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有种东西,从未改变(李慧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有种东西,从未改变
圖片來自创意悠悠花园

《有种东西,从未改变》中国当代作家李慧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有种东西,从未改变

2016年8月21日上午9时15分。

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女排要与赛尔维亚队在这里展开夺金之战。

对于这场比赛,无论结果怎样,无论我的心脏承受能力如何,这一场已超越寻常意义的巅峰对决,我定是要看的。

说实话,本次奥运会小组赛,中国女排首战荷兰队,当看到第四届时,我已不能再看了,心里纠结。随后便过着如常的生活,不再刻意关注女排赛事。

可奇迹往往就是会出人意料的发生。

在几乎是所有人,甚至是全世界人都不看好中国女排,更甚者竟有媒体记者已在比赛现场提前写好了“巴西队3:0完胜中国队”的消息。而比赛现场氛围更是令人压抑,作为巴西队的主场,巴西球迷们更是一边倒,他们队得分了,便一片欢呼,而我们中国队无论得分与否都是“嘘”声一片。即便是这样,女排姑娘们在郎指导的带领下,顶着各种压力,顽强地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最终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淘汰了东道主巴西队。

中国女排顿时让世界为之惊艳。

就这样,中国女排逆势挺进半决赛。重新对阵荷兰。我不敢看直播,心里却也放不下,只好通过网上的适时评论留言了解赛事动向。无论如何艰难,女排依然以“打不死、冲不跨、压不倒“的精神,一个球一个球地去拼,最终3:1战胜荷兰。

中国女排又一次以惊艳之姿,点亮了全世界观众的眼。

中国女排终于挺进了决赛。

良好战况如滚滚热浪,在全世界华人儿女的心中剧烈地翻涌着。赛场上女排姑娘冲天的火热激情,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那抹冉冉升起的中国红。

在整个奥运会期间,面对我国许多个优势项目遭遇重大冲击的严峻形势下,我心中对女排即将参加的决赛胜负各抱半。我以为,女排的姑娘们能走到这里,已经非常让世界为之叹服了。在小组赛第四名勉强进级的情况下,一路涉险滩、斩荆棘,一分一分地争,一球一球地打。

一个球,一个目标,一群人。赛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不是哪个人,而是许多人。在勉强晋级八强,遭遇卫冕冠军巴西队时,中国女排姑娘们是如何能顶住各种思想压力,团结一心于逆境中取胜呢?

“不去设想结果,一分地一分地把球打好!”郎指导的话,是最好的答案。

如此,已甚好。

我认为竞技体育是残酷的,更是公正的,一分一秒之差就是天壤之别,但它又是公正的,流多少汗才有多少收获。赛场上,拼得不只是汗水滋养出来的技术,还有心理,面对各种复杂局面,都能坚定信心,泰然处之的能力。

终于,女排姑娘们冲进了决赛的赛场,对阵刚刚战胜美国队的赛尔维亚队。

不知为何,一开局,我就喉头哽咽,眼眸蒙潮。

我不是体育迷,也不是追星族。人到中年,激情渐退,可此时此刻,我竟为何让泪水打湿心扉呢?

看着赛场上这些年轻的姑娘们,一些尘封于锈迹斑斑脑海中的记忆却又神奇般地跳跃出来。

三十多年前,那时大概只有七八岁吧,搬着个小板凳坐在亲戚家的大院子里,与数众乡亲围座一起,凝视着面前那台十四五寸的黑白电视荧屏,目不转睛,并不时地同大人们一起高声欢呼。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熟知了“铁榔头”郎平,2号梁艳,队长张蓉芳等一批女排姑娘的名字,中国女排世界无敌,也深深地印在稚嫩的记忆中。

后来,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专门写女排精神的课文,题目叫什么,不记得了,但女排精神又进一步镌刻进了脑海。后来,女排“五连贯”更是让女排家喻户晓。

“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形容当时女排在国人心中的位置可能也不为过。但也许事物发展的规律总是起伏前行的吧,随后的三十年中,女排起起落落,不再有当年的绝代风华。

对阵赛尔维亚,开局不利,我的心始终悬着,我躲去卫生间。听到电视里解说员说“好球!”或者看台上发出了雷鸣般的呼喊声,我知道我们又赢了一球。

看台上,热情的球迷们挥舞着五星红旗,“加油,加油!”声响彻全场。之前,看报道说,中国排球球迷们为了到现场观看比赛为姑娘们加油,他们自费不远万里,辗转几个国家。

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来到里约?

胶着,比赛依然胶着。是呀!通往冠军的道路上怎能一帆风顺呢?

“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艾青说。

终于,随着2号朱婷的一发一扣,锁定战局。

“赢了,我们赢了……”全场沸腾了。

虽然是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我还是忍不住使劲拍着双手,泪水忆不知流了多久、多长。[1]

作者简介

李慧丽,女,七十年代生,现任潞城作家协会副主席。

参考资料