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曾作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姓名 曾作霖
别名 雨若
出生年 不详
死亡年 不详
官宦经历 福建闽清县学训导
编著作品   道光间尝与周玺等总纂《彰化县志》

曾作霖(?~?),字雨若彰化县人,祖籍晋江。清嘉庆二十一年 (1816)举人

生平

官福建闽清县学训导,道光间尝与周玺等总纂《彰化县志》[1][2]


七言律诗

珠潭浮屿
山中有水水中山[3],山自凌空水自闲[4]

谁划玻璃分色界[5],倒垂金碧浸烟鬟[6]

蓬莱可许乘风到[7],艋舺知为举火还[8]

别有洞天开海外[9],人家鸡犬绝尘寰[10]

【题解】
本诗为七言律诗,收入《全台诗》第肆册。本诗作的首联已经成为刻画日月潭美景的经典名句,极为精确的描绘出日月潭美景的特色所在,借由字词结构而营造出回环围绕之意象,两句之中出现三个“山”与三个“水”,非但不觉其烦,反而令人拍案叫绝,山山水水,水水山山,水中之山宛若凌空一般,山中之水则平静无波,散发著悠然闲适的气息,短短十四个字就将日月潭最突出之特色完全表露无遗。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行政区划上属于南投县鱼池乡,是因地壳变动而造成地表凹陷所形成“构造湖”,清领时期以世外桃源的神秘形象存在于文献与民间传说之中。日治时期在昭和6年(1931)由台湾电力株式会社开始兴建日月潭水力发电工程,迄昭和9 年(1934)完工,蓄水量增加,湖光山色也更为美丽动人,战后迄今风华依旧,有“台湾名胜第一”之称。

【延伸阅读】
1. 陈书〈珠潭浮屿〉,《全台诗》第肆册。

2. 陈玉衡〈珠潭浮屿〉,《全台诗》第肆册。

3. 黄骧云〈珠潭浮屿〉,《全台诗》第肆册。

七言律诗

定寨望洋
定军寨倚镇亭旁定寨旁为镇亭故址,放眼遥看碧水洋[11]。赤剧村庄馀落叶,红夷海市[12]闹斜阳。涛奔澎岛[13]掀天动,汕[14]遶蓬山[15]特地长。沙鸟风帆明灭外,烟波无际感沧桑。

【题解】
本诗为七言律诗,收入《全台诗》第肆册。八卦山的“定寨望洋”为彰化八景的第一景。八卦山纳入文献记载,最早是出现在康熙56年(1717)编纂的《诸罗县志.封域志》,形容当地“广漠平沙,孤峰秀出”的地势,广漠平沙指紧邻浊水溪冲积平原,在八卦山上可居高统观彰化邑城,当时称作“寮望山”。据《彰化县志》记载:雍正年间巴布萨族大甲西社武力抗争事件起,次年平定之后,官方遂于山上建立“镇番亭”以志武功,并将寮望山改称为“定军山”。镇番亭毁于乾隆60年(1795)陈周全事件。至嘉庆17年(1812)改彰化竹城为砖城,并于镇番亭旧址改建砖寨,称“定军寨”,成为扼守彰化县城的堡垒,在此可俯瞰彰化城,登高纵目向西,视野远可及于台湾海峡。

【延伸阅读】
1. 黄骧云〈定寨望洋〉,周玺《彰化县志•艺文志》。
2. 陈玉衡〈定寨望洋〉,《全台诗》第肆册。
3. 陈肇兴〈线社烟雨图〉,《全台诗》第玖册。

注释

  1. 编者按:周玺《彰化县志》记纂修者姓名职衔,其中有“教谕衔管闽清县学训导事曾作霖(邑人,丙子举人)”。
  2. (许俊雅撰)
  3. 山中有水水中山:在群山环绕之中有这样座水潭,潭中又有一座山,当时称“珠仔山”,即今“拉鲁岛”。
  4. 山自凌空水自闲:潭水中的小山很像凌空漂浮著,四周的潭水则十分悠闲静谧。
  5. 谁划玻璃分色界:不知道是谁把宛如玻璃般的潭水划分成两种颜色。
  6. 倒垂金碧浸烟鬟:倾流下来的金色与碧绿色两种颜色的潭水,浸泡著云雾缭绕的山峰。
  7. 蓬莱可许乘风到:此处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可以乘著风抵达。
  8. 艋舺知为举火还:艋舺,台湾原住民语,指独木舟。独木舟从小岛驶回来岸边,知道那是因为有人在岸边举起火把、发出信号的缘故。
  9. 别有洞天开海外:洞天,道教称神仙所居住的名山胜境。别有洞天是指风景极为秀丽,引人入胜。这宛似仙境般的地方,开辟自清帝国的海外之地。
  10. 人家鸡犬绝尘寰:人家,住户。寰,音ㄏㄨㄢ ˊ,大地、世界。此处居民与尘俗隔绝。
  11. 放眼遥看碧水洋:登临八卦山向西俯瞰彰化平原及台湾海峡,视野辽阔,碧海绿田尽收眼底。
  12. 红夷海市:红夷指荷兰人。十七世纪荷兰人以强盛的军事武力为后盾,在东亚进行海上贸易活动,占据台湾实施殖民。而今回首,已如夕晖中的海市蜃楼,令人徒增感慨而已。
  13. 澎岛:指澎湖群岛。
  14. 汕:音ㄕㄢˋ,沙洲。
  15. 蓬山:指台湾。古代相传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