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曰字楼女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曰字楼女馆
图片来自blogspot

曰字楼女馆英语: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又称女仔馆女书馆,是香港19世纪中叶一所隶属于圣公会的华籍女子学校,于1860年由圣公会会督施美夫夫人(Lady L. Smith)创立,馆址在西营盘般含道东边街交界(今般咸道官立小学),1868年停办,于1869年原址成立了曰字楼孤子院英语:Diocesan Home and Orphanage),成为孤儿、欧籍、华籍和混血儿童提供教育的寄宿学校

说明

曰字楼女馆曰字楼孤子院同是拔萃男书院协恩中学拔萃女书院这三所香港圣公会学校的历史渊源[1]

中文校名

英文1860年代英属香港唯一的法定语文(直至1974年中文才成为另一法定语文),而该校档案纪录亦以英文为主,因此中文校名在早期文献中罕见记载。

英文名称 "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 意译为“教区本地女子训练学校”,其他非官方中文校名可见于1860年代"Hong Kong Directory"(译名《香港索引》)称该校为女仔馆女书馆,唯港英政府于1878年刊登的"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译名《辕门报》,现称香港政府宪报)称该校为曰字楼孤子院,1879年"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又称之为曰字楼男女馆

名为曰字楼,盖因般咸道校舍呈“曰”字形,“曰”为“子曰”之“曰”,而非“日月”之“日”。

校史

1860年,曰字楼女馆由维多利亚教区会督及圣保罗书院首任校长施美夫夫人(Lady L. Smith)与英国远东女子教育协会(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Female Education in the Far East)在香港建立,由罗便臣总督夫人(Lady Robinson)担任赞助人。根据法规,创校宗旨在“为本地女性提供基督教育”。学生的未来规划方面,校方希望将之训练为英文教师与传教士,日后则可选择与圣保罗书院的毕业生成婚。当时香港的圣公会学校以圣保罗书院最具规模,但皈依基督教的华籍男生毕业后往往面临与同族“异教”女性婚配的问题。曰字楼女馆的设置,正是希望纾解这个窘况。

校董会本拟聘请英国Susan Baxter女士为校长。然白思德抵港后,发现该校宗旨与自己的认知有落差,因此并未赴任,自行开办了三所学校(Baxter Vernacular Schools)。1862年,伊顿女士(M.A.W. Eaton)被聘为曰字楼女馆校长。前此,校董会于般咸道购入一块稻田,筹建一座水泥校舍,亦于该年落成。教学、寄宿及校内一切活动都在这座校舍进行。

尽管伊顿女士等恪尽己职,但当时的华人社区普遍并不希望让女子接受任何西式教育。有贫困家长因女儿就学后略通英文,遂将女儿以较高价钱出售。此外,视学官欧德理博士致辅政司史钊活(Frederick Stewart)函云:“1865年,当发现几乎每个在那里学过英文的女学生离校后都成为“涉外妇人”(kept mistress of foreigners),这所学校只好被迫暂停。”

1864年12月初,伊顿在晚祷后返校途中,遭到华籍暴徒的袭击。当时报章评论指出,这种行动也反映出华人社区对该校的反感情绪。伊顿遇袭脱险后,请求即时休假,又自行解散学校。校董会对此举颇为不满。

伊顿不久辞职,学校于1865年重开,由兰德尔女士(Ms. Rendle)接任校长。1866年,学校英文名称改为“Diocesan Female Training and Industrial School”,收生不再限定为华人女童,然华人女童不得如前接受英文教育。1867年11月,该校财政情况急转直下,校董会去信第二任会督柯尔福求援,却未解燃眉之急。

1868年,兰德尔去职,由白思德诸校的岳士列女士(M.J. Oxlad)兼任校长。不久,会督直接掌管该校,决定在原址成立新校,曰字楼女馆就此结束办学。

由于曰字楼女馆的教学实践不符理想,以致当时无论在西方或华人社区皆认为︰华人女性学习英文会导致严重后果。其后三十年间,包括白思德、菲莉女校在内的香港圣公会女校几乎完全不提供英文教育。这种情况直到拔萃女书室在1899年成立后才有所转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