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最早的担当(刘海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最早的担当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最早的担当》中国当代作家刘海武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最早的担当

我生于1953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初四。

我的童年生活虽然苦些,比如说,没吃过糖果,没穿过新衣裳,没有一件像样的玩具,5岁时有次把家里的铜锁拿出去当玩具玩,弄丢了还挨了父亲一顿打。可现在每每回忆起以往来,还是不由得就会想起小时候的事儿。

1.

那是1959年秋初的一天晚上,母亲给尚不足六岁的我交待任务:“武子,从明儿起,我要送你哥回南阳老家,得六、七天,娘给你交待个事儿,你要做好,就是看管好咱家这只老母鸡和这一窝小鸡子,每天天大亮了你把它们放开,下午天黑前把它们轰回来聚一堆儿,用背笼扣住。小鸡是十七只,每天早晚和晌里都要数几遍,别让丢了。”我点头答应。

第二天,我这个“鸡司令”就上任了。为方便照看这只老母鸡和小鸡,我首先找一根细长的扫帚竹子作为武器,然后才把鸡们撒开。

当时村里边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由于躲避饥饿,一多半的人家都搬走了,平时白天村里很少见到有人走动,每一处房前屋后,都长满了青稞荒草,不时可以看见有大老鼠、黄鼠狼在青稞中跑来跑去,甚至还有蛇出出溜溜的,因此,小鸡们随时都可遇到不测,可见我承担的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可是也不能把鸡一直关在屋里呀,我知道它们也需要出外觅食,需要到外面接受阳光照晒,需要活动,这样才能长大呀。为把危险降到最低,我就尽量把鸡轰到比较开阔的纥巴草地上,这里小虫子多,鸡们又能晒太阳。好在我家这个老母鸡已有三年孵化领养小鸡的经验了,我发现这个老母鸡很护她的子女们,一有危险情况,她就会“咕咕咕”地叫个不停,以召集小鸡们到她身边。她若捉住小虫子了,就先把虫子啄个半死,再“咕咕咕咕”地呼唤小鸡们来用。有时若有敌情出现,老母鸡就不顾一切地冲到前面,浑身的毛奓起,并“吱哦——!吱哦——”的叫着,使它的“敌人”确实感到畏惧害怕。一天下午,就快到鸡上宿时,一个大老鼠从旁边的青棵中悄无声息地往小鸡群溜去,当我一听到老母鸡扯着声儿地报警,我“唰”地跳到近前,用细竹子辟打“偷袭者”,那“家伙”遭到双重打击,甚至是要遭灭顶之灾,只好麻利跑掉了。

有时天上飞只老鹰,盘旋着想往下俯冲,并发出“嘀溜溜溜”的叫声,老母鸡也会很快的把小鸡召集在一起,并用身体护着。

任何家禽、家畜都是通人性的,特别是老母鸡,很懂人的号令,时间一长,我一个动作,一声呼叫,它都知道要干什么。每天下午太阳落山前,我就吆喝鸡们回到院子里,怕它们一长夜挨饿,我就找点儿可代用鸡饲料东西让它们啄啄,比如高粱壳(里面混有破高粱米)啦,棒子芯啦啥的。再用水瓢往一有豁口的碗里添点儿水,让它们喝,然后才把它们轰进西偏房的当间里,老母鸡自己把两翅展开,小鸡们都争着往鸡妈妈肚子下钻。有个别调皮的小鸡多次从老母鸡翅膀下探出头来,或干脆又跑出来,这时老母鸡就“咕咕,咕咕”地叫,甚至还用嘴巴把小鸡往身子下按拢。看到小鸡全部归位了,我就把一个大背笼扣住老母鸡和小鸡,再认真检查一下背笼下边有没有空隙,最后往背笼上再压两块砖,我一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第三天我清点小鸡时,发现少了一只,我心里很是不安,从此我更加小心了,暗暗保证,以后决不让再折一只了。

第七天傍晚,母亲回来了,我先向娘汇报,我说:“娘啊,怨我没看好鸡,小鸡丢了一只,只剩十六只了。”娘看到小鸡都扎老翎了,也明显大了不少,不但没埋怨我,还夸奖我干的好,说只折一个小鸡不算啥,武子能指望得住。

2.

1960年的秋冬之际,更大更重要的任务又落在我身上。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困难,都知道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实政府还是很关心人们的疾苦的。如在我的记忆中,就知道在那三年困难时期里,大队将猪羊场的母羊、母猪,给生活有困难的家庭,养上1——2年,产下崽卖钱贴补家用,以帮助解决困难。我家由于孩子多,我们姐弟六个,我上边有从小学到高中四个学生,所以,1960年的初冬,大队就把一头老母猪送到我家来,让我们养。这时我还没上学,所以看、放猪的任务又落在我的肩上。我这个“猪倌儿”又当上啦。

这头母猪的个子大,鬃毛长,尾巴也又粗又长,我们都叫它“大尾(yi)巴”。时间稍长,一喊“大尾巴”它就有反应:它或是抬头看看你,或是“哼哼”两声。为了树威,我准备了三尺多长、小擀杖粗细的一根竹竿棍儿,作为降服“大尾巴”的武器,可也只算是个摆设,很少打在它身上,因为这头母猪性情和善,已在几家待过,对人都很友好,且怀有猪崽儿,我也不会真打它。几天功夫,我已经和它很熟了。当时人们饭都吃不饱,家里没有多的东西喂它,只有刷锅水兑点粗糠,靠这些满足不了它的营养需求,还要赶到地里,让它自己找食儿吃。晌里放它出去以后,走到村口,往哪儿去哩?它往往会自动站住把头回过来看看我,我用竹竿棍一指方向,它就往前走了。要是走错了,我喊一声:“大尾巴,拐回来!”它就立即折回来,重新按我指的方向走。

当时我身材瘦小,又没有成样衣服穿,净穿上边打下来的旧的烂的,且不管啥颜色的,只要能遮体避寒。村里住得远的不熟悉的人,有时看到说:“你看这个小娃儿,把个大猪训得服服帖帖的。”

冬天地里都有啥东西能让猪吃呢?你别说,还真有呢。当时人们搞浮夸,心浮气躁,有农活白天不干,偏偏晚上点上汽灯熬夜干,就连收红薯也是这样,只图快,不图质量,所以地里落下的很多。虽然食堂撤了之后,人们在地里复收了一些,可埋在土里的红薯还很多。当时人们有气无力,很少有人去复收红薯。可猪就不一样了,在家里喂不饱它,它自己就急着到田地里去找食儿。因此,哪儿有红薯地,我就把猪往哪儿赶。

去得最多的是“庙台上”,也就是“迪陂寺”的废基上。这块地土壤肥沃,红薯长得大,可下面碎砖烂瓦多,不好刨,因此地下留的多。在那放猪的人也不少,每天都有七、八、十来个人把猪赶到那块地里,让猪随便乱跑乱拱。猪的嗅觉灵,多能找到红薯在哪儿。尤其我家养的“大尾巴”,算是“老江湖”了,通人性,再加上它个大力大,“猪拱嘴”也特别厉害,像铁犁一样,冬天的冻土,它头低下,尾巴一卷,四条腿一用力,就把冻土拱起一大块!开了个头,后边就容易了。它就像犁地一样,往前边拱边找红薯。

我们住的那一块,有一户刚从外村搬来的人家,男的在旧社会学过“相公”,看的书也多,平时好在饭场、闲聊场卖弄,他形容过猪嘴的厉害:“十冬腊月天,黄土变成砖,钉耙挖不动,猪嘴它能揎”。

大尾巴拱地找红薯的效率很高,不大会儿就能找到一个红薯。因它也在饿着呢,所以开始找到的,我就没理睬它,让它吃。等它吃上三、四个以后,再拱出来了,我就喊:“大尾巴,放下!”起初它很不情愿放下,一边看着我,一边麻利将红薯吃掉,这样它就免不了挨几下竹竿棍的打。挨打后,大尾巴长记性了,再找到红薯,它先看看我,我若不让它吃,就把棍子扬扬,大尾巴就老老实实地继续拱地找红薯。半天下来,除了猪吃个差不多外,还能往家拿十个八个红薯。弄得其他放猪的大人小孩都有点羡慕嫉妒。


后春及夏秋季节,我就把猪赶到沟渠或河边,让它吃草或是捞水中的螺狮、河蚌等东西吃,大尾巴猪也挺高兴。

从60年初冬到61年夏末,大尾巴一共为我家产了两窝崽,每窝都是十二、三个之多,出窝卖钱后,确实贴补了家用。

61年秋我要上学了,大队也要把“大尾巴”转送到别的人家养了。在它要被牵走的那天早上,我娘把它喂得饱饱的。接它的人来了,“大尾巴”临走时,还哼哼唧唧地磨蹭不想走,甚至还回头看看我,似有不舍之意。我走近它,拍拍它的脊背说:“大尾巴,去吧,晚点还回来啊!”

3.

刚上三年级那年初冬,即1963年初冬,我受邻居一位叫四伯的启发,一个新的目标,或者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行动计划在心里形成。

这位四伯家,也是才从外地搬迁来,因没房住,他们一家就先住在别人家的空房里。这位四伯是个勤快人,不到两年时间,他就办成两件大事:一是他用自己?捡的半头砖砌起了三间房窗户以下的墙基;二是从地里挖回来的各种刺棵子围栽起一个大菜园的刺墙,既把菜园挡得严严实实,到春天又可看到各种花儿开放。我欣赏的是他家的菜园刺墙。于是我就决定在我家南边原先牛屋院的废墟上,也像他家那样弄一个刺墙园子。

想到就要做,并且我还不想先告诉家里。我就在每个星期天给家里拾柴的同时,带上一把小镢头,拾柴挖刺两不误。因平时经常南坡北地的到处跑,哪儿有刺基本上心里有数,特别是那坟地,沟边儿,河边滩涂上,荒地里,村边空地,多长这些东西,什么“地界子”(也叫野刺梅)啦,寨刺啦,陈刺啦,田菜芽(结红果果的那种)等等,总之是遇见啥挖啥,不求快,不求多,反正是准备打持久战。往往是有柴的地方也有刺棵,一筐柴拾满了,就挖几棵刺,并且挖刺时注意尽可能把根须挖全,用一根细绳把刺棵捆住,看差不多了就回家,一只胳膊㧟柴筐,一只手把刺棵提着。要是事先看到哪儿的刺棵多,下次就背个小背笼,不拾柴了,专一挖刺。回家后就立即把刺棵栽上。我的栽法是,在菜园外围的线上先挖个沟,将刺摆放里边后,先封一多半土,并用脚踩瓷实,浇足水,再封土,再踩实。刺墙栽几尺长了,就用两根长点的树枝条在中腰高处两边夹住绑紧,以使刺墙稳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园艺工程”也越来越有样了。星期天、节假日除了参加家里的晒、捡红薯干等活路外,我基本上都全力投入到建菜园刺墙的事情上。手指划破、磨破又愈合,鞋穿烂就让它露着脚指头。到冬月中旬,大约有两分地大的菜园刺墙栽“合龙”了,我又用粗一点的树枝在入口处做了一个栅栏门,到此,我的“工程”宣告胜利完工。

翌年二月天,我的刺墙上出现了绿芽儿骨朵,花骨朵。十天半月过去,野刺梅的红花儿,寨刺上的小黄花儿,田菜芽刺上的粉色花儿都相继开放,在绿叶映衬下很是好看。左邻右舍的大伯大妈,队里的大人小孩儿从我的园子边走过,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一会儿我的杰作,都夸奖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小花园嘛!”

有了这个既结实稳固又美观好看的菜园刺墙,我的父母亲和哥、姐们也愿意在里边种菜了,很快的,沿刺墙一周的冷豆、南瓜,中间的辣椒、番茄、苋菜、豆角、茄子等,稍有空隙处,还栽有几棵凤仙花、美人蕉都先后长成。由于菜地里多是旧房土,既虚腾又肥沃,加之水分充足,各样菜都长得很欢实,刚进入夏天,这些新鲜蔬菜基本上就能满足全家用了。当然,浇水,管理,捉虫还是我的活儿。因为,我很乐意在放学后,到我自己打造的乐园里,干这些令人开心的事呀!

我从自己儿时经历的几件事情中,慢慢地悟到,人但凡认准的事情,只要肯干,有毅力,能坚持,能吃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