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览冥训[1]》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名词解释

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Matching open-ended grants)是指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针对某具体项目对地方政府或下一级地方政府提供一定比例项目所需的资金

所谓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其中有三个定语:有条件为其一,配套为其二,不封顶为其三。以中央政府的教育支出为例,中央政府的钱有严格的要求,即只能用于教育支出,不得挪为他用;中央政府每拨付一定经费,要求地方政府同样配套一定教育费用,拨付资金也没有限额,这些情况就是典型的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

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的影响

横轴表示接受补助地区的居民每年消费地方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总量,纵轴表示他们没有储蓄的前提下每年用于私人产品消费的总量。假设在没有中央政府的补助时,该地区在地方性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选择的预算约束线为直线AB,反映该地区居民对地方性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消费偏好的无差异曲线与AB相切的切点E1能使该地区居民的效用最大化,即消费地方性公共产品G1,消费私人产品为P1。现假定该地区每安排1元的支出,中央政府就给予不封顶的配套补助0.2元,使预算约束线从AB移至AB’(斜率绝对值的大小,取决于该配套补助的比例)。新的预算约束线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3点,这时,消费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数量由G 1上升到G 3,消费私人产品的数量由P1上升到P3。这一结果表明,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在增加该地区居民对地方性公共产品消费的同时,使其为获得地方性公共产品而支付的税收因补助而下降,导致对私人产品的消费也得到了提高。

有条件封顶配套补助与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的区别

有条件封顶配套补助与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补助的唯一区别,就是有条件封顶配套补助资金规定了最高限额,即封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