丁EC3000倍液防治。

晚香玉属植物文化

花语象征

晚香玉的花语是危险的快乐,因为晚香玉晚上的时候才会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来,所以叫做晚香玉。它的这种香味因为太浓了,会让人感觉到呼吸困难,因此一般晚香玉是不放在室内的,所以,它的花语是:危险的快乐。

民间传说

相传古代有一位姓张的美少年,他的声非常优美,远近驰名。有一个月色很美的夏天晚上,少年倚树吹笛,正吹得高兴,突然一片紫云飞近他的上空,一位美丽的仙女自云端翩然而下,仙女说她是月宫的使者,嫦娥听到他的笛声,特地命令她下来索取乐谱,吹笛手欣然相赠。

嫦娥得到乐谱,命月宫中的乐师吹奏,欢欣之余,为了表示谢意,便又命令先前那位仙女下凡邀请少年上月宫。少年突然对人世间起了依恋之情,于是向仙女要求延缓一天上月宫。仙女没有答应他,仅拔下头上的玉簪送给他做纪念,在抛给他之际,少年没有接住,玉簪掉落地上,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结果玉簪变成了花,少年则依然留在世间,而此花不仅在夜间散放香味,尤其是在皎洁的月光下,芳香最为浓郁,是以晚香玉。

参考文献

  1. 植物智2019-12-1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8[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13]
  3. [刘慧芹;晚香玉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北方园艺;2009-02-15;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