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子樱挽诗朝廷讵无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曾公子樱挽诗朝廷讵无将》是一首明清屈大均古诗。谈起岭南文化,屈大均是一座绕不过去的高山。他是明末清初的伟大诗人,在岭南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位列“岭南三大家”之首。同时他又是坚强不屈的抗清志士,气节深受后人敬仰。在他的身上,凝聚着岭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
中国古诗词文化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精美的艺术[1]形式,吸引了许多读者和爱好者。古诗词中常常描述自然风光、山水、花鸟、人物心情等,充满了诗意和情感。古诗词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许多古诗词作品被用来记录历史、传递思想、表达政治立场等。
“ |
朝廷讵无将,君独奋布衣。 手提五百人,不死其何归。 肌肤为兜鍪,厮养为神师。 一夫先刈旗,贼惊刀相糜。 奇兵无全胜,救援苦不来。 彼为泰山崩,我为独木支。 寒寡终不敌,猛士咸疮痍。 人持一半冰,马负一束萁。 且战且退走,骁骑惮不追。 呜呼蛇矛失,流涕满边陲。 |
” |
— [明末清初]屈大均 |
目录
传统文化需要回归
古典诗词的生命力是如此旺盛,如果形式得当,诗词文化在今天依然能够绽放迷人光彩,为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温暖的文化力量。
诗言志的传统一以贯之,诗歌也由此得到升华,成为传达理想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
中国的文化,让我们中国在强大的时候彬彬有礼,在弱小的时候坚韧不拔。
正是因为有了中华文化,才有了我们的民族大气磅礴,我们的生活诗意盎然,它是我们每个人的骨气和底气,也是我们每个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绝的动力。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汉语走向世界,今天这个时代,汉语越来与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回归传统文化,走近传统文化中的诗词,让孩子们领略古诗词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唤起他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诗词承载了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诗词决定了我们,永远都是中国人[2]。
参考文献
- ↑ 艺术教育的意义与作用,豆丁网,2014-11-24
- ↑ 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及鉴赏技巧,道客巴巴,2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